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丽努努嘴:“小刘只是没长大的孩子,并不是傻子,我不许你这样说她,她很懂事很乖巧,你用她几天看看。”
“我不知道你找个傻姑娘做什么,难道真的是因为同情她吗?”余敏现在有点后悔把做决定的权利放在何小丽手上,这可是以后要跟自己搭档天天一起干活的人啊,应该自己选的。
这姑娘跟何小丽算是很熟了,性子很温顺,倒不会闹事,也很听话,何小丽笑了笑:“明天她来试工你不是就知道了嘛。”
第二天刘来弟的妈早早就把姑娘送来了,才四点半就在门口站了十几分钟,也是幸好这几天生意太好,何小丽都起来的早了些,等何小丽打开门的时候,她站在门口站着对着两人傻傻的笑。
“我们家没有手表,不知道时间,我生怕来弟第一天来上班来晚了,早早就带她来等。”刘来弟的妈妈是个随和的性子,好不容易能给傻丫头找个工作,全家都很上心,她可是亲自送来弟到何小丽这里,生怕这傻丫头走丢了。
不仔细看,还真的以为这是个性子很好的姑娘而已。
“幸好没来太早,不然冻坏了怎么好,阿姨你放心好了,我这里都是姑娘家,来弟不会有事的。”
刘来弟的妈妈看了看里面,真的就两个女的,一口气才算是放下来。
余敏看着她笑,越想越担心,傻子么?
不过脾气是真的好,要换做别的傻子,早就发脾气了,想到这里,余敏也只能强压住内心的忐忑,算了,先干一天再说吧。
最后这姑娘干活的劲头算是彻底让人折服了,五斤的面粉,加了水,麻利的和了起来,她力气又大,和好面不过就十来分钟的事情。
并且她还是两盆面一起揉,这边揉揉,那边醒醒。
和好了也不傻傻站着,她似乎有种干活的本能。
余敏就乐了,好个何小丽,怎么找到这么合适的干活的人的?
说起刘来弟的身世来,何小丽只能叹一口气。
这个刘来弟,小时候也是个机灵鬼一样的小丫头,谁知道五岁那年一场高烧,生生把孩子烧成了个半傻子,好在刘来弟的妈妈还明白道理,知道教孩子多干活,所以家里人口虽然多,也没人嫌弃她。
刘来弟长大以后,还曾经去附近的厂子当过一段时间的短工,干活利索是没错,但里面有人欺负她一个半傻子,想非礼她,让她妈发现把人一顿好打不说,后来就不让她去厂子里面上班了。
上次何小丽去跟刘来弟的妈妈借桶子,偶然发现她是把干活的好手,心里就记挂上了,万一有机会,得帮帮她,谁知道就找到一个这样合适的机会。
并且这孩子实在,也能吃苦,很听话,也不用担心做溜了就会“跳槽”或者“单干”这个问题,刘来弟家里条件非常的差,加上她头脑简单,根本不存在单干的可行性。
刘来弟和好了两盆面,就开始擀包子皮,剂子是余敏一个个均匀的分好给到刘来弟的,她擀起皮来,简直跟流水线的机器人差不多,简直就是升级版的机器人嘛。
有她擀皮,就快很多了,她一个人擀皮,何小丽跟余敏两个人包都来不及。
以前两个人要一个小时才能干完的工作,新加入一个刘来弟,竟然四十来分钟就干完了。
第113章
原来何小丽也不是呆的,看见小刘干活这么利索,余敏也放心了。
这一天意外的比之前多卖了几十个馒头,可见小刘干活还是很利索。
到了十点钟收摊的时候,余敏还另外给小刘打包了几个馒头,要她明天再来,何小丽给了小刘家里一个用了十几年的闹钟,叮嘱余敏一定要送她回到家,跟她妈妈讲明天四点五十到就好了,不用来得太早。
就两分钟的路,很快就到了,但旁边没有人陪着的时候,胡同里面的小孩子其实挺喜欢欺负小刘。
小刘到家的时候家里也没人,只有弟弟妹妹在家,爸妈都去上班了,等到她妈回来,看见女儿好好的,还听说人家打包了几个馒头给她,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其实对于母亲来说,别人再怎么嫌弃自己的孩子,只有她是绝对想着孩子真正好的,小刘在别人那里干活,还有东西给拿回来,说明她干的真的不错,受到了别人的肯定,但小刘这孩子实在,别人给了东西就能要吗,店家是拿出去卖的,一个馒头卖八分钱啊不便宜。
她这一回去,妈妈自然又要交代她在别人家不要多吃多拿,下回别人给的东西可别傻乎乎的往家里拿了,而且别人给你管饭,要你吃肉包子你可千万真别把自己撑饱了,馒头便宜就吃馒头,在家还没有那样的白面馒头吃的。
小刘这样的孩子,想不通其中的关窍,为啥小余姐姐和小何姐姐都说可以拿,妈妈又说不能拿,那到底能不能拿呢?
想多了就头疼,以至于第二天去干活,小刘一句话也不说。
其实通过一天的试工,余敏和何小丽两人对小刘已经很满意了,而且觉得这孩子讲话虽然呆笨了一些,但不是特别傻的那种傻子,讲白了就是有点呆,生活自理能力也很不错,所以格外的心疼她。
到了吃饭的时候,余敏还格外挑了两个馅大的肉包子给她。
小刘想起妈妈的话,就是死活不要肉包子。
余敏急了,咱自己包的包子自己人都不吃,传出去像什么样子,她一急,跟小刘讲话就冲了一些。
小刘这个人胆子还特别小,看见小余姐姐讲话冲,就更害怕了,哆哆嗦嗦的更加不敢拿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