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校教师生存日记(111)CP

作者: Llosa 阅读记录

从他稳健的步伐看,腰椎恢复得不错。

只有付关山是真正的客人,所以茶是孟初倒的,筷子是孟寄宁分的。孟长青坐在对面,眼含热泪地扫了扫孟初,然后定格在孟寄宁身上。

“怎么又瘦了?”他叹了口气,“你们年轻人啊,就是不好好吃饭。成天早饭不吃,吃夜宵,自己不做,点外卖,身体哪能好呢?”

“我饭量可大了,爸,”孟寄宁说,“哥吃的才少呢,我在他家住了一段时间,如果哥夫不在,他早上就喝一包麦片。”

“你是不是上那个唱歌的节目累的啊,我看你们又唱又跳,又要排练,”孟长青说,“那个节目,我每天都守着看呢,就是你的镜头太少了,一晃就过去了。”

“我是个新人,哪能一直对着我拍啊,”孟寄宁把碗端起来,远离父亲夹肉的筷子,“爸,你知道吗?咱们省道上新安装的气象仪,是哥设计的。”

孟长青还是把鱼肉放到他碗里,看着孟初。“真的?”他感叹道,“我好像看到新闻了,那是你设计的?真厉害。”

然后,他又转向孟寄宁,用犹豫的、商量的语气说:“你看,你哥多好啊,其实我觉得,要是投行太累了……你去个央企,或者考个公务员,不也挺好。你看你哥,有编制,有补贴,有寒暑假,还不用坐班。”

对话进行到现在,孟长青终于主动提起了孟初。他抬起头,解释道:“爸,我没有寒暑假,科研是全年的。虽然我不坐班,但每天都加班,一点也不清闲。”

孟长青顿了顿。“哦……”他说,“你辛苦了,多吃点菜。”

孟初随便夹了一筷子菜,送进嘴里,没尝出什么味道。

“诶,”付关山探头过来,“你不是不爱吃蓬蒿吗?说有苦味。”

孟初慢吞吞地看了眼桌上:“有更喜欢的菜就不吃,没有的话就吃,蔬菜反正是用来补充营养的。”

孟寄宁咬着筷子,苦思冥想,试图调节桌上的气氛。“爸,”他说,“你看到哥新买的车了吗?雾蓝色的,可漂亮了。”

“你买车了?”遇到老本行相关的话题,孟长青来了兴趣,“什么牌子的啊?”

孟初说了一个名字。

“哦,现在年轻人买新能源的多,”孟长青说,“我们厂现在也做国产车的配件。”

提到车,孟初的神情温和起来:“对了,我跟寄宁商量着,想给你买辆车,出门方便点……”

孟长青惊讶得皱纹的弧度都变了,随即断然拒绝:“你们的钱你们自己花,我又不出去旅游,买车干什么?浪费钱嘛。”

“现在车子便宜了,”孟初说,“十万就能买很好的。”

“十万也是钱啊,你们赚钱多不容易。”孟长青说,“我什么时候说想要买车了……”

“是我想买,”孟初说,“十几年前你把车卖了,一直都没买回来,我老惦记着这件事。”

“唉,惦记它干什么?”孟长青说,“也不是为你卖的,你别放在心上。”

孟初愣了愣:“什么?”

“当时你弟弟需要钱,”孟长青瞪了孟寄宁一眼,“都初三了,成绩突然掉下来,跟过山车似的,眼看就上不了重点了。我想得赶紧给他补习,就把车卖了。结果你猜他说什么,他说他故意考砸的……”

孟初忽然觉得什么东西直直地坠落下去,尽管它原来就危如累卵,可至少有一线希望拽着它。就在刚才,伴着无声的一推,这根线终于崩断了。

孟寄宁拼命给父亲打手势,孟长青皱了皱眉,终于领会到了儿子的意图。

“哎呀,这么多年的事了,还提它干什么……”孟长青环顾一圈,看桌上的菜快吃完了,就站起来,“你们吃点水果吧”

他转身进入厨房,拿了一个很大的盘子,上面放着切成块的各种水果,红橙黄白非常好看。

孟初盯着盘子,太阳穴嗡地一声,脑内一片轰鸣。

孟长青把盘子放到中央,说:“这个芒果特别甜,是你姑奶奶特地从……”

忽然,客厅响起了清脆的碰撞声。其他几人都吓了一跳,往声音来处看。

孟初面前的瓷碗倒在桌上。他死死地盯着自己的父亲:“你为什么总是这样?”

孟长青还没见过孟初发火,遑论这怒火是针对自己:“你怎么了?”

“我有哪点做的不好吗?”孟初的语气越来越硬,从进门到现在积攒的怒气喷涌而出,“我有哪里不孝顺你吗?你凭什么这么对我?!”

“我……”孟长青又惊诧又恼火,“我怎么对你了?你这孩子突然冲我吼什么?”

“从小到大,我给你送贺卡,帮你干家务,学习不要你操心,也从来没求你买过什么东西,”孟初说,“我都做到这个份上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

“我什么时候对你不满意了?”孟长青皱起眉,“亲戚朋友面前,我抱怨过你一句吗?我一直说你是个好孩子。”

“好孩子?”孟初说,“你把我当成你的孩子吗?你儿子不是只有孟寄宁一个吗?!”

“你这是对长辈说话的语气吗!”

“长辈?你有关心过我吗?你有了解过我吗?”孟初指着孟寄宁,“你能像说他的喜好一样说出我的吗?在你心里,我就是有了他之后的累赘!”

“你今天吃了枪药了?句句冲着你爸来?”孟长青霍地站起身,“我有哪里对不起你?我打过你吗?骂过你吗?让你吃苦受累了吗?你和寄宁在一个房间里睡觉,在一个餐桌上吃饭,在一个学校上学。你要去集训,我最后不还是把钱给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