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校教师生存日记(17)CP

作者: Llosa 阅读记录

好在付燕平拥有付家人自己给自己捧场的基因,重重地拍了下桌子,来烘托气氛。“就改了个绪论!你敢信吗?我给他写了那么多条批注,他连第二页都没翻到!”说到这里,她深吸了一口气,好像马上要气到胃酸倒流。

孟初恍然大悟。怪不得刚刚出门的时候,走廊尽头隐约传来什么声音,原来是付老师又发飙了。

“他和我家那丫头,”付燕平说,“我不知道谁先气到我乳腺结节。”

看来,母女还在拉锯。

“我带三个学生,已经觉得辛苦了,”孟初说,“付老师带十二个,真难想象是什么日子。”

“没事,再多几个,就到临界点了。”

“临界点?”

“人数小于二十的时候,学生越多,事情越多,”付燕平说,“超过这个数字,他们就能形成一个自动运转的小集体,旧带新,老带小,那时候我就能解放了。”

天,孟初想,他离这个临界点还有多少年啊。

再一想,真到了那时候,要养活这么多人,他要拿到的经费和项目数量……

这是能做到的吗?

付燕平观察着他慷慨赴死的表情,摇了摇头。“孟老师,”她说,“平常你多出去走动走动啊,国内最大的通用半导体公司不就在隔壁区吗?他们有什么技术需求,你去打听打听,研究研究,下次企业交流的时候,主动跟高管社交一下,说不定就能拿到项目了。”

这话院领导也跟他说过,确实是金玉良言,只不过对他来说,实行起来难比登天。

他很清楚,各行各业到最后,拼的还是人脉,即便是科研工作也不例外。

如果没有项目,别说仪器设备,他连实验室房租都交不起。

他入职之前不知道,用学校的实验室还要交房租,知道之后如遭雷劈,这是做科研还是北漂呢。

“对了,下半年,院里就要出新制度了,”付燕平再给他沉重一击,“年终考核的时候,科研分倒数六名得去校委会做反思汇报,下面坐着的可都是校领导啊。在这种场合让领导记住名字,那可太有利于职业发展了。”

孟初居安思危的能力一向出众,听到这话,他立刻心脏狂跳,好像自己的职业生涯明天就结束了。

他是新老师,拿项目的能力本来就比不上老教授们,必须行动起来。

回到办公室,他在邮箱里翻找一通,然后打开微信,盯着屏幕,努力深呼吸。

面前是他博士导师的头像。

这导师是他过去五年的噩梦,很少有聊完几句,不想上吊自尽的时候。

然而,人家是他最大的人脉,科研前路的救命稻草,厉鬼的大腿也是大腿,做人不能太挑。

孟初在文字框里反复编辑,删了又改,改了又删,花了快十分钟,才把消息发出去。

首先,他问候了一下老师的身体和工作,然后叙述了一下自己的近况,最后,他小心提问,下个月在香港有一个电子设计自动化领域的国际会议,老师是否打算参加?

他发完消息,立刻把手机面朝下,放在桌上,屏息细听,祈祷对方做出肯定回答。

看在他任劳任怨做了五年牛马的份上,就说会去吧!

漫长的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终于,手机震了震。

孟初立刻抓起来,点开新消息。

千万别是淘宝广告!

文字显示的一瞬,他整个人放松下来。

是的,对方会参加会议,到时候可以见个面吃顿饭。

孟初恭敬地回复了,希望文字能体现出语气中的感激。然后他打开程序,开始订票。

选定目的地的一瞬,他突然想起,好像有另一个人也在那个地方。

第9章 酒精

【酒精:消愁及伤胃的利器,在文学作品中,既可以充当情感催化剂,做出冲动行为,也可以发生不可描述的情节。(例句:不过,事实上,酒精会影响性能力。)】

电路设计是热门领域,每年大大小小会议不下几十个,孟初不会都参加。这次不是导师说要去,他不会报名的。

虽说参加会议算工作的一部分,但机酒的钱也是从他的研究经费里扣。香港物价这么高,他看了眼房费,特意选了离会场远的低价酒店,还是心疼得不行。

不过,也许是期望不高,听了两场讲座后,孟初倒有种意外之喜的感觉。

这次会议是一个新兴的工程师协会举办的,为了镇场子,特意找了几个行业大佬。孟初以前只在期刊上见过名字,还是头一回看见真人。

更意外之喜的是,第一天会议结束,导师找到他,说几个老教授要聚个餐,其中就有今天做讲座的大佬,问他要不要一起去。

听到“聚餐”,孟初本能地呼吸不畅、心跳飙升,但立刻点头了。

这等扩展人脉的好机会,就算尴尬致死、惊恐发作,也得去啊。

几位都不是香港本地人,找了一家看起来格调很高的餐厅。进门后,几位教授就开始谦让,反复拉扯,在服务员端着酒单站了一刻钟之后,终于落座。

孟初站在旁边,不知道自己这等小喽啰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只能等到最后,坐剩下的那个位子。

还没点单,主座的教授就开始和同僚交流起酒的品种和口感。讨论一番后,服务员拿过来两瓶酒,放在桌上。孟初看到度数那一瞬,涌出不祥的预感。

他平常不喝酒,但这种场合,敬酒肯定跑不了。

场景又回到了过年的时候,席间热热闹闹,火锅香气逼人,可孟初坐在下首,从开席起,脑子里就只剩下一件事:什么时候敬酒,敬酒的时候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