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穿书文艺杠精(127)+番外

宋知南蹲下来翻看了一下箱子里的书,书七八成新,没有破损。里面既有红色经典,还有苏联小说和外国文学名著,有不少是被称作毒草的书。她觉得这人这些书出现得有些古怪,就不动声色地问道:“这里面有很多‘毒草’书籍,你不怕被人举报吗?”

男子装傻:“俺文化水平不高,不懂啥毒草不毒草的。你不要,俺就问问别人。”

宋知南心中冷笑,这装得有些过了,如此拙劣的演技也敢来糊弄她?

她脑中灵光一闪,不会是有人给她挖陷阱吧?行,她就成全对方。鱼饵她吃下去,鱼钩还回来。

想到这里,宋知南问道:“这书的品相倒是不错,多少钱啊?”

男子观察着宋知南的神色,伸出一根手指,宋知南反问:“1块钱?”

那人忍不住乐了,“这么多好书你就给我1块钱?我的意思是你给10块钱这一箱子书全部搬走。”

宋知南觉着既然要钓鱼,还不如钓个大的,便说道:“这些太少了,还有没有?”

那人也傻眼了,这满满一箱子还不够?但是为了计划能够顺利实施,他只能咬牙跺脚:“行,你等我一会儿。”说着,他招手叫过来一个人帮忙看着,自己匆忙跑回去。

过了十来分钟,那个贼眉鼠眼的男人推着一辆板车回来了,上面还有一箱子书。

他看看四周,压低声音说道:“这里的好书更多,你到底要不要,不要的话我得赶紧拉回去,别让人看见了。”

宋知南过去随意翻看了一下里面的书,大方地说:“两箱子我全要了,一共给你12块钱,我只有这么多,你卖不卖?”

那男子假装肉痛地说:“我都拉出来了,不卖给你总不能再拉回去吧。”

宋知南大手一挥:“你把东西拉到那个路口,我再给你钱,快走。”

几个人一起把车推到路口,宋知南痛快地给了钱,他们才离开。

宋知南把箱子搬回家,把里面安全的书挑出来,放在书架上,其余的,一挥手全部放进了空间。

鱼饵她已经吃下了,对方应该要出招了。

宋知南猜测,这件事应该是霍峥嵘默许的,李松他们负责策划,为了把自己摘干净,他们不会亲自动手,会有别的工具人替他们冲锋陷阵,比如说那些无脑又冲动的红小兵们,听到有人举报来批、斗她之类的。

宋知南做事喜欢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好一切。

她赶紧打开系统商城,看看有没有力大丸,一看有,立即下单,温水服下,吃鱼吃肉补充营养,锻炼锻炼肌肉,没事就在脑中模拟对战。

院子里放上几样工具,像木棒、自行车链、石灰之类的。

除了准备好工具,宋知南还去进行敌情侦查。她没事就到王左的院子附近转悠转悠。

除了王家,陈青家她也去了。陈青家住在棚户区,他家的院子又小又破,爷爷奶奶时不时地往家捡些废品,院子里弥漫着一股难闻的味道。因为又脏又乱,所以不引人注意,这也是藏东西的一个好地方,宋知南记住这个位置,以后还要来的。

霍峥嵘和江茶都是比较爱惜羽毛的人,利益他俩得了,但他俩永远是干干净净的,坏事都是别人做的。陈青王左李松就是他俩最忠诚的打手。因为他们是男女主,运气爆棚,这么做,一直都没出事。

宋知南的嘴角扬起一丝笑容:那是以前,现在我来了,游戏规则就该改改了。

这天,宋知南下班后又去侦查敌情,她走到一条巷子里,突然身后响起一阵脚步声,她急忙回头,见是一个扫地阿姨。她大约五十岁左右,头发全白,身形瘦削,低着头,慢慢地扫着地。

宋知南觉得有点奇怪,刚才听那脚步声,走得挺急,到了她面前又突然放慢速度。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人,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扫地阿姨一直扫到宋知南面前,看看四周无人,飞快地说道:“那些人卖你的两箱子书里有毒草书籍,你赶紧把书处理了,有人要斗你。”

宋知南问道:“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扫地阿姨突然抬起头,看着宋知南苦涩地笑笑:“那些书有一箱就是我家的,有一箱是图书馆馆长家的,我记得那箱子。”

说到这里,她又补充一句:“我以前是咱们市图书馆的管理员,你可能不记得我了。”

宋知南在脑中迅速地搜索消息,是的,这个阿姨原主确实认得,是图书馆的管理员。原主小学时就办了借书证,经常去图书馆读书借书,时间长了,她也就与管理员熟悉了。只是原主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攀谈,与管理员只是神交,话都没说上几句。

只是原主印象中的那个阿姨长相清秀,很有书卷气,人也比现在年轻多了。这两年,她肯定没少受苦。

那天,宋知南买书时,阿姨正好在附近打扫卫生,她当时想出来制止宋知南,又怕被人抓到把柄批、斗她。她想去宋知南家里提醒她,又怕给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她这几天一直关注着宋知南的动向,今天见时机成熟,就悄悄地跟了上来说了这番话。

阿姨又小声强调道:“快回去把书处理了,能扔就扔,不方便扔就……烧掉吧,安全最要紧。”

说完,她拖着扫帚就要离开。

宋知南上前两步,飞快地说道:“阿姨,我和你神交久矣,我以前想问你的名字总是不好意思,你现在能告诉我吗?”

阿姨停住脚步,慢慢转过身来,她那平静得近乎死寂的双眸中闪着一丝笑意:“我叫李书悦,书籍的书,喜悦的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