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高校教师生存日记(88)CP

作者: Llosa 阅读记录

父母不吃不喝地寻找着,家里弥漫着死一般的寂静。

第三天,仍然没有结果。

黄金的四十八小时已经过去,每个人的脸色都灰败起来。

第四天,线索出现了。

附近一个居民向警方报告,在映月河的岸边,发现一具漂浮起来的尸体。

关于仲文齐的死,警方最后的定论是,失足落水导致的溺亡。

仲文齐身上没有外伤,岸边漂着一只空矿泉水瓶。失踪当天,科学课老师正好讲到河水变色的原因——被污染后,河底会长水藻。仲文齐大概是想弄一些来观察,结果不小心掉进了河里。

仲文齐本身是个热爱实验的孩子,之前也挖过四叶草、养过蚯蚓。

当时是夏天,小孩子又喜欢玩水,等哥哥等得无聊,于是去了河边。合情合理。

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解释,包括仲文齐的父母。

唯一不接受的,就是付关山。

从仲文齐走出书店,到他发觉弟弟不见了,中间有一个小时的空白。这一小时里,他处于失踪状态,没人知道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

“他是被害死的,”他反反复复跟警察说,“肯定有另一个人,把他拐到那里了。”

警察感到很无奈:“没有证据表明,当时还有另一个人。而且,你父母也说过,你弟弟很聪明,不会跟着陌生人走的。”

他被问住了。是的,仲文齐那么聪明,怎么可能三言两语被人骗走?从永安街到河边,中途那么多商铺,要是有人胁迫,他早想办法呼救了。

“可是……可是他的表不见了!”他忽然抬起头,“他特别喜欢那只表,我记得他那天戴着的,为什么现在没有了?”

“他要去捞水藻,怕沾上水,应该自己摘下来,放在岸边了,”警察说,“至于为什么找不到……过了好几天了,可能有人捡走了。”

一块儿童手表,值不了几个钱,总不会为了它去杀人。

所有疑点都有解释,可是……可是他还是不信。

弟弟的死一定另有隐情。

父母不信他,警察不信他,没有关系,他自己想办法查。

可就算要查,从哪里下手呢?他一个小学生,又能做什么?

很快,因为付兰英想离开这个伤心的地方,他们从永安街搬走了。

线索断了,联系断了,但这个念头没有断,就像一只黑暗中幽幽的眼睛,多年来一直窥探着他。

这事还没完。

等到他长大,等到他有财力和资源,他开始重启这项调查。他不断回到永安街,寻找当年的同学,试图发现未曾注意到的细节。

可是,他依旧什么都没找到。

也许是他一个人势单力薄,那好,他就让更多人来找。

他努力回忆着当年的一切,每一句对话,每一个动作,把它们记录下来。

这花了他一些工夫。他不仅要还原自己视角的故事,也要还原弟弟的,所以,他也在联系弟弟的同学们,天南海北找他们谈话,力求还原所有细节。

他要把当年的事拍成电影,唤起所有涉事人员的记忆,他要让全国人拿着放大镜,寻找所有可能性,推理那一个小时发生的故事。不管这会花费多少金钱、人脉,他要找到真相。

这件事一定还有真相。

第46章 借口

几经周折,常威董事会还是批准了孟初的方案。

不过,公司希望能把它转成纵向项目,和孟初所在团队联合申报省里的“前沿技术研发计划”。这样不但能拿到政府资助,研发部写年终报告的时候也好看。

其实孟初希望它是横向项目,他的聘期任务有六项,他需要完成其中至少四项,而横向项目的指标比纵向项目好达到。

不过嘛,能有成果就好。

这个项目规模不小,他团队里没几个学生,人手不足,所以需要他牵头,和其他老师合作。

这是他第一次当团队负责人,开校企联合项目会议的时候,紧张得背上冒汗。

会开完,学院牵头,在学校旁边一家餐厅招待企业研发人员,服务员把酒打开,放在桌上。

孟初脑子里轰的一声,又开始出汗。手机在这时震了一下,他低头一看,付关山发的短信:加油,不要喝酒,我还指望有人来接我呢!

孟初笑了笑,他记得付关山今晚也有应酬——陈导带着团队来永安街实地考察了,现在大概也在哪个酒店里开怀畅饮呢。

家属都提出这种要求了,那他要努力做到。

他鼓了鼓劲,按照记忆中长辈的样子,询问客人们要不要喝酒,得到否定的答案,就让服务员上相应的饮料。

他做得不大纯熟,就像模仿大人的小孩子。他以为自己长大之后,就可以自动习得这些技能,长到快三十才知道,其实大人并没有比孩子成熟多少,大人也是在装大人。

企业里的一位领导问:“孟老师不喝吗?”

孟初摇摇头:“我待会儿还要开车。”

“可以叫代驾嘛,”对方说,“你看,林老师也是开车来的,人家都拿上酒杯了。”

孟初看了看团队里的另一位老师,说:“林老师海量,我不行,我喝一口啤酒就倒了。”

“那就少喝一点,今天也算是庆功宴,不喝点酒说不过去啊。”

旁边有两个企业职员附和,孟初的屈服本能又开始蠢蠢欲动,他咬了咬牙:“我真不能喝。各位领导不用在意我,你们喝尽兴就好。”

领导再劝,他挂着不自然的微笑,握紧装着果汁的杯子,也找不出什么圆滑的回答,只是重复说不会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