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炮灰翻身记(261)

作者: 肥胖的肉肉 阅读记录

有了这个小菜园,大女儿明显开心多了,每天跟着娘亲一起浇水种菜,身子骨也康健多了,不会动不动就觉得难受了。

到了秋天的时候,大女儿再也没有得过风寒了,也没有咳嗽过了,浑身上下充满着一种健康的气息。

至于小儿子,经过那么长时间的精心调养,已经和正常的孩子没什么两样了,不过孩子有些瘦,林小小不担心,因为孩子胖点对孩子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瘦点也好,而且这个孩子非常的爱动,也特别的爱笑,所以林小小经常把他放到垫子上去逗他,看着孩子爬来爬去。

“娘娘!”

林小小听到有人在叫,自己睁开眼睛看了眼,外面发现天还是黑的,忍不住说道:“发生了什么事儿?怎么外面那么嘈杂?”

曹嬷嬷赶忙说道:“大事不好了,苗娘子的大皇子死了!”

林小小听到这话,连忙坐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不是听说大皇子还好好的吗?怎么说走就走了?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儿?”

曹嬷嬷叹了一口气,“听完前段时间大皇子发烧,太医去看了,说是小问题,可是没想到……这大皇子说走就走了!”

林小小看了看周围警惕的说道:“大皇子走了,那咱们的小皇子就是皇上唯一的儿子了,找人仔细照看着,无论如何,小皇子身边离不开人,而且小孩子身边必须有两个人,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儿,小皇子身边也必须有两个人,但凡少一个人不在身边,就让人乱棍打死!”

曹嬷嬷连忙下去安排了,结果第二天,小皇子就跟着发了高烧,林小小不想把事情弄得那么阴谋,但是世界上可没有那么碰巧的事情,她坐在小皇子的旁边悉心照顾着。

“娘娘,官家……”太监叹了一口气,“皇上正在正和殿,而且吩咐了不让任何人去打扰!”

林小小本想孩子发烧那么大的事情应该通知一下赵祯,但是听太监们说,从昨天到现在,赵祯一直把自己关在大殿里面,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林小小其实能够猜出一二,应该是闭门在独自伤心吧,毕竟赵祯今年也有32岁了,之前的几个孩子都没有存活,如今好不容易有几个孩子,结果其中之一的大儿子死了,小儿子身体又弱,如今还有俩闺女,现在外面都传赵祯是天煞苦心,克母又克子,如果不是这个皇上实在是仁义的话,外面的流言估计会更难听。

“那就在宫殿外面候着!”林小小拿出自己蒸馏好的酒,白纱布放了进去,轻轻擦拭孩子的身体,“等皇上出来了,再把小皇子发烧的事情告诉皇上!”

太监连忙下去了,不知过了有多久,小厨房那边将小皇子的药送了过来,林小小下意识的尝了一口,紧接着眼睛瞪得极大,连忙把药放在一边,“来人呀,这是谁煎的药啊!赶紧把这个煎的药的人抓起来!”

曹嬷嬷听到动静,小跑子进来了,“娘娘,这是怎么了?”

第242章 贵妃娘娘四

林小小其实一直归结于这些事情是意外,毕竟历史上的赵祯确实没有什么子女缘分,她只能用心照顾着孩子,希望能够将孩子照顾长大,可是照现在看来,这孩子死去应该不是意外啊,是有人故意为之呀。

“这药有问题!”林小小指着放在一旁的药,“先去请太医过来,然后再把院子严加看管起来,不许别人出去,最后再把那些煎药以及触碰到药的人通通单独看管起来!”

曹嬷嬷不敢耽误,连忙下去安排了,把所有人都集中在院子里,至于那些煎药的人,则是被单独的关在小房间里面,所有人见到这个阵势,都人心浮动起来。

不知过了有多久,太医过来了,紧跟着过来的还有曹皇后,她的脸色也不是特别好看,“发生了什么事儿?”

林小小便把药有问题的事情又说了一遍,“皇后娘娘这事情实在是太凑巧了,首先是苗娘子的儿子紧接着就是臣妾的儿子,这实在是有人在故意为之呀,小皇子如今是皇上唯一的子嗣,所以皇后娘娘可不能放过那些背后捣乱的人呀!”

话音刚落,赵祯匆忙的走了过来,环顾四周,“小皇子怎么样了?”

林小小捏着帕子,抹着眼泪,“皇上,你可得给臣妾做主呀,要不是臣妾尝了一口小皇子的药的话,说不定……说不定小皇子就走了……”

赵祯面色苍白,还带着少许的无力,他走上前,将林小小拥入怀中,拍了拍她的背,轻声的安慰道:“别哭了,你放心,这件事情朕一定会给你个交代!”

太医走了过来,拿起放在旁边的药盏,仔细端详着,然后又尝了一口,微微皱起眉头,跪在了地上,“皇上,这药确实被人动了手脚,这药本来是风寒之药,可是却被别人下了雷公藤,如果是小孩子喝的话,恐怕……”

雷公藤有剧毒,大人都承受不了,更别提小孩子了,林小小听到太医话的时候,后退了一步,她想不明白自己的孩子究竟遭了谁的眼呀?对方怎么能够如此的恶毒呀!

“官家……”林小小再也受不了,她哭了出来,“真有人故意想要小皇子的命呀,如果臣妾不是略知一点中药,说不定就被那个人得逞了……”

赵祯也吓出了一身冷汗,拍了拍林小小的手,“你放心吧,朕一定会给你个交代的!”

赵祯本来以为是自己命不好,所以孩子都留不住,现在看来是明摆着有人对孩子下手啊,而且这个孩子还是自己唯一的孩子,如果孩子没了,那自己的皇位岂不是要让给别人?

上一篇: 所有人都在劝我离婚 下一篇: 关山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