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道长下山后(86)+番外

作者: 岁寒时 阅读记录

摆渡人手里还拿着草帽, 神情复杂:“是地府出事了,岑玉跑到地府来了, 不知怎么大闹了一顿, 地府天翻地覆, 短时间内黄泉都没鬼敢靠近了。”

岑玉?

谢玄之一愣, 和岑玉约法三章后他就没了动静, 谢玄之知道他不会安分, 但没想到对方竟然摸进了地府。

大概是从孟婆口中得知地府参与当年的事所以上门讨要说法了吧?

“带我去看看。”

“好。”

谢玄之随着摆渡人进入地府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杂乱的废墟, 黄泉里沸腾翻涌, 鬼影不停挣扎着, 却被法则束缚不得挣脱。河水涌出来,淋透了彼岸花,后者像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萎靡不振。摆渡人的小船侧翻在彼岸,船舱朝下。

再往前,奈何桥坍塌,望乡台断裂,整个地府地崩山摧。

如果不是摆渡人提前说明是岑玉动的手,他也许会觉得这里刚刚被土匪洗劫过。

谢玄之望着面前的景象,难得有些说不出话。

摆渡人:“岑玉走前挑衅府君,说是拿走了什么灵脉,现在府君发怒,派黑白无常赶去追杀岑玉……”

摆渡人把当时的情形和岑玉说的话一一道来。

谢玄之抿着唇,心里波澜不惊。

没有意外的话,岑玉取走的灵脉应当就是鸿蒙元气的灵脉了,或许连他的身份也已经暴露在岑玉眼中哦。

“我怕岑玉不会安分,先回京城守着。”

摆渡人:“你当心,我跟岑玉接触了一面,不是好对付的。”

摆渡人留在地府,谢玄之往外走去,在黄沙弥漫的彼岸尽头,一个身形佝偻矮小的老妪现身。

谢玄之站住脚步,静静地望着她。

最后是老妪率先开口承认:“大人,岑玉是老身引来地府的。”

“你早就知道我是……鸿蒙元气?”

谢玄之丝毫不意外,从判官笔逃脱到少阳山一事,再到如今岑玉入地府,一桩桩一件件都有孟婆的身影在里面。

“是。”孟婆供认不讳。

“灵脉被岑玉拿走也是你算计好的?”谢玄之问道。

“灵脉离开地府才能重新为你所用……”

“它在地府一日,府君就有一日的依仗。当年天道衰落,地府就该败落了,若不是大人的灵脉支撑,府君百余年前就会顺应天道消亡,哪里还有今日……”

孟婆说:“当年的神灵全都陨落了,府君能够延续至今是算计了大人得来的,终不长久。天道衰落,又失了灵脉,府君已经不成气候了。”

听着孟婆说完,谢玄之明白了:“你是为了整个地府。”

所谓天道好轮回,是有依据的。

天道衰落,灵气锐减时,府君算计鸿蒙元气和天地戾气,致使身为天道本源的二者沦落困境。

天地戾气也就罢了,鸿蒙元气一旦复苏觉醒,天道受到影响,算计他的人必定得不了好处,这一笔是要算在整个地府头上的。到时候,这不是谢玄之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取决于天道的意愿,天道向来无情,那时地府岂得好下场?

现在就不一样了,孟婆计划了一切,利用岑玉的手将灵脉带出地府,最大受益者府君失去依仗。

等到谢玄之取回灵脉以后,遭殃的只会是府君和直接利益人,地府无关之人得以保全。

看着孟婆默认,谢玄之憋了半天,说了句:“孟婆好缜密的心思。”

一环扣一环,把府君、岑玉和他本人都算在里面,计划的天衣无缝,顺利实施。

孟婆谦卑地躬身:“不敢当,只盼大人日后宽恕地府。”

“你这么确定我能从岑玉手中夺回灵脉?”

谢玄之

孟婆:“大人现在没有记忆,或许不知道,灵脉是大人生来的一部分,只要岑玉还没有把它融为已用,你召唤了它,它就会回到你手上。”

“如何召唤?”

“我给过大人一份孟婆汤……”孟婆先是答不对题,后道:“那里面掺入了鸿蒙元气本身的灵力,大人饮下便能与灵脉形成联系。”

谢玄之愣了一下,想起当初他为了张景韫来地府求孟婆汤的事,那是孟婆执着地想要他喝汤,的的确确给了两份。

谢玄之苦笑:“连鸿蒙元气的灵力都有,看来你策划的不是一日两日了。”

“老身惭愧。”

“罢了,不管怎么说,你也算帮了我的忙,”谢玄之问:“地府如今这样,不妨事?”

孟婆摇头:“无事,只是府君失去力量导致的情况,地府的秩序并未被打乱。”

闻言,谢玄之点了点头,明白孟婆有在日后站到人前打理地府的念头,索性先行离开。

离去之前谢玄之也没忘记那个“不尊师重道”的摆渡人,“摆渡人那里,你替我告知他吧。”

这事儿说起来过于戏剧性,他实在不知道怎么和别人提起。

“老身知道了。”

……

谢玄之从地府回到京城,捏着一个小瓷瓶神色复杂。

瓷瓶里面就是当初孟婆给的孟婆汤。

孟婆的话语在脑海里响起:“饮下此汤,大人会记起过往的一切,重新成为鸿蒙元气……”

就是因为这句话,让谢玄之迟迟下不了决心。

他有记忆起,就是作为谢玄之活着的,就算得知了自己身世有疑,但这八百多年作为人类的记忆平淡却真实。

真的要接受一份完全陌生的记忆,让自己成为一个他也不清楚是什么样的人吗?

不久前谢玄之还与被前世记忆困扰的张景韫探讨过前世今生的关联,如今自己也要面临这个问题,这是不是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所谓的风水轮流转?

上一篇: 所有人都在劝我离婚 下一篇: 她已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