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南中午刚接了李群英的电话,晚上九点钟,报刊亭的刘阿姨又扯着嗓子在楼下喊宋知南的名字。
宋知南穿着拖鞋蹬蹬下楼去接电话。
电话那边传来胡记者的喘气声:“宋同志,我今天去你说的那个地方了,我他大爷的被人打了。”
宋知南怔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你去孙家堡了?”
“对,就是那里。”
宋知南怕走漏了消息,她看了一眼老神在在的刘阿姨,便笑着说道:“阿姨好,我哥想跟我说一下他找对象的私事,他这人比较害羞,你能不能回避一下?”
刘阿姨爽快答应:“行,我到那边去转转。”
她人一离开,宋知南就赶紧问道:“快说说怎么回事?”
胡记者说道:“我到孙家堡后,先去打听一下孙耀祖上大学的事,有个女知青愤愤不平地呸了一声,说他也配。
多年的记者生涯让我觉得里面肯定有新闻可挖,我就继续问,那个女知青说,孙耀祖不要脸,孙家人不要脸,抄袭作弊。
他们高考时条件很差,在公社中学,桌子不够用,两人一桌,孙耀祖的同桌是一个女知青,她以前是省重点中学的,成绩特别好。孙耀祖要抄她的卷子,她自然不愿意。孙耀祖的家人就威胁女知青,如果不让抄,就卡她的政审,让她上不了大学。哦对了,孙耀祖的大伯就是孙家堡的大队书记。
女知青的出身不好,就怕政审通不过,只能妥协。同样受到威胁的还有前桌的一个男生,同样出身不太好。孙耀祖抄袭两人的□□,考上了河西大学。但这两个人都没有通过政审,两人去告状,被硬压下来了。我还想深入调查下去,孙家堡的人听说了风声,哗啦啦一下来了十几个人把我团团围住揍我,幸亏我跑得快,要不然我的麻烦就大了。”
宋知南听胡记者说完,赶紧好声安慰:“老胡,你真是深入虎穴啊,不过得到虎子的也是你。我有预感,这次事件之后,你一定会成为国内名记。我建议你多叫几个人,人多力量大。”
胡记者说道:“你说得对,光我一个人不行,我得去多叫几个人。宋同志,你就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第138章
胡记者吸取了教训, 回去之后,联合《青阳晚报》、《河东日报》、《河西晚报》的各路记者, 大家组成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地去了孙家堡。
这次的阵仗太大,人数太多,孙家堡那边是想压也压不住,毕竟他们的能量还没大到这种地步。
宋知南知道事情有所进展,还不是从胡记者这边得知的,而是从孙耀祖那慌张惶恐的神色中发现的。而他之所以那么慌张,是因为他接到了一通从老家打来的电话。
孙耀祖惊慌失措、坐立不安,很快就找到周教师说他妈病重,他要请假几天回去看看。周好古见他这副样子,信以为真, 好声安慰他几句, 让他回去看看。
孙耀祖临走时, 把行李铺盖全都打包带走了。
跟他同宿舍的同学很是好奇:“耀祖,你怎么把行李全带走了?你过几天不就回来了吗?”
孙耀祖强颜笑道:“我妈病得很重, 我可能得在老家多呆一段时间。再见了, 同学们。”
孙耀祖匆匆离开了河西大学,宋知南一直在默默观察着孙耀祖,一看他这样就知道胡记者那边很顺利。
她也得在这边煽风点火,顺风吹火,那是一点就着。
毕竟,新闻曾经是她的老本行,她还换了个马甲叫神州群众。
孙耀祖离开后的第三天, 同学们就在报纸上看了几则让人惊掉下巴的新闻:《孙家河公社迫害知青,团伙作弊!》、《救救孙家堡被迫害的知青》、《孙家堡有个土皇帝》。
后面还有两篇更劲爆的《全公社唯一大学生竟然是假的!》、《粉刷的乌鸦白不久——孙耀祖作弊事件大揭底》, 作者叫神州群众。
新闻中的主人公叫孙耀祖,就读于河西大学中文系。
同学们互相传阅、询问:“真的假的?这里面说的就是咱们学校的孙耀祖?”
“没想到啊,孙耀祖竟然作弊。”
“怪不得他考试总倒数。”
“孙耀祖呢?快去问问他怎么回事。”
“他前天刚请假回去,说他妈病重了。”
“我看不是他妈病重,而是怕事情曝光后,他无法面对同学们的目光。”
……
李长胜和白光宗一万个不相信:“孙耀祖怎么可能作弊呢?”
虽然才开学不久,但三个人之间的友谊进展迅猛,经常同进同出,这突然间曝出他作弊抄袭的事,他们真的难以置信。
随着报道的深入,各大报纸也披露出更多的细节。
原来,孙耀祖家里有5个姐姐,每个姐姐出嫁时都会要一大笔彩礼,孙家因此成为当地有名的富户。怪不得孙耀祖出手那么阔绰。
孙耀祖的大伯是孙家堡大队的书记,在孙家堡一手遮天,经常向知青们索要财物,谁要是不给他送礼,他就给谁穿小鞋。
他的大儿子二儿子和几个侄子都是靠着他的动作,上了工农兵大学。他小儿子想娶某个女知青,女知青不愿意,他就卡着女知青不让她报名考试。
孙耀祖的事情曝光后,也顺带救了那个女知青。
孙耀祖的大伯犯了组织考试作弊罪、徇私舞弊、贪污、渎职、破坏上山下乡罪等罪,正在等待宣判。而经他的两个儿子和几个侄子也被学校勒令退学,灰溜溜地回家了。
孙耀祖这次不是耀祖了,是坑祖和灭祖。所以名字不能乱起,一不小心就起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