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池塘感觉都泛滥了,她跟罗辉一家一起吃都没教育好这群笨笨的鱼,还是看见饵就上钩,时枌自己本身钓鱼技巧很一般,陪着小牛泡澡这个把小时就钓起来好些鱼。
看着水桶里扑腾的鱼开始发愁。
她其实不太喜欢这种钓上来的鲫鱼,鲫鱼虽然肉质鲜嫩,但是刺特别多啊,尤其是这几条特别大的,红烧,肉又比较柴不好吃,切块腌了再煎鱼块,刺又太多。
鲫鱼她更喜欢吃那种巴掌长的小鲫鱼,中长的她都嫌太大,小鲫鱼虽然刺也多,但是肉质鲜嫩,红烧也更入味。
时枌就把水桶里的大鲫鱼都丢回了池塘,只留下小的,太小的也丢出去了,至于剩下两条比较大的黑鱼,她想了想,罗辉家小孩多,黑鱼刺少适合小孩吃,她可以送给他们家。
池塘边还有不少虾,时枌今天没那个闲工夫做小龙虾,暂且饶它们一命。
把黑鱼送到罗辉家,罗辉看见她本来就不多的鱼,以为她今天没钓到多少死活不肯要,推三阻四的,时枌好说歹说才留了一条大的黑鱼给烈烈跟阳阳吃,罗辉还硬塞给她两块卤牛肉,还是特别挑选的腱子肉。
“卤水还是之前秦丰帮忙调的,佐料也都是你的,卤牛肉有你的一份功劳,你回去切片凉拌,这个季节吃刚刚好。”
时枌也确实馋卤牛肉,毕竟她没有多余的牛可以杀来吃,自己一个人也不想费这么大的功夫来调卤水卤牛肉,也就没跟罗辉客气。
“早上
阳阳来送牛奶记得让她自己去菜园摘菜哈,绿豆你们家还有吗?我在山脚下田梗边上种了一些,你们要是不好意思找我要就自己去摘,那边还有不少野生的茼蒿大碗豆小豌豆什么的,哦对,还有毛豆,秋天摘回来还能炒黄豆吃,就当是零嘴了。“时枌叮嘱了很多,生怕他们不去摘。
罗辉笑着应好。
时枌回家煎了小鱼,凉拌了卤牛肉,拍了黄瓜,自己煮了稀饭吃的饱饱的才去继续碾麦子。
接下来这段时间趁着没雨,时枌每天两眼一睁就是麦子的活。
扬麦是个枯燥疲惫的活,不断用锹把麦子扬起,杂质被风吹到旁边,麦子落下,以风力来分离麦子与杂质,至于剩下的灰尘还需要用竹篾来仔细清理。
每一袋麦子都是她汗水的结晶。
除了麦子,剩下的麦秸秆就扎起来堆好,这种晒干了的麦秸秆特别容易燃烧,可以先点燃再用来引燃柴火。
麦秸秆被她靠着小花的马厩整齐堆放起来,摞起来比马厩都还高,上边简单盖了一层防水的油布,避免下雨淋湿。
小麦彻底脱壳后还需要继续晒,时不时用耙子翻面确定晒透才行。
这些都完成后就被时枌收进袋子里,一袋一袋抗进地窖保存,留了两袋用石磨磨成面粉留在厨房备用。
还有一部分小麦跟杂质实在分离不出来的,就被她丢进鸡舍喂鸡了。
这段时间因为手表信号不好,时枌一般都没管,睡前偶尔看看,才发现周霓他们给自己发了消息,时枌回完,才去看赵弋给自己发的。
赵弋发的就很没有营养。
什么“今天吃了什么”“在干活吗”“看看老四”等等短句子,时枌懒得回就丢到一边,偶尔还会有一个未接来电,估计是她正在扬麦的时候打来的,她也没接上,她又没信号给他拨过去,放着放着时枌就忘了。
时枌每年夏天都会进山狩猎,打打牙祭,也算是她每年的娱乐活动,一般都是在小麦忙完之后。
进山之前,她跟余袅学了烙饼,自己烙了一些,再用一袋绿豆交代罗辉家帮忙喂牲畜后,就带着银鸽、烙饼、肉干、水壶、虎子大熊一起进了山。
出门前时枌想起手表,心想万一自己出个什么事有这玩意还能召唤人来救自己,就顺便带上了。
山里跟农场相比宛如另一个世界。
这座山被遮天蔽日的植被覆盖,还有溪水潺潺,一进入林荫时枌身上的燥热就缓缓散去,就像回到温度适宜的春天。
去溪水边灌满水,时枌顺着记忆中的路往里走。
时枌多次上山,脑子里已经大概有了一个地图,什么方位经常出现什么野兽她大多清楚,小时候爷爷给她讲的故事也大多是山上这些野兽的故事,耳濡目染的,她也记得格外牢一些。
时枌这次上山还想抓一些鹌鹑回去。
她现在农场地方大了,只养鸡鸭似乎不太够吃,也不够丰富,就想养一些别的。
鹌鹑就很合适,能产蛋,繁殖快,也能吃肉,——虽然不多。
但这小玩意占地小呀,只用在柴房旁边开个地方就能养。
时枌按照记忆找到鹌鹑出没的地盘,一边蹲守一边做了个简单的捕鸟装置。
跟赵弋之前用铁锅不一样,她这次用的是小木条,顶上用大片树叶重复压严实,周围是木条,底部挖一个浅坑,木条是活动的,跟帘子一样,只是木条长度在坑内,也就是说从外到内畅通无阻,但是一但进入就无法出去。
时枌花了点时间做了个稍大的坑,坑里面洒了一些小麦,就在旁边蹲守。
山中鸟类不常见人,也不常见这类陷阱,还是很好抓的。
时枌抓了两只就拆出来,趁着天亮拔毛处理刷上秦丰秘制烧烤料烤了吃了,她一只,虎子大熊一只,虎子大熊是没有烧烤料的版本。
晚上有两条猎犬在周围,时枌也能安心睡觉。
捕鸟陷阱设置好了她就不打算管,只做好标记,到时候回来取鸟就行,第二天天一亮她吃了个烙饼就继续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