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掌命女(17)+番外

作者: 旧街十七路 阅读记录

「我嫁过去后,人人夸我贤惠懂事。后来噬灵虫的事被捅破,这家气运便急转直下,再被我一糟蹋,新的一代竟都是凡人,连五灵根都没有。

「我那道侣也因为霉运缠身,早早被雷劈死了。」

讲完后,我又问:「你呢?身为人皇,想必处处如意罢?」

「哪里如意。处处都是烦心事才对。」

女帝揉了揉眉心。

「当了皇帝,就是孤家寡人。没有了眼睛,没有了耳朵,京城如何,一州如何,一县如何,一镇如何,全靠他人说与我听,真假难辨。

「朝堂大臣争吵全为各自利益,世家出身的兼并土地以逃田税,寒门出身的结党营私。朕所做之事合他们心意便是英明神武,不合他们心意便是昏聩庸碌!

「人人贪污,清官难做。清官不与同僚同流合污,贪污的那些便疑心他要告密。或者诬陷于他,或者设计他犯错,拿住把柄,否则便要将其除掉。

「出了事,最后被推出来任我发落的,没有一个是罪魁祸首。

「朕想知道黎民如何生活,可百姓到村正到县令到知府到朝堂再到皇宫,何其远也!一人讲话告知另一人,传至第四人便与原样相差甚远。何况四道府衙?传到我耳朵里的总是一片太平,可世道艰难,哪有那么多太平?朕就算派人去查,又如何查得了天下?

「时日久了,朕便觉得,所谓皇帝,怕是个个又聋又瞎。

「我说要兴办女学,让他们送女儿来读书。谁知等女学开办,却无人问津。

「世家女自有家学,看不上鱼龙混杂的女学学堂。

「商户女不愁吃穿又无人管束,只爱算账,觉得学经史无甚用处。

「贫家女要干活,素日还要做工补贴家里,父母亲长怎么肯少了进项,白白养着女儿,供她读书识字?

「我便说,送女儿去女学的人家,每月可拿银钱补贴。」

「这可糟了。」我叹道。

「是啊。一时之间,拐卖女子之风兴盛,不少农户的女儿被拐走,只为拿这份补贴。」

女帝摇头,「朕这才知道,人心难测,看似好的政令,也会被长歪的人心扭曲成恶政。」

「然后你怎么解决的?」

「我令王公贵女入女学,世家女若要结交这份人脉,就要进女学读书。

「商户女在女学中考核若全为甲等,可减免少许商税。

「贫家女入学者,可在女学内做工赚取银钱饭食。工钱高于当地均价。

「我还令草儿设立女学监察处,定期明察暗访。拐卖女子者轻则流放,重则斩首。如此一来,朕的女学才算有了学生。」

做人皇果然辛苦。我暗忖。

「戚家军对戚长澜忠心耿耿,舅家的戍边大军就算调回来也需数月。你手上没有兵力便想谋朝篡位,怕是艰难得紧。」

「的确不易。」女帝叹道,「我们成婚时,山河仍破碎不堪,义军多如泥沙,南方伪帝更是虎视眈眈。

「我陪戚长澜四处征战,他负责杀敌立功,我便在战场上借机施救。他们活了,便成了我的人。

「我挑出颇有潜力的小兵,让草儿与他们的妇人攀谈。我记住他们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家中兄弟姐妹几人,身上可有旧伤,吃喝可有忌口。

「每次替戚长澜分发赏赐,我便做得周到体贴。我若身体不适,戚长澜去做,比起我的总差了一筹。

「若有立功机会,我就不着痕迹举荐他们。草儿再与妇人细说,时日一长,他们皆不知戚长澜,只感念我的恩德。

「戚长澜那几位养兄弟,个个是当世豪杰。我便蓄意挑拨,立功少的,我便借戚长澜之名,说其受伤颇重,厚厚封赏,立功多的,我刻意打压。几家夫人也各有龃龉。

「还有些看似细枝末节,实则下了功夫的地方……

「再深的感情也经不住琐碎家怨的消磨。最后戚家军扫平天下而归,南方伪帝投降,可人心,也乱了。」

她说得轻描淡写,但我却知,这些事哪样不需要长年累月的水磨功夫?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戚长澜自负勇猛,怕是看不到这细枝末节之处。」我感叹。

她并未接话,反而转头问我:「你呢?朕可不信,你这等贪婪之辈只寻一位道侣便罢手。」

我失笑,她倒当真了解我。

「我啊。又寻了一位身负孽债的道侣后,他那与魔界勾结贩卖修士的门派也烟消云散了。可我没料到,修行界奇人异事无数,我就算有心隐瞒还是露了痕迹,被有心人盯上了。

「此人无意间得到一本上古魔功,可给女子下情印,让对方死心塌地恋慕自己。他用这魔功掳掠了许多女修,令她们心甘情愿成为自己的炉鼎,在一深山里建造宫殿,过上了后宫佳丽三千的逍遥日子。

「与魔功伴生的还有一份异女谱,里面详细记载了数百种对男子有助益的女子体质。比如纯阴之体,琉璃净体……其中,自然也有掌命女的记载。

「他觉得我两位道侣的家族门派倒得蹊跷,细细追踪,找上了我。」

女帝拊掌大笑,「他明知你杀夫,还敢养虎为患?」

我也忍俊不禁,「他满心以为,我杀夫只因未曾付出真心。像我这般冷心冷情的女子,越是狠毒,动情后越是无怨无悔。

「他从未吃过教训,向来自视甚高,抓到我当天就给我下印,让我倾心恋慕他。

「然后命令我嫁进名门大派,攫取气运,再输送到他身上。

「只是他不知晓,有的女子倾心恋慕男子,会一心一意听从,有的女子动心,却也不耽误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