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丧尸?烧了沤肥(220)

“我爷爷奶奶,我是跟着他们在乡下长大的。”

“难怪,你身上就没城里小孩那种臭脾气。”

“什么臭脾气?”

“怕虫子、怕脏、嫌弃这嫌弃那的,吃不了一点苦。”

“……现在还有这种小孩吗?”

“有的,兰城里多的是,那些末世后出生的小屁孩,一个个养的矜贵的很,可能长这么大连丧尸都没见过。”老叶说着比了个齐腰的高度。

“普通小孩也这样?”

“并不是,都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家。”

“从前也是这样。”

今天天气很好,是个阴天,并不是很热,两人坐在田埂上闲聊,一边分种子,一会儿要把这些种子分发下去让他们播种。

最近明显气温下降了,之后只会越来越冷,他们得在冷之前播种,这样种子才有足够的时间跟温度发芽,生长一段时间后才有能力抵御寒冷。

时枌挑选的都是一些适合秋播的种子,冬天的时候会有一批收获,比如菜薹、萝卜、辣椒之类的。

“这次回去我会收一批黄豆,到时候给你们多留一些种子,等春天就能播了。”时枌说。

他们在农场时太忙了,田埂上的毛豆都没时间收,估计现在叶子都快黄了,也不知道再回去有没有新鲜毛豆吃,只能吃黄豆的话,她不太喜欢。

黄豆得剥皮晒干再储存,处理的步骤多,她嫌麻烦,本来如果是毛豆的话清水煮熟再凉拌就能直接吃。

但是黄豆的加工产品很多,时枌末世前还吃过豆腐喝过豆浆豆腐脑,她也会做,但是做了豆腐自己一个人吃不完不说还不容易保存,所以并不乐意干这活儿。

“你们这边有人会做豆腐吗?”时枌一想起这个确实是馋了。

“他们食堂有人会做。”老叶说。

确实,时枌在兰城的时候喝过豆浆的。

“那你们这边就没有人有兴趣开一个豆制品的铺子?卖豆腐啊豆浆豆干什么的?”

老叶听出她话里的意思,乐呵呵地笑了,“你要是想干成这事,先得给人家供豆子,还得把阳县的人胃口养起来,人家一天一支营养液就能活,为什么要操那个心花更多的钱去喝什么豆浆呢?”

时枌也只是突发奇想,听他这么一说也知道不现实。

榨油厂能干起来,是因为有需求,就算普通民众不做饭,食堂也是需要油的,虽说赵弋现在在大力推行摆脱营养液的政策,但重要的还是时间。

种下的作物要等到收获,只有看见了成果,有了收成,大家才会改观,不再依赖兰城的营养液,这是一条漫长的路,而她想的豆腐什么的,太过精细,短时间内恐怕发展不到这里。

但话说回来,马上就是冬天了,温度低,食物容易保存,而且她还有一个邻居,两家一共七口人呢,她是可以尝试这个冬天做豆腐的,还能卖一部分给阳县!

时枌迫不及待想回去了。

一瞥眼看见一个苦力把一堆种子丢到一个地方,又去掏种子打算继续丢,时枌抬手制止,让他把种子挖出来,不能这么聚集播。

“这是萝卜,你没见过萝卜吗?你一把下去几十上百个萝卜长在一起能长好吗?”她语气不好。

那人抬了抬眼皮,去挖刚刚丢下去的种子,面无表情地漠视。

时枌深吸口气,让自己淡定,“这些蔬菜到时候收获是有你们的一部分的,种得好,以后还可能在这边重新落户重新生活,如果你们连这种简单的活儿都不能干,那恐怕你们对于阳县来说没有任何作用。”

时枌说的还是比较委婉了,没用的人,以赵弋的性格绝对不会白养,他可不像兰城家大业大的可以挥霍资源,阳县现在这个情况不能在负担更多累赘。

边上老叶听了挑了挑眉毛,他注意到不少苦力都扭头过来听着,得知自己还能有收获后,不少人去挖自己刚刚播多了种子的地方。

萝卜种子本来就小,想要精确地估摸着萝卜大小一小块地方一棵是很费神的,所以一般都是洒出去大致把控一下就行,他们在分种子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一点,都多给了种子。

“各自播种的地各自竖牌子写名字,以后打理也是你们自己来。”时枌又说。

这下垂头去挖种子的人更多了。

“我种的多,是不是管的田也更多?”有人抬头问。

“是的,以后收成你拿到的也会更多,不分作物,也会有积分奖励。”

这下他们都认真起来。

时枌给种子的时候就分配好了哪些人管哪些作物,比如管胡萝卜的就只管胡萝卜,不会管菜薹,因为这些菜打理方式都不一样,一个人学好几个的话就太复杂了。

“之后会有农业部的人来教你们该怎么打理,好好学,学会了你们自己也能种。”

很好,他们更认真了。

时枌今天的主要任务是盯着他们干活,解答问题,并不需要亲自下地,还是很轻松的,只是要一直呆到天黑没有光亮了才能回去。

“这附近没通电?”时枌上车时问了一句。

“听说是通的,但是为了不浪费电,这附近除了还能用的太阳能路灯之外都一个个断电了。”

“那阳县发电厂管的范围挺大啊。”

“本来就是一个大发电厂,这附近村落都靠它。”

时枌在这里还是看不见她的农场,但或许有种可能,她家的电线也是从阳县牵过来的呢?

她回去得找赵弋看看规划图,要是能在冬天之前通上电就好了。

可惜她今天挂了人家两个电话,回去得好好哄一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