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谋士系统在三国(507)

作者: 辣个糊涂 阅读记录

“明公如今所想,可是亦有心寄志于儿孙之身乎?”

这封信翻译一下,可以说是“刘宏版本”的《项羽论》了。

先帝还在的时候,常常以大汉过往历经风霜而不倒为底气,遇到事情也看得开,觉得便是自己这边解决不好,留给儿孙他们自会有办法的。

而人家那是真的“有前例可依”的,结果还是落得了如今的下场。

现在明公你这般行事,难道也是准备将自己的志向放到儿孙身上吗?

因为如今在现场就有一位亲儿子站在那里,曹操看完信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长辈看辈总是不免带着一层滤镜的,而滤镜的情况也往往存在不同。

有的人看自己的孩子,那是怎么看怎么好,怎么看怎么对,怎么看怎么有。

而有的人看自己的孩子,哪怕对方已经是一个拥有孩子的成年人了,依旧不免会觉得对方仍然是个孩子。

曹操作为父亲,滤镜情况取了一个中间值。

虽然有些时候作为诗人的那一面不免感性,但有的时候也是能够智看待自家情况的。

客观一点评价,曹昂并不是什么让人不能放心托付的存在,也不是什么无能的孩子。

但同样客观一点评价,他比之曹操还是颇有不如的。

打天下与守天下是不一样的,虽然曹昂属于发展的比较均衡全面的那种,但是要让曹操放心,还是差了点东西的。

不,不对,怎么就开始往战败上想了呢?

曹操尝试拉回自己脱缰的想法,将一切拐回到之前的状态,可脑海中却不由浮现出先帝还在时的模样。

要说先帝的缺点,那真的是张口就能说出一箩筐来。

可他是真真切切的天子,一言定人生死,喜怒左右天下大势的存在。

而且该说不说的,只看大汉的历史,人家的骄傲自信确实是充满依据。

如果曹操不是那个或许要结束这份骄傲的存在,看到这种内容都要忍不住一样心怀侥幸的。

可是现在,他脑子真的有一瞬间非常杂乱。

他有四百年的底蕴托底吗,他有个天下在握吗,他有士人全都人心归附、甚至捏着鼻子也只能选他的任性资本吗?

要说完全没有,那绝对是自谦过头了。

可你要说完全有,便是如今曹操有点膨胀,也说不出这种话来。

毕竟如果真的有的话,他哪里还需要出兵去攻打孙权,人家就该对着他纳头便拜。

听多了何进、董卓、袁绍之事,曹操是真的有些免疫了,而且他自信此刻的自己的比他们所有人都强大。

可是陆离拿出了先帝作为例子,这本身就是一个炸弹了,由陆离说出来,就更是王炸 。

我如今的行事难道当真有问题吗,甚至有问题到让陆侍中都拿出先帝来作为例子劝谏自己。

曹操一时之间不由哑然,也就是来送信的人是亲儿子,这要是换成陆离来送信,他一恐怕时之间都不知道该如何看向对方。

伯安,何至于此。

震惊的同时有着自省,还有着些许难以言说的欢喜,在伯安心中,我已经重过先帝了是吗?

之前那点小别扭几乎瞬间烟消云散,他从未怀疑过陆离跟那场刺杀有什么牵扯,他只是为大汉的“余力”不由心惊,不确定最后的答案会得到陆离怎样的反应。

第266章 各方准备

陆离的这封信实在是取得了超乎寻常的好结果,跟在曹操身边的郭嘉很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

能够达到这样的好效果,让郭嘉一并对信件的内容也有了基本的判断,这里面绝对不缺少陆离的本事,但是内容本身绝对也足够令人惊讶。

而曹昂虽然是亲儿子,但论起对亲爹的了解,比之郭嘉却还是要差上那么一点的。

他没有被曹操留下来,而是带着亲爹写好的回信再次回到了荆州。

未来王朝的继承人,难得正常继位的未来太宗陛下,日后在拉出自己的一系列曾任职务时,认为非常有必要添加上信鸽一职。

什么长子、嫡长子、被视为继承人的亲儿子,有些时候也不过是某些亲爹跟自己谋士paly的一环罢了。

曹昂对于曹操的了解或许比不上郭嘉,但也并非全然没有,而带着信件回到荆州之后,看着陆离收到信之后似乎放心了些许的样子,曹昂没有发表任何看法。

信鸽需要说什么,信鸽只需要将信送到收信人手中就足够了。至于其他的,那就是相信他们自有其道就好了。

一般来说,如曹昂这种半内定下来的继承人,在这种战争中大多是负责坐镇后方的。

打天下的父子组一般都是类似的套路,要么是亲爹在前面打仗、儿子坐镇后方,要么是儿子在前面打仗,当爹的坐镇后方,当然了,也有儿子与父亲一起在前面打仗的。

曹昂就不属于那种完全坐镇后方的人,一来后方有荀彧坐镇更加妥帖,二来也是后方已经有一大家子在那里了,总得以防万一避免一下某种一锅端的情况吧。

而且真说起来,跟着陆离在荆州,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坐镇后方了。

不过这一次,曹操对曹昂的安排倒不是继续跟着陆离在荆州这边搞后勤了,而是跟着荆州这边的粮草运输一起前往前线,之后负责看管粮草的工作。

这种工作虽然看起来一般不会有什么大功劳,但是出了事那一定是大差错,而且论功行赏一般都不急落下,非心腹之人难以担当。

可别忽视这个工作,当初袁绍就是因为重视不够,安排不够妥帖,以至于被人家以弱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