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南白了他一眼:“不信啊,那你别来。”
“信信,我当然信,姐你说啥我都信。”
宋冬宝试探道:“姐,就咱俩呀,还有别的人吗?”
“魏芬姐和她的两个孩子也一起去。”
宋冬宝不解地问:“干吗请她呀?”
“我能找到工作就是靠她提供的消息,记得替我保密啊。”
“你尽管放心,我肯定替你保密。”
魏芬帮宋知南找工作的事,开始是宋知南要她保密。后来,宋秋实下乡,宋家闹得鸡飞狗跳的。魏芬也没敢跟别人说,同时也悄悄嘱咐宋知南不要声张,怕的就是李玉华和宋上进迁怒于她。毕竟大家都是一个家属院的,低头不见抬头见,闹僵了不太好。
宋知南对附近的国营饭馆不太了解,就问宋冬宝:“附近哪个饭馆比较好?”
宋冬宝想了想说:“咱们去群众饭店吧,价格实惠,量大好吃,服务员态度也还行。不像红星饭馆的服务员,他们打骂顾客。”
“行,那咱们就去群众饭店。”
盼望着,盼望着,星期天到了。
宋冬宝今天起得格外早,做早饭做得格外带劲。虽然做得带劲,但他吃得很少,他要空着肚子去饭店吃。
宋知南正常吃饭,上午11点,她和宋冬宝收拾妥当,一起去叫魏芬。魏芬换了身外出穿的衣裳,给两个女儿梳了好看的小辫,换好衣裳。
这俩孩子大的叫小婵,今年六岁,小的叫小娟,四岁半,两人长得圆脸圆眼,胖胖乎乎的,特别可爱。两个孩子也挺懂礼貌,一见到宋知南就叫南姑姑,喊宋冬宝叔叔。
宋知南笑着纠正道:“我管你妈叫姐,你们就叫我南姨。”
两个小孩立即乖巧的改口:“南姨。”
五个人说说笑笑地出了院子,朝群众饭店走去。
到了饭店,人不算多,服务员态度不算热情也不算恶劣。宋冬宝眼疾手快地抢了个离厨房门口近的座位。
宋知南看黑板上的今日供应,就点了红烧鱼、红烧小排、尖椒炒豆腐、炒青菜、菠菜鸡蛋汤和一斤米饭,她想着有孩子在,又点了两根麻花。
魏芬在一旁听着宋知南报菜名,忍不住替她肉疼,她劝道:“小南啊,就咱们三个人别点那么多,吃不完。”
宋知南笑着说:“魏姐,点得不多,咱们有五个人呢。”
魏芬说:“两个孩子又不算人。”
小婵和小娟一脸茫然:“她们不算人,算什么?”
饭店主食要粮票,菜不用粮票。红烧鱼5毛钱一盘,红烧小排3毛,尖椒豆腐2毛钱,一碗菠菜鸡蛋汤2毛,麻花1毛五一根,米饭2毛钱加一斤粮票。一共才花了不到2元钱。
上菜速度不算快,他们等了二十多分钟,菜才陆陆续续地上来。
菜量确实挺大,看颜色也不错。宋知南每样尝了一口,味道挺不错。
宋冬宝乐得像过年似的,一边吃一边说:“姐,你真的是我亲姐。”
魏芬笑道:“她本来就是你亲姐。”
宋知南热情地招呼魏芬和两个孩子:“姐你多吃点鱼和肉,小婵小娟会吃鱼吗?”
“我帮她们挑刺。”
两个孩子也是十分高兴,小婵说道:“妈妈,我要快些长大,长大了好上班挣工资,天天来饭馆吃饭。”
宋知南:“等你上班了就知道还是上学好。”
小婵不信,上学有什么好呢,又没有工资。肯定是上班好,大人都爱骗小孩。
三个大人一起看着她们笑,这人呐,小时候总是盼着快快长大,长大了觉得还是小时候好。
五个人边吃边聊,吃了一个小时,四菜一汤连带米饭,一点都没剩下,两根麻花每人尝了一小截,剩下的归两个孩子。俩孩子都摸着小肚子说吃撑了。
大家说说笑笑离开饭店,魏芬要去供销社买东西,宋冬宝要去找同学玩,宋知南则准备去新华书店看看,三人在路口分开,各自行动。
要去新华书店,得穿过文化广场。宋知南大步朝前走,在广场中央与一群年轻男女迎面相逢。别的人她不认识,但一眼认出了人群中的C位人物——原书男主霍峥嵘,原书女主江茶,男俊女美,其他人都是陪衬。宋知南面无表情地穿过他们,突然,人群中有个男生叫住她:“宋知南。”
第20章
有人认识她?宋知南只好停住脚步,循着声音看过去,喊她的是一个大约十六七岁、长相猥琐、身材矮小瘦弱的男生。
宋知南看他有些面熟,赶紧调动脑中的记忆,很快就搜索出来了,此人名叫陈青,是她的初中同班同学。陈青从小父母双亡,跟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为人十分孝顺。家境不好再加上他长得瘦小,没少被同学孤立欺负,宋知南也被孤立过,看他可怜就替他说过几次话,但也仅此而已,这个时代还是挺保守的,两人私下里也没怎么来往过。
陈青一出现,宋知南脑中的剧情线就被触发了。她想起来了,这个陈青是男主霍峥嵘的忠实小弟,帮着霍峥嵘和女主江茶做黑市生意,后来也跟着发达了。
江茶除了喜欢男主,还喜欢帮助跟男主有关的男人,还喜欢拉郎配。
男主的一众小弟,不管是丑的花的阴郁的还是阳光的,都被江茶给分配了老婆。因为这,男主的一众小弟对江茶是百般夸赞。这些小弟们和媳妇有了矛盾,也是江茶这个大嫂前去调解,江茶总是四两拨千斤,云淡风轻地把事情给解决了,大家一起佩服夸赞江茶。
宋知南这个原书中的十八线女配,没有服从女主的分配。陈青因为宋知南帮助过他,就对她产生了别样的感情,曾追求过宋知南。按照原书中的时间线,原来的宋知南已经替代宋秋实下乡了,她去的地方是宋上进的老家。不久之后,陈青去乡下收购东西顺带看望下乡的朋友,正好碰见了宋知南,便对她表达了心意。宋知南拒绝了,说当时帮他只是同病相怜,没有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