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谋士系统在三国(376)

作者: 辣个糊涂 阅读记录

如今孙权虽然没能得到直接的朝廷册封,但朝廷也没有否认他的存在,甚至还表彰了他父亲呢。

或许这是一种纯粹的面子工程,但是没有关系,我可以按照自己被承认了来进行解读。

反正朝廷也没有派人来挨家挨户的跟人说明这般做的意思,那解释权不就掌握在如今能够在这里张口说话的人手中吗。

大义名分解释了,文武拉拢、安抚、善待了,镇压叛乱、为父报仇的行动也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很多人都在猜测自己会因为陆伯安那边没有被昔日与父亲的情谊打动而愤怒,可实际上孙权完全不认为这算是什么问题。

又或者说,他早早就做好了这个准备。

对方跟父亲之间的情谊是什么呢,是当初一同前往洛阳,是对方驱马赴火时的阻拦。

可类似的情谊,其实陆伯安与袁本初之间也存在。

当年对方会因为讨董联盟的事情跟袁绍一拍两散,自然也会因传国玉玺的事情与父亲情谊尽散。

再者说了,真要论情分、恩义,对陆伯安而言,谁能与先帝相比呢。

可如今对方到底是向着天子,还是向着曹操,难道还不够一目了然吗?

先帝的子嗣都得不到的东西,自己作为父亲的孩子也得不到,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孙权看得开,还觉得一封信到底换来了有利于自己的东西,算是赚了。

可惜这个世界上显然并非人人都能看得开的。

第194章 三合一(含两章营养液加更)

刘协不明白,刘协怎么也想不明白,刘协不愿意去想明白。

对于陆离会去迎接自己的皇兄与何太后,刘协其实一点都不意外。

曹操一家是跟陆离一起过年的关系,他们刘家难道便不是了吗,他们可比曹操早多了。

可为什么后来者居上呢,自然是因为曹操那个学人精他又争又抢。

刘协如今举目望去,最后视线竟然只能放在自己的后宫之中。

伏皇后有孕了,但这个不知是男是女且还未平安生下的孩子,显然不会对明哲保身的国丈有什么触动。

面对这个孩子,刘协倒是不似之前董贵人怀孕时感觉那么复杂。这不是伏皇后与董贵人存在区别,而是伏完与董承相距甚远。

很快,两人的相关消息就摆在了刘协的桌案之上,这是他可以择时召见的意思。

不过真要召见,能被召来的也只有刘辩。

毕竟何太后那是先帝时期的皇后,他名正言顺的嫡母,哪怕他是天子,大汉素来以孝治国,万万没有让长辈来拜见辈的道。

他当然也可以不召见,但如今他已经没有了权力,难道还要放弃情谊,让人认为他是个无情无义的人吗。

刘辩等人在安排的住处修好,便收到了来自天子的召见。

当然了,肯定不能直接说是召见这般公事公办,而且他们之间也算是一种先帝与新帝之间的关系,刘协那边给的是要一叙兄弟之情,只是他身为天子不好随意外出,只能劳烦兄长奔忙了。

何太后对于刘协可不存在什么好的感官,毕竟天子之位从自己儿子手中被夺走,哪怕办事的人是董卓,可刘协这个既得利益者难道便全无过错了吗?

她可不会想刘协虽然当了天子,但也只是个无权的傀儡,天子就是天子,便是傀儡那日子也胜过世间不知多少人了。

况且她跟刘协可是有着杀母之仇在身上的,当初要不是因为这个让自己的皇后之位险些不稳,刘宏一共也没有多少孩子,再加上桓帝因梁皇后绝嗣的事情摆在那里,她早就送刘协下去陪他母亲了。

现在风水轮流转,纵然对方不敢对自己有明面上的为难,可儿子要对着他屈膝,何太后心中满是不甘。

哪怕当初在袁绍那里,他们也没有多么养尊处优,可昔日旧人到底是不一样的。

人有的时候非常奇怪,可以接受在外人面前受辱,却无法接受在自己人面前难堪。

何太后心中不平,刘辩又何尝不是心中复杂呢。

如今要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并不算形容巧妙,但那份感觉,确实是非常微妙。

他安慰着自己的母亲:“母亲勿要担忧,我与陛下骨肉至亲。”

何太后看着眉宇间不带锋利的儿子,恨铁不成钢的同时,又不免带着几分颓唐的释然。

这般也好,这般才能活下去。

便是要争又有什么用呢,争得过刘协,难道还能争得过曹操等人吗?

何太后因为兄长的原因,心中从未过度抬高袁氏四世三公的地位,毕竟袁氏的子弟跟着自己兄长做事,袁氏四世三公的地位有一部分便来源于自己的丈夫。

她是从来不需要去仰视袁绍的。

可哪怕对四世三公的袁氏不带有任何滤镜,在邺城的时候,在面对坐拥四州之地的袁绍时,她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的强大。

那种强大与董卓不同,与先帝也不一样。

袁绍以前是这样的吗,何太后回忆着自己垂帘听政之时对于下面之人投去的注视。

回忆与现实碰撞,在他们母子隐居民间,于田地之上求生的时候,昔日臣子却似乎已经扶摇直上。

袁绍是如此,打败了袁绍的曹操似乎更甚。

人心总是免不了贪婪,得到了一点便想要更多。

只是昔日在乐安郡没有办法,后来在邺城也没有门路,如今在许昌,似乎也没有折腾的必要。

何太后看着儿子,心里那份不甘似乎在叫嚣,又在随着叫嚣消散。

她本想告诉对方,不可对刘协小儿卑躬屈膝,可最后她只是看着儿子:“去吧,莫要让自己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