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宝石化植物鉴定师(13)

作者: 水培花朵 阅读记录

这个时间点出来买菜的不是专职宝妈就是退休的老头老太太,又不是啥大富大贵的人家,谁家还没点负担。

有人当即问王燕:“老板,你家的草莓苗子卖不卖?”

王燕早等着了,“我家大棚里的草莓刚上来,就靠这个挣钱呢,这会儿肯定不卖苗子。你们真想种的话就买点草莓,把上面的籽刮下来试着种种,反正都是一批的草莓,都差不多。”

这人虽然觉得买不到苗子可惜,但老板说得也是实话。

“那给我拿两盒草莓,回头给我儿子也送一盒,让他也试着种种。”

“好嘞!一盒二十,总共四十。”

对方有点惊讶,“没涨价呀?我来的路上看到一家花店卖土,以前几块钱的东西,标价十几块。你家卖土不卖,不贵我也买点。”

“啊?还能卖土啊?”王燕昨晚愁钱愁的睡不着,终于想出来一个来钱的法子。

拿自家闺女吃了自家草莓成了鉴定师当广告,把草莓卖出去。

刚上市的草莓价格贵,王燕一天都卖不出几盒。有了闺女这个活生生的大广告,怎么也能全卖出去吧?

赵晓丹是王燕堂叔家儿媳妇的亲戚,之前聊天说起来才发现两家是拐着弯儿的亲戚。一来二去两人也算熟了。赵晓丹经常过来买菜,王燕每次都给几棵小葱香菜之类的小东西当添头。

王燕请赵晓丹当托儿,赵晓丹一口答应下来。李子莓吃自家的宝石化草莓变成了鉴定师,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她们又没说谎搞虚假营销,这托儿有啥不能做的?

这叫商家的智慧。

现在听顾客说想买土,王燕觉得自己还不够智慧。

王燕当即道:“你要想要土的话我给你挖一袋过来,就这么一塑料袋五块钱怎么样?”

“行,我明天来拿,你明天还是这个点过来?”

“对,快到的时候我会在群里发消息。”

“好,我明天再来。”

第12章 二姨和鸭子

其他人一直在旁边站着看着,等这笔生意做完立马有人接上:“老板,我也要两盒草莓,再订两袋土。还有这些菜,你算算一共多少钱?”

接下来的客人大多都是类似的流程,直到有人多问了一句‘有没有盆?‘,王燕觉得这个也可以有。

人的本质就是爱凑热闹。

王燕这边摊子围着一堆人,把其他摊子和不少路人都吸引来。

这些人站在旁边竖着耳朵听了会儿。

哇!老板闺女变鉴定师了?酸死我了。

嗯?在家里种老板家同款草莓?这个可以有。

哦,还要买土?这个也可以有。

冲着八卦来的路人稀里糊涂上了奔向付款的购物车。

今天带过来的菜多,买的人也多。

虽然昨天听了新闻联播相信国家,不过不影响大家居安思危。不少人一下子买几天量的蔬菜,就算出了什么意外,短时间也不用担心没菜吃。

卖完菜,往回走的路上,王燕给赵晓丹退了今天的菜钱,还发了一个小红包以示谢意。

王燕又在经常买塑料袋塑料盒的塑料厂下了一万个塑料花盆。

“我买了一万个塑料花盆,你说要不要买点塑料桶?桶没有花盆好卖吧?”王燕有些不确定地问李爱国。

“你说啥?一万个!!!”李爱国车都差点给开沟里,“一万个太多了吧?咱家都搁不下!”

“好好开车。”王燕给他分析,“你看现在市里人都愿意在家里种东西了,谁家真要种出宝石化植物了跟风的人更多。买的人多了,这盆肯定得涨价。咱趁着现在便宜多买点,以后赚头才大。”

王燕接着道:“咱这里是平原,一个村挨着一个村,市里边的人想要找宝石化植物不能跑别人家地里,又不能天天跑几百里地找没主儿的地方。除了翻翻小区绿化带和公园,只能自己种。

我觉得以后咱市里在家种东西的人肯定特别多。阳台墙根随便放放,一家子不得种几十盆。”

李爱国觉得妻子去搞传销肯定是把好手,这给他说得,都觉得一万个太少了。

塑料花盆这个钱途光明的产业一万个怎么够!

买!使劲儿买!

“媳妇儿,要不你再多买点?咱儿子昨天不是打钱过来了?”李爱国弱弱建议。

王燕一开始就想多买点,又怕自己做了错误的决定把钱亏了。现在李爱国这么一说又鸡血上头了,买买买,说什么也要买。

这买的多了,自然不能和原来一个价格。王燕和对面塑料厂老板娘你来我往砍了半个小时价儿,一个盆便宜了一毛。

说好价格,塑料厂老板娘问她是不是有什么内部消息,是要闹旱灾了吗?怎么今天好多人下大单子,还有人一下子买了一千个大号的储水桶。

王燕听老板娘这么一说,又觉得储水桶也要买起来。

燕市是缺水地区。李家村也就是十几年前合伙打井的人多了,村民才算实现了用水自由。

早些年村里的水塔供应的自来水水流很小,有的人家根本不出水。为了缓解吃水问题,那时候都是按时按点供水。三天来一次水,一次两个小时,错过就只能去找别人借水吃。

王燕这个年纪的人,很多人小时候都经历过拿着擀面条的大擀面杖和水桶,一到来水的时候就和兄弟姐妹们去邻居家抬水。当然如果自家水管争气,就是别人来自家抬水。

就算现在用水自由了,这自由也是建立在有电的基础上,用水泵硬抽上来的。这要是一断电,那也歇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