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无情道你不修了?(316)

作者: 千旧绪 阅读记录

“这一世,你身上还有飞升因果未了结,只要你乖乖去轮回,我保证,下辈子你将会顺风顺水。财富,地位,你想拥有的,都能轻易拥有。”

玉明堂的语气轻而柔,却又带着不容置讳,和一丝难以察觉的无情冷意,就像在用沾满了毒药的蜜糖诱惑应听声一样。

她顿了一息后,接着说道:“待到时机成熟,我便会直接下凡,点你上天,你不用经历飞升雷劫。”

“这可是笔划算买卖。”

听起来确实划算——可以直接从这摊保不齐会丢掉性命的烂事中抽身,不但能给自己下辈子谋得一个天选开局,还能无痛飞升。

就连站在应听声身后的云歆都动了一下眉心。

但应听声对玉明堂这番话可谓左耳进右耳出,直接开口道:“我拒绝。两个都是。”

第163章

“你不会真以为自己有选择拒绝的权利吧?”玉明堂笑了一声, 似乎是在笑应听声不自量力。

她摇了摇头,说道:“当然,还是有第三个选择的。”

“那就是我直接杀了你——”

玉明堂话音还没落下, 就骤然闪身朝应听声而去, 速度之快, 在场的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

应听声一动未动,不知是吓傻了还是怎样, 就站在原地,哪怕已经看见落在自己眼前的玉明堂, 也依旧无动于衷, 连手中的剑都没动一下, 似乎笃定——笃定玉明堂不会杀他。

而他赌赢了。

玉明堂带起的狂风吹乱了应听声的长发, 而她那带着杀意的一掌也在应听声的眼前停了下来。

她手中神力流转, 火光四溅, 那由神力凝成的光点落在地上,便直接烧焦了一片土地,让生机流逝。

玉明堂紧盯着自己眼前这个凡人,微微眯起了眼,开口道:“你倒是胆子大, 是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索性直接放弃挣扎了吗?”

“不,因为我知道,你有没法杀我的理由。”应听声再次感受到了那股极为浓重的威压,几乎要将他压得跪在地上, 每个字说得都极为艰难。

玉明堂似乎对这个话题提起了点兴趣,“哦”了一声,稍稍收回了些许自己的威压, 让应听声能说得出话,开口问道:“说来听听。”

在她收回威压之后,应听声终于得以喘了口气,随后缓缓直起了身,随口道:“很简单,如果您真的能杀我,早在我第一次惹怒您时,您就已经对我动手了。”

“但您没有,不管是开始在大殿中的那次,还是方才这次。”

应听声抬起眸,直视着玉明堂,一字一句开口道:“让我猜猜——是因为天道因果吧。”

玉明堂眸中情绪不明,但在她指尖流转着的危险神力却已经悄然散去,显然是被应听声说中了。

应听声身上沾染着两道天道因果。

其中一道就是玉明堂方才提到过的飞升因果——天界又不管人的轮回,更不管神的轮回,应听声死了后,去哪儿轮回,下辈子如何,又不是她玉明堂说了算的。

但应听声这辈子若是尚未飞升就陨落,这没有了结的因果,可是要算到天道头上的——当然,如果他是因为玉明堂陨落,那这道因果,就要算到玉明堂头上。

上仙上神——特别是像玉明堂这样的上神,最怕沾染的就是因果,更别说是天道因果。

但应听声尚有飞升因果未了结这件事是一盏茶前玉明堂亲口告诉他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应听声显然不可能因为玉明堂这句话就笃定她不敢杀自己。

实际上,应听声的自信与底气来自于清休澜。

他与清休澜之间的因果太深。

清休澜又与天道之间有太多理不清的因果。

如果玉明堂贸然杀了应听声,那到最后,无论是天道还是清休澜,都不会放过她。

她最后就很有可能因为帮天道清除混乱的危险分子,而把自己的神位和命搭进去——这显然不是个合算买卖,玉明堂是聪明人,不会自毁前程。

果不其然,玉明堂听完这番推论之后,给应听声鼓了鼓掌,说道:“婉清说你很聪明,所言不虚。”

“我不杀你,但这也不代表你能在长乐天肆无忌惮,畅通无阻。”

在玉明堂指尖的神力散去之后,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团浓郁的黑。

应听声皱起了眉,他见过类似的黑色——在阴阳司,那把和分景双生的不知名剑创造出的剑境。

“想要你乖乖听话,不要捣乱的方法不少,我大可以创造一个囚笼。”

“囚笼内的时间流速与长乐天不同,你在里面被关个百年,外面也不过眨下眼的功夫。”

玉明堂手中那团黑色越来越大,从一开始的橘子大小,在玉明堂说话的间隙就长成了西瓜大小,将玉明堂的整只手都包裹了进去,随着她的动作,像一团悬浮在空中的水一样左右摇晃着。

“你觉得你能等到凌阑察觉不对,然后打破这囚笼救你出来吗?”

玉明堂又笑了起来,“这么一想,还是我给你的那两个选择更轻松些——就算是死,也能死个痛快,不是吗?”

说得倒是事不关己!玉明堂打得一手好算盘。

不管是应听声自己从长乐天跳下去,等待时机成熟了结飞升因果,还是应听声选择自尽结束这一生,都是他应听声自己的选择,不干玉明堂的事,自然也不会让人沾染上这份沉重的天道因果。

玉明堂给出的第三个选择不过是用来威吓应听声的罢了,能将他吓得求饶在两个选择中选其一,才是玉明堂想看到的局面。

在想清楚这点之后,应听声自然不会让玉明堂得逞,干脆利落地拒绝道:“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