(历史同人)谋士系统在三国(345)
事实上这还真的是有原因的,不只是对于曹操的“刻板印象”,还因为陆离虽然对这个时代知道的不够多,却也并非全然无知。
只要一想到南边的孙氏在努力扩张发展,刘备跑出去活蹦乱跳,陆离就恨不得曹操能够一秒平定袁绍,然后赶紧将这两方还没有彻底发展起来的势力解决掉。
占尽先机若是还不能赢,那与袁绍有何区别。
如今袁绍因为这场失败如何悔恨,未来若同样如此,陆离觉得自己的负面情绪未必就会比袁绍少。
况且陆离骨子里就有点见不得自家国土四分五裂的基因在,统一,一定要统一,不能统一的那都只能叫做地方割据政权。
官话一点说,通过这场谈话,陆离对曹操稳步前行的同时却又不失进取之心表达了深深的折服,并且对自己的急于求成进行了深刻反省。
两人在一派互相都非常满意的气氛中,结束了这次的交谈。
郭嘉对于这事的看法就一个字:6。
会有这场谈话本身就已经很6,谈话的结果就更是如此了。
与陆离相比,他明明是更擅长洞察人心的那个,但陆离似乎总能阴差阳错的将某些危机变成自己的机遇。
看起来好像走的坎坎坷坷、几步一坑,实际上看总体的话,对方一直都是平稳上升的一个状态。
都不论别的,单单这份能力,就很值得开个班好好教教那些初入仕途的新手,以及部分宦海沉浮好久却也没多大长进的人。
有的时候年纪与能力并不完全成正比,就好像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是个臭石头,老了之后也只变成了老臭石头。
如何友善和谐的与明公相处,他们是真的一点都学不会,又或者说一点都不愿意学。
这甚至跟佞臣不佞臣没关系,这完全就是情商不够用,且硬挺着那其实也没有多直溜的脊背与脖颈。有人是真有骨气,有的人纯粹硬是清高。
对于来自郭嘉的高度评价,陆离不由摇头:“那是奉孝你不曾见过我年轻时的样子,我那时候也是奉孝口中的臭石头一块。”
面对郭嘉好似惊讶的目光,陆离认真点头。
大汉人不骗大汉人,不提他不为人知的前二十多年,当初他在乐安郡为官的时候,都还没有跟先帝见过面,就凭借一篇《陈情表》在刘宏那里留下了一个直白在前面飞,圆滑在后面追的初印象。
而初至洛阳,陆离看着张让等人,想的是自己在如何讨好人这方面,完全不可能比过十常侍这类靠这个吃饭的,还想着走一个真诚的耿直路线来着。
至于后面的事情,一步步变成如今的模样,只能说因缘巧合、全都是逼出来的。
不过这种事情其实没有必要说,别管是诉苦还是听起来像凡尔赛,都挺招人烦的。
陆离不喜欢回忆以前那些东西,好坏掺杂的太多了,人得向前看。
如今陆离前方,又或者说陆离所在的曹操阵营前方,挡着的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是袁本初。
袁绍那边有没有知耻后勇暂且未知,但那边的继承人风波,哪怕陆离在许昌都有所耳闻。虽然这跟他们这边重视对方,情报一直没有断过也脱不开关系。
但是能够闹成这样,本身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会出现这般大的争端,一来是袁绍他自己心偏了,不能当机立断。
二来,怕是袁绍情况是真的不怎么好。
在首领情况好的情况下,继承人的争端固然也会存在,却绝对不至于闹成这样。
就好像当初刘宏还好好活着的时候,便是有储位之争,陆离甚至被点名问过这个问题,但他巧言善辩一下也就躲过去了,何进等人也都不敢有大动作,生怕让陛下误会他们这是盼着他死。
可是等到刘宏一病重,一驾崩,那真的是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
作为当初洛阳储位之争的亲历者与被迫参与者,陆离在这种事情上还是有点嗅觉的。
而对于这个猜测,也可将其称之为推断,曹操这边都是挺赞同的。
本来袁绍那边战败回去就有过对方身体不好的传闻,现在就看那边因为继承人的事情争成这个样子,便不是袁绍身体问题,怕也跟袁绍状态脱不开干系。
他们又不是没有见过抑郁而亡的人,别说抑郁了,这年头正当盛年、天天开心的人,都有可能说死便死。
作为世人眼中某人死亡的受害者之一,陆离似乎在这件事情上挺有发言权的。
可实际上他便是真的就这种事情发言,真正想要发言的也不是刘宏的例子。当年所有人都觉得刘宏死的突然,唯独陆离是早早做好了准备。
对陆离而言,真正盛年并且天天开心却突然生病亡故的,分明是他亲爹。
那真的是说死便死,不给陆离留下丝毫挽留的余地。
推断出袁绍那边情况不好,对待敌人,讲究的就是一个趁你病、要你命。
不说别的,至少要给病人创造一个绝对不可能安心养病的环境吧。
想要达成这一点,还有什么比军事行动更加合适的呢。
军事活动的同时,再搭配上些许舆论手段,对于病人已经足够不友好了。
陆离清楚意识到自己现如今正在跟人谋划如何推动袁绍尽快死亡,他没有说什么我跟本初有交情,我做不来这种事情,在场跟袁本初有交情的可不止是他一人。
这世道就是如此的,异道而行,便不可避免要刀剑相向。
陆离不由想到了当年对方发下的誓言,他对于这种事情其实也信也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