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级第一是我的(133)

作者: 异生菌 阅读记录

祝池刚打完一个勾,翻面,毫不犹豫打下两个叉,接着再往后翻。对答案就真只是对答案,一套动作像是没有感情的改卷机器,仿佛判的不是他的试卷。

等他把所有选择对完,又重新翻回第二页。

现代文阅读2选择两个全错,有点离谱,祝池不自觉拧眉,扫了眼简洁到只有一句话的解析——

只讲正确选项为什么对,不讲其它选项错在哪儿。

……

不懂,没悟,理解不了。

这是篇小说阅读,选择题出得很主观。

话似乎有毛病,因为通常情况选择题属于客观题,但现代文阅读2的选择显然是个例外。它顶多占一半——客观地规定答案,主观地讲解答案。

所以祝池很清楚,这种题就是梅妈讲也未必讲得明白。

命题人的想法和他不同,和老师不同,和作者本人也不尽相同,思想的多元性决定了你无法完全理解某一方的感受。

这么说来,好像是个无法破解的怪圈。所以只能硬生生拽着思维,往所谓标准答案上靠么?

倒也不是。

如此心有不服,下次照样会错。

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便是听取多方意见。

当某个人提到的某个细节恰好精准踩在你的思绪上,稍加拨动便能想通,而这个人不一定是老师,也不一定是语文好的同学,他可以是任何人。

所以此刻当下,祝池决定先征求一波他同桌的意见。

他余光注意到,对选择时宋时笔都没拿,八成是没错。

祝池碰了下宋时手肘,果然,对方已经开始看阅读资料了。

小纸片飞过去,宋时看清上面圆滚滚的字——“第6题和第7题,你是怎么选出来的?”,而后掀起眼皮,侧眸看他一眼。

???

什么眼神?

我写得还不够清楚么?

祝池转瞬将自己那惨不忍睹的两个红叉亮给他看,晃了晃试卷,手指又在题号前重重戳了两下,丝毫不加遮掩。单看他的动作表情还以为是在炫耀什么战利品。

宋时点点头。

心态不错。

他扯过对方试卷,用铅笔在他选的选项上圈了两个圈,又在旁边打上一串问号,还没完,紧接着揪出正确选项划了几条波浪线,然后在文中又划了几条波浪线。

卷子移到他面前,笔尖指着,文章选项对应起来给他点了一遍。

点完宋时拿开手,给人时间琢磨,而他就等在旁边,也没急着去做别的事情。

祝池看得快,理解得也快,没一会便露出一个大彻大悟的表情。

显然,小宋老师教得不错,疏通的点刚好在祝池堵住的地方,两人思维同频,稍加拨动便能产生共振。

祝池拿过纸片,在纸片上飞速写下双语版“谢谢”,这次换了个字体,草了些,像喝醉酒的小人,还有点意大利斜体的影子。

宋时不动声色笑了下,而后拿起笔草草勾画几笔,笔杆握得很上,像是在用毛笔。

他将纸片推过去,祝池没想到“谢谢”之后还有后文,诧了一秒,看清上面的字后,又诧了一秒。

很简短的一行字——“这次感觉不好用了?”

同样斜体,字迹清隽,不难辨认。

祝池瞬间感受到二维碾压。

不过宋时字好看他也不是第一天知道,变换字体也好看,只能说明有天赋,所以祝池决定放过这一维,重新换回正常字体跟他对话。

—“还是好用的,这次是例外”

—“那还能一题不对?”

—“没办法啊。在我做这两题时,感觉出走了”

语气中透着无奈,宋时差点就真信了,没忍住又轻笑一声。

—“你说的没错,感觉是挺好用的”

—“???”

他没看错吧,搞半天对方不是在质疑他上次的经典发言?!

—“我这次听你的跟着感觉走,就一个也没错”

……

祝池脑海中响起一段bgm:你的感觉我的感觉,不是一个感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完全翻了天~

小纸片在两人间来回穿梭,正面很快被全部写满。

这很上瘾,纸片似乎带着魔力,让人的表达欲激增,自习课上的纸片尤甚,带着禁忌和刺激反复试探,玩的就是心跳。

所以最后传到祝池手上,他本着不浪费纸张的原则,翻了个面,想了想又写下一句话。

—“刚才你为什么没说?”

话说的没头没尾,可宋时只看一眼便知道他在说什么。

—“本来就没打算说”

—“吓我一跳。今天你真有种要昭告全天下的架势”

他递过来的时候猛松了口气,宋时从他的话语间读出来庆幸,仿佛在他面前又长舒了口气。

心情一瞬有些复杂,宋时紧握着笔杆却迟迟没动笔。

—“没”

冷淡的一个字,等那么久也只有这一个字。

透过纸张,祝池能觉察到他的低落。

—“你放心,我答应你就不会反悔”

—“那天你说的话,每个字我都听清了,也记得”

他写得也有些久,等推到宋时面前,对方已经开始继续看阅读资料了。

祝池在线等反应。

对面是个容易患得患失,没有安全感的小孩,他知道对付这种小孩,得时不时来点直白的语言让他安心。

果然,纸条推过来时宋时先是一怔,大量的阅读下一目两行对他来说很轻松,可这两行简短的文字,却如甲骨文般晦涩,他看了怕是有足足两分钟!

祝池有点急,把纸条扯过来,在最后又加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