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谋士系统在三国(441)

作者: 辣个糊涂 阅读记录

比如说你判断对方也就是管一个县的能力,又或者你觉得对方也就是统领一百人的本事,提问的差不多也就是这么一个样子了。

当然了,一切肯定不会那么直白明了,可能很多人被提问了一通都没有搞明白里面的道道,甚至可能被对方最后说的先积累经验,然后再托付大事忽悠的不要不要的……

可庞统显然不是这种蠢人,所以眼看着陆离直接用这种问题做开头,立刻get到了对方对于自己能力的认可。

作为真的有能力的人,庞统不会去想对方怎么第一次见面就这般肯定自己,他觉得这并没有什么问题,看上一眼然后能够判断出对方的能力,这不应该是聪明人的必备能力吗。

虽然以前遇到过许多不够聪明的人,那些自己不聪明也就算了,还蛐蛐他长得看起来就不够聪明,但眼前的可是陆伯安,他自然是跟那些蠢人不一样。

庞统道:“先荆州牧刘景升对内治或可称道,对外进取却无半分,襄阳之人多直面之,数献策而不纳,司空到来,与之可谓久旱而得甘霖,自多有追随者。”

“然此境况若放于荆州全境,却又不然。”

有句话说的好啊,远香近臭,刘表的情况就很符合这个道了。

跟在他身边的人,那是一次次看到好机会跑去希望自家明公动弹动弹,然后一次次被拒绝失败而返,亲眼看到了自家明公的不思进取,以及体会到了良机明明近在眼前,却无奈只能错过的心痛。

一次、两次、三次,刘表便是再有人格魅力,不少人也成功祛魅了。

对比之下,不说曹操实力本来就更胜一筹,他们错过的不少良机,对方都是稳稳抓住且做大做强的,简直不要太吸引人好吗。

有着这样的前提条件,作为曹操那边代表的陆离的一些行动可以说顺风顺水。

但是在其他地方就不一样了,他们没有体会过那种一次次错失良机的无奈与心痛,他更多体会到的是自家明公对内治的英明神武。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曹操相比起来反而要退一射之地。

庞统看了陆离一眼:“卫尉于襄阳致州牧卧病之事,怕也让部分人心有不满。”

当然了,陆离这操作本身是没有错处的,擒贼先擒王的道,那是永不过时的。

就算处了刘表会让人心生不满,可比起刘表还活着会带来的阻力,这点不满算不上什么。

几句话说完了自己对于其他地方存有异心的原因的判断,庞统转而说起了要如何一一得到这些有异心的地方。

首先一个很要紧的,就是离开的刘琦。

庞统:“大公子先前任职江夏,如今离开也是一路去找黄将军……”

事实上按照原定历史时间线的话,刘琦本不该那么早便去江夏,分明是在黄祖死于孙权之手,江夏太守之位空出来了,他又为了躲避来自蔡氏的迫害,才在诸葛亮的提醒下跑到江夏去的。

然而也不知道是哪一次的蝴蝶翅膀起了效果,对方早早便去了江夏不说,如今黄祖也不曾死,这两人倒是要混到一起去了。

最最重要的是,刘备可是跟刘琦在一起的。

已知孙权与黄祖之间存在杀父之仇,几次攻打江夏,一来是想要地盘扩张,二来就是想要通过杀了黄祖来稳固自己的位置。

孙刘加上一个曹操,能够衍生出很多让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来,可如果中间掺杂上一个黄祖呢。

可实际上黄祖确实是刘琦为数不多的选择,愿意接纳他跟曹操对着干的本就不多,有这份能力的就更少了,好巧不巧的,黄祖其实就属于其中之一。

陆离问:“以士元之间,那孙刘双方可会因司空之故联合?”

此刻十个人听到陆离这话,九个估计都要认为陆离口中的“孙刘”之中,“刘”指的是刘琦。

但庞统显然不属于那九个,所以他意识到:“卫尉对刘玄德似是颇为忌惮。”

陆离反问:“难道他不值得忌惮吗?”

在庞统看来,自然是值得的,至少比起刘琦来,刘备那可太值得了。

他们大公子这次能够成功跑出襄阳,难道靠的是自己的本事或者是蔡瑁无能吗,他分明就是搭上了刘备的路子才得以成功离开的。

换句话说,对方靠的是刘备。

所以愚蠢的人会忌惮刘琦,聪明的人都在忌惮刘备。

陆离坦言道:“刘玄德本已经足够令人忌惮,更何况他又得卧龙相助,实在令人不安。”

庞统看着陆离握着自己的手,好似生怕一放手自己就要跟诸葛亮一样,被刘备给拐跑了。

事实上在来之前,庞统从司马徽那里听到过相关事情来着。

他还想着但凡陆离表现出自己是什么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自己立刻走人,多待一刻都是对自我才能的不尊重与不信任。

谁知道今日见了人,对方不仅没有表现出什么自己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对方表现得更像是——我原本有两个翅膀,但是见鬼的有人抢走了一个,剩下的那个可一定要加倍看好!

庞统:……

他真的好认可我的才能,不确定,再看看。

其实他本来真的没想要来见陆离的,真有心想要去投靠曹操,他直接去找曹操不就行了。

当初陆离来襄阳之前他离开了,是真的出去访友的,但是访友刚刚开了一个头,听说陆离到了襄阳,庞统立刻便改变了原本的访友计划,在荆州某些地方做了点特别调查。

那时候倒是没有想着投靠曹操,而是有备无患,他或许未必选择投靠曹操,但他不能在想要投靠曹操的时候连点计策都拿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