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限游戏主持人(257)

作者: 432Hz 阅读记录

虫子爬在白脸蛋上,白脸蛋挤成一排,居高临下望着他们。

黄海涛惊地一退,定睛一看,这是一面铜镜子!

——在他们身后!

他回头,那些侍从趴在两院间的高墙,纸人似的盯着他们,背后又不会散去的连绵阴云。

黄海涛当机立断,招呼薛潮翻墙走人,转回头,薛潮却不见了,祠堂的门也关上了。

这是被吞进祠堂里了?!黄海涛顾不得塑料队友了,院墙太高,他一人上不去,迎着院门冲去,强行突围。

“守秘人,过力量!”

搓麻将声如约而至:【“力量”检定结果为:55/65,成功】

院门被他撞开,灰蒙蒙的院里,红到发紫的梅树歪歪斜斜,横陈在游廊边,撞进眼帘,阴阴地浮在他的视野里。

即便他移开目光,那阴艳的颜色也如影随形,坠着他的方向感。

守秘人在他耳边低语,不知是不是他的神志不清醒,薛潮的声音又低又沉,像在压抑什么。

“……过灵感。”然后戛然而止。

【“灵感”检定结果为:31/60,成功】

甘洌的酒香像雪崩,迎面将他埋了。

“san……唔。”

薛潮被红绣球绑住,歪倒在冰凉的地面,后背抵着祠堂的门。

红绣球是祠堂里抛出来的,捆了他进来就关门,然而祠堂里空无一人。

祠堂里没有符咒,却挂满了锁头,金银铜,长的短的,新的旧的,奇形怪状,铛啷铛啷地响,却也不吵,多少声叠在一起,也像分开不同的声部,在各自的世界响着,乱得孤寂。

除了铜镜,供台上确实有一个神龛,却被最大的锁扣着。

他仰起头,与上位的神龛遥遥对视。

他想得没错,祠堂不是用来供奉山神的,是封印山神的。

红绸攀上,遮住他的双眼,昏暗视野里血沉沉,其他感官被放大。

绸缎钻进他的衣服里,质地微妙地变化了,触感像爬行动物带鳞片的腹部,温度像冰凉的金属,爬他每一寸皮肤,引他战栗。

他没有骰子系统,也就无法检定,但他想,此刻他应该是“灵感检定成功”了。

因为他忽然觉得,这像抚摸。

他在这危险又暧昧的抚摸里,升起一丝微妙的快意,应和加快的心跳声,冷冷地鼓动着。

他的脑子却和肉身分离,因此生出杀意,手腕刚动,背靠的门就被顶了一下。

然后是卓倚的声音:“……确实有什么抵着门,和昨晚一样,过力量吗?”

薛潮的一部分意识再次被牵引,红绸的另一端却钻出领口,捂住他的耳朵。

七杀的交谈骤然离他远去,一声轻缓的“嘘”滚过笑意,送进耳朵里,像谁在他耳边,挑逗地吹了口气。

恍惚间,他闻到酒香,冷风忽然从背后抱住他,又携来一丝白灰的光亮,他清醒了,头一挣,咬下错位的红绸,蓝眼睛向后看,祠堂的门不知什么时候打开了。

外面还是西门前的院子。

薛潮解开红绣球,压着眼睛,又打量过祠堂,风呜呜吹,锁头撞出响,比之前吵了些,像在催他走。

……闹了半天,就是想占他的便宜?

再一看,有些锁头已经开了。

那家伙一直引诱人来探索,减弱封印。

第133章

薛潮在空荡的祠堂问:“湘萍在哪?”

风止住, 哗楞楞响的锁头垂下,安静下来的祠堂不空旷了,有种怪异的拥挤, 空旷本身就是对他周围空间的无形挤压。

他的呼吸也放缓了,一呼一吸的气好像是谁派来的间谍,想从他的身体里搜刮一点什么。

他意识到,自己有点神经质了。

以那鬼东西的性格, 若不是被困住,早出来……

“还不走,就这么想我?”

后背忽然贴上一片冰凉,比他还高一些,投下一点山背似的阴影,惨白长发抚过他的脖颈, 流到胸前,顽劣地引他生理性的战栗。

可前方的铜镜里除了他自己, 什么也没有。

他感受到什么枕在他的肩膀, 亲昵地靠进他的颈窝,一双冰冷的手环住他,像变了主意, 不肯放他走了。

“你的骰子系统有我一份功劳,怎么谢我?”

幸运检定被薛潮单拎出去, 用签筒表示,那签筒确实是邪神在摇。

他们没有商量, 但达成了合作, 也许是你杀我我杀你出来的默契。

以薛潮对邪神的理解,还有一部分对方觉得好玩的因素在。

“帮你破开一点封印,不用谢。”薛潮也带一点笑, “你在你的地盘也不受欢迎?”

“是呀,我无家可归,不如跟着你。”

然后就不说话了,若不是被环抱的冰凉无法忽视,薛潮以为祂已经离开了。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邪神今天很平和,少了说不清道不明的疯癫,有点薛潮平日的懒洋洋。

比上一个副本装玩家的时候更像一个人。

这和薛潮的预想不同,他以为在祂的地盘,祂必定更恶劣,什么账都要算一算,祂不是圣母玛利亚,睚眦必报和得寸进尺是邪神的美德。

这又是闹哪出?

薛潮:“你这是赖上我了?”

“你也可以用一个吻打发我。”

薛潮就感觉一个冷涩的吻落在大动脉,跳动的脉搏微微停滞了。祂自讨了一个吻。

然后属于邪神的冰凉散去了,被定住似的时间重新流转,再来的冰凉只是风的冰凉,周围又空荡了,空得让人怅然若失,好像变幻的那一秒被祂偷走了。

……不对。

薛潮敏锐而强大的精神力在叫嚣,祠堂乃至西门前这座宅子的种种违和在眼前展开。

上一篇: 蝴蝶眨几次眼睛 下一篇: 西北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