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粉上位手册[娱乐圈](125)

作者: 生椰抹茶麻薯 阅读记录

动作很轻很细微,要不是时时刻刻观察,发现不了这一点。

上一次这样,好像是打歌舞台的时候得知会碰到MYE。

不知道这一次许乘月又遇到了什么事情,但肯定比遇到MYE更严重。

所以他用尽手段去让许乘月开心。

但似乎,效果一般。

第64章

主题曲任务发布之后散了, 接下来的一周是每个人自己去舞蹈室练习。

楚晟算是练习生中基础好的,许乘月跳一遍,他就记下了1/3的动作。

他这种就是正面教材。

当然也有很多反面教材。

比如F班里面基础差的, 跟着视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都能比划得两模两样, 正在和驯服四肢做斗争。

又比如,C班的万萌萌虽然有点基础但连扒舞都是个问题。再一次左脚绊右脚后, 万萌萌跪倒在地, 抱住楚晟的大腿, “A哥救我!”

还比如和万萌萌同班的伏阳沉吟——“A哥, 1带2能成不。”

楚晟:“……这个时候会叫哥了。”

通常这种时候,A班的人就是救命稻草, 一个班总共8人,现在每个人身后都跟了一串儿的小尾巴。

在镜头前,这也是展示自己的机会, 帮大家扒舞是体现自己领导力责任心的很好的圈粉机会,所以A班的练习生基本上都会尽心尽力认真的教大家,

而同时底层圈基础不好的同学,也是非常好的机会, 只要在这个时候逆袭, 就会有大量的镜头聚焦。

这也是为什么每一届都会有F班爆冷出黑马的存在。因为观众最想看的也就是逆袭, 在逆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涅槃重生,打脸爽文从不过时。

于是A班F班都是镜头的重点关注对象。

其次是B班和D班。

相比较而言C班就是所有班级当中最中规中矩的。

有点实力,但又不多。

以至于几乎每一次节目播出时C班的成员镜头都是最少的。

毕竟没有尊贵的 Vip想花钱来看普通人的生活。

秀粉的诉求, 要么是从底层打脸逆袭。

要么慕强,一路勇往直前从头爽到尾。

所以万萌萌得知自己被分到C班的时候,就整个人都不好了, 练舞也没有动力,整个人蔫蔫儿的。

距离任务发布48小时之后——

楚晟拿一瓶水扔给他。

“怎么,今天能扒完不。”

“我觉得人和人的差距真的好大。”万萌萌接住矿泉水,有点低落的坐在地上。“A哥你看一遍就学会了,简直就是舞蹈天才。”

“学神虽然基础弱,但学习能力强,这才两天也扒的差不多了。”

“只有我还没进副歌……”

万萌萌一个肌肉壮汉,此时瘪着嘴巴缩在墙角弱小无助又可怜。

为了不被镜头拍到自己脆弱的样子,他默默缩在墙角哭。

楚晟朝伏阳挤眉弄眼——

孩子学习出问题,不得安慰安慰?

伏阳耸肩:怎么不是你安慰?

楚晟指着自己的等级贴:我现在安慰不像是在嘲笑吗?

伏阳:……还真像。

“其实没有真正的天才。”伏阳突然深沉说着。

万萌萌有点好奇的微微侧头。

“你知道吗,我初中的时候连跳三级,那个时候每个人都说我是天才,但其实并不是,我也经常熬夜刷题,导致那个时候可丑,每天脸上永远挂着黑眼圈,就是因为老师第1次夸我是天才的时候,我觉得特爽,为了坐实这个标签就特别虚荣的晚上偷偷熬夜努力。”

“然后升到高中后,我好累啊,就不想努力了。成绩自然而然也就滑下去了,那个时候所有人都在说伤仲永,其实没说错,我高中三年就是没努力,玩的可开心了。”

“玩着玩着觉得诶不行啊,我还得考大学啊,所以我又开始熬夜刷题,动了动脑子另辟蹊径,勾搭上了B大教授就保送了,甚至都没参加高考。”

楚晟欲言又止:“……你在炫耀吗?”

说好安慰呢???

万萌萌哭地更凶:“学神…呜呜你好厉害,我肯定没有你这么厉害。”

伏阳:“……我是想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晚,你可以做到任何事情,挑战极限也未尝不可。”

“还没有试着努力,怎么就能轻易放弃呢?”

说着,他伸出手。

楚晟心领神会也将右手压到他的上面,呈重叠姿势。

两个人齐刷刷看向万萌萌。

万萌萌泪眼朦胧抬头,“学神……A哥……”

他伸出自己相较于另外两人黑了两个度的手,压上去。

“加油!加油!!加油!!!”三个人同时将手往上打开。

宽阔的练习室中,三个少年团结一致,拼尽全力。

没有人注意到的后门处,眉间一点小红痣的青年导师,看着这一幕弯起嘴角,被镜头所记录。

正要进门的许乘月对着摄像师打了个手势示意一起退出去。

今天是个好天气,阳光明媚,走廊外的窗户映着点点红梅。

“许老师在想什么,好像很感慨。”跟随着的工作人员忍不住问了一句。

“我在想曾经,曾经的我们也是这样的,大家聚在一起努力互相安慰团结的往前冲。”

许乘月望向窗外,感受着梅花的清香,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他抬手挡在眼前,巨大的太阳从指缝间凝结成漂亮的光晕,一闪一闪,有点像绽放着的烟花。

“烟花终要落幕,可是绽放的瞬间是最热烈、最极致的美丽。”

“只是那一刻的绽放,但其实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

“就算有遗憾、有失败、有分别、有离散,但最美丽的那一刻还是会定格在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