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寻找时间的灰度(133)

作者: 安逸 阅读记录

1918年的古尸更令他嗅到了“头条”迷人的气味。

他送了走路都有点像在迈舞步的朱凌回了宿舍,便立即返回办公室,向领导打了报告,迅速买了飞去云南大理的机票,并同时联系了云南当地的媒体。

有劲爆的新闻,一个人吃不下来的时候,当然人多力量大。

第92章 对抗(1)

大理的天,与别处的天是不一样的。

这里的天特别高、特别远、特别开阔,站在苍山深处向上眺望,白云一朵叠一朵,像开在蓝色海面上的白牡丹。

白牡丹下是墨绿的松林,从洱海上吹过来的风,一推一摇,便晃出松涛阵阵,深深浅浅的绿交错翻涌,发出海浪翻卷时的啸声,令松树林中一座座静默的墓碑,更显得刻板无情。

其中,有一座坟墓的土堆被推平了,深褐色的泥土挖开摊向四周,像一张被强行撑大的嘴,嘴里含着一口已经腐烂不堪的木棺。

而徐知宜就站在这座大敞的坟墓前。她的心脏鼓动得像一只正在躲避猎鹰追捕的兔子。

因为眼下,她和疾控中心的七名工作人员,正被几十名手持棍棒、锄头、镰刀、竹耙的愤怒村民包围着。而十几名扛着摄像机、端着照相机的记者,也紧跟在后面,摆出一副看热闹的架势。

站在她旁边的段梅,脸色煞白,紧张地咬着唇,瞪视着包围他们的人群。而赵辉则已经剑拔弩张地绷紧了脊背,用身体挡在徐知宜与虎视眈眈的村民中间。

刚到大理的时候,徐知宜和派来与她一起工作的七名疾控中心的研究员,就立即展开了工作。

苍山上年代久远的坟墓最多,被他们圈为重点调查对象。然而这里有上万座坟墓,还有一些是空坟假墓,要从中确切地找出1918年因流感亡故的死者坟墓,几如海底捞针。尤其是当地缺乏殡葬管理的记录,一切都只能靠向当地人打探。

而当地人对于掘人祖坟这种事情,是很抵触的。所以,一开始徐知宜只能带着研究员们,暗地里与当地的村委会接洽,偷偷在村民中排查。

然而,访遍了几十个村委会,也找不到人愿意配合。老人们要么语言不通,要么警惕得很。年轻人则大多并不知情。最后,还是一名常年在外经商的当地人,思想稍微开放,向他们透露了一些信息,勉强找到了一座孤坟。并从墓志铭上模糊的镌刻中,分辨出,死者确实猝于1918年。

据说这座坟的的墓主人,是个客死异乡的外地人,被寄葬在一片被圈起来的家族墓地的旁边,墓主的后人曾经来祭拜过,但渐渐便无人问津了。故此,这座百年前的黄土孤坟,在修葺得整整齐齐的家族墓群里,显得尤其残破荒凉。

徐知宜他们,不敢声张,第二天便带了工具,偷偷摸上山,想要私下里把棺材起出来看看。由于请不到当地人,只能从考古队借了帮他们挖土方的工人。

原本,深山中,常年无人经过,就算光天化日下挖墓盗坟,也并不容易被发现。

所以他们一早就开始挖坟,可是刚刚把坟墓挖开,把棺材起出来,一看棺材腐烂的程度,徐知宜就长叹了一口气。

损毁如此严重,尸体早就存不住了。整队人全都泄了气,连负责掘墓的工人们都撂下锄头,席地坐了,扇着草帽喘气。

徐知宜只得安排工人们,稍后把坟墓重新掩埋回去。

接着,她和几个研究员开始讨论,接下来应该怎么突破障碍,找到新的目标。

然而,话没说两句,就听见山腰处响起密集的脚步和噪杂的喧闹。

工人们知道徐知宜一行是偷偷来掘墓的,便立即从地上跳起来,想要赶紧把坟土回填。然而还没等他们挖上两锄头,一大群人已经穿过重重松林,围了上来。

只一眼,徐知宜便知道事情败露了。

第93章 对抗(2)

涌上来的村民们,一见那已经被挖开,露出残破棺木的坟堆,原本还嘻嘻笑笑的表情,全都收起来,怒视着徐知宜一行人的眼睛,全都在向外喷火。

徐知宜疑心自己已经闻到了头发里蛋白质被怒火烧焦的糊味。她清了清嗓子,想要上前同这群,一看就有备而来的村民们好好解释一下。

可是,她还没来得急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一个圆头圆脸带着眼镜的男记者,便用一种挑衅的语气,将话筒往她面前一伸,大声质问道:“徐教授,你来挖村民的祖坟,经过人家同意了吗?”

段梅急声抢在徐知宜前面大声回答:“这座坟是无主的。”

“谁说是无主的?”一个被高原的阳光,晒得黝黑发亮的中年汉子用力将手中的锄头向地上狠狠一跺:“这座坟,在我们家族墓地,已经有一百年了。每年上坟祭祖,我们都会给它添一捧土,上三只香。他寄葬在我们家祖坟,就是我们先祖的朋友,我们不会坐视不管的。”

“哈!”徐知宜气得笑了,这破破烂烂一座孤坟,倒被他们说得有情有义起来。她了解这些村民,如果不是有人在背后挑唆,他们才不会翻山越岭来管这种闲事。

她静静看着那汉子,黑森森的眼睛,直盯得那人往后退了两步,才冷着嗓子道:“这地什么时候变成你家的了?你说是这人是你先祖的朋友?他亲口告诉你的?”

“不是朋友怎么会葬在我家祖坟旁边?”那汉子强辩。

这时,徐知宜瞄到人群中有张熟悉的脸,她好像在那个透露消息给他们的生意人家中见过。她即刻明白,是被有心人利用了。

上一篇: 所有人都在劝我离婚 下一篇: 别爱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