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翠花修仙记(247)+番外

作者: 何时秋风悲画扇 阅读记录

牛翠花趁着这个功夫去杂货铺买了一些玉盒,分了好几个地方买的,反正她现在不差灵石,玉盒多囤积一些也省事,买了上百万的玉盒,装了好几个储物袋里,牛翠花一股脑的全都丢进储物戒去了。

牛翠花还去买了一些符纸,身上的隐身符和敛息符数量不多了,她得补充一些才好。

然后就是一些灵药,牛翠花跑遍了几条街的铺子,凡是自己用的上的稀有灵药,都收购了一些,特别是低阶回灵丹,和中阶回灵丹的材料,虽然她现在才筑基没多久,可是荆子翟用不了多少年就会结金丹了,到时候肯定会用的上中阶的回灵丹,灵药还是要提前准备起来才妥当。

最后,牛翠花还约好了和苏柳听一起去珍宝阁买种子,对于会木系法术的修士来说,种子对他们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东西,虽然种子的价格并不高,但有些稀有的种子也是千金难买的。

两人去了珍宝阁,苏柳听直接说明了来意,自然有导购来带他们去专门的种子区域,各种种子连带着简介全都摆放在柜台上,一目了然。

牛翠花看着倒是非常的有兴趣,这里还有很多灵药种子,还有一些稀有的灵药种子,牛翠花心痒的每样买了一些下来,也不知道在空间里能不能种的活,左右她想试一试,反正也花不了多少灵石。

至于苏柳听,早就看好了几种藤蔓的种子,其中一种叫青鬼藤,这种藤蔓十分的霸道,也十分的稀少,这种藤蔓催生需要大量的灵气,同样的青鬼藤的韧性十分强大,不仅会牢牢地束缚住猎物,还会吸收猎物的灵气为自己所用。而且这种藤蔓还有一种十分特别的潜质,那就是一万颗种子里有一定的几率生长成一株青鬼藤王,那是可以当成植宠养着的。

牛翠花在修仙界混了这么多年,不是没见过养植宠的人,五花八门,什么样的植宠都有,养青鬼藤的倒是没见过,主要是这种藤蔓太耗费灵气了,炼气期的根本掌握不了,筑基期的虽然能掌握,可是灵气耗费的非常快,没几个来回灵气就耗尽了,那接下来没灵气怎么打?

旁边还有一些毒植的种子,威力同样很厉害,只是价格会高上好几倍。当然植宠和毒宠只能是拥有木系灵根的修士的专属。别的灵根的修士是很难做到拥有植宠的。

第138章 十万大山1

牛翠花和苏柳听都看上了青鬼藤, 两人都有要买的意思,而且牛翠花对旁边的那些毒植的种子也非常有兴趣, 有的毒草的种子可以直接用低中高阶解毒丹来解读, 可也有一些毒性大,必须要有特殊的丹药或者药剂才能解开。

“小师妹,这青鬼藤的种子好贵啊, 一粒种子就要350颗下品灵石呢, 这些种子还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没了。”苏柳听说道。

“可是它的攻击力挺强的, 买吧, 还有旁边的毒草的种子, 我也想买一些。”牛翠花道。

苏柳听点点头, 知道牛翠花可能并不缺灵石, 她现在可是一位炼丹师, 炼丹师会缺灵石吗?虽然她作为一位炼药师也能赚好多的灵石,可是炼药赚的灵石可远远没有牛师妹炼丹来得多。

牛翠花买了一包青鬼藤的种子,还有一包其他的毒草的种子, 加在一起有两万多下品灵石。苏柳听买的毒草的种子少些, 就花了一万下品灵石露头。

牛翠花就知道, 苏柳听肯定不会缺灵石的。

刚出了珍宝阁, 牛翠花眼前忽然闪过了一道金光, 牛翠花看了一眼是黎单发来的穿传讯符, 说是有了七阶金鹏兽的消息, 而且有人见过,就在十万大山里出没。

“师姐,我收到朋友的消息, 他说在十万大山有七阶金鹏兽的消息, 而且有人见过。”牛翠花对一旁的苏柳听说道。

“什么?那还等什么?我们快出发吧!”苏柳听大喜,拉着牛翠花就直接找人会和去了,正好今天是呆在南屿城的最后一天。

从南屿城到十万大山的距离可不短,按照苏柳听的飞行法器的速度,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这还是最快的情况。

五人集合后,天还没亮就出发前往十万大山了,本来五人商量着接下来先去西漠看看,如果没有金鹏兽的消息,就去十万大山,没想到现在就有确切的消息了,众人一阵激动,等冷静下来后却犯了愁,那怎么说也是七阶的妖兽,而且还是会飞的金鹏兽,着实不好对付啊。

各自在心里想着办法。

牛翠花不愿意浪费在路上的这一个半月的时间,而且师姐的飞行法器的面积足够大,牛翠花直接找了个角落,直接在自己的三步之内设置了一个结界,拿出了符纸,正在画隐身符和敛息符,身上的存货不多,上次对付火金蟾蜍就已经消耗了不少,一直没有补充,现在专心致志的一会一张,飞快的消耗着体内的灵气。

等体内灵气耗光了,已经制作成功了整整五十三张符箓,也多亏了她现在筑基期修为,而且灵根数量多,身体内储存的灵气也多,将制作好的符箓收了起来,一边服用高阶培元丹炼化药力的同时恢复灵力。

恢复灵气的时间,牛翠花又开始琢磨起了玉简,她现在的水平虽然不错,可是和那些炼器大师还是没办法比的,不过好在经过她这么多年的摸索,现在的水平完全可以自己炼制想要的法器,也可以根据手头上材料的性质来造出新的法器。牛翠花一边消化玉简,一边在脑海中演练炼制新法器的经过,甚至连意外的情况都考虑到了,觉得重要的地方,她甚至会等到打坐停下来之后记在自己的笔记玉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