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丧尸?烧了沤肥(243)

修剪是技术活,她怕他干不好。

“行。”赵弋一口答应。

两人都知道最近全是硬活儿。

时枌吃完饭就去摇玉米粒,赵弋则是去把院子里杂草拔了拿去堆肥,再把堆肥箱翻了一遍,忙完这些趁着太阳落山天气转凉,一天雨后,他去开挖掘机挖树桩。

农场残留的树桩可不少,一挖一个坑,之后还要填平,扎扎实实的力气活。

时枌摇玉米要是胳膊累了,就去工具房整理她之前扦插播种的小苗。

整个农场还是空空的,等赵弋把那片地清理出来,她就要开始种更多的花花草草还有果树了,还得抽空去一趟之前定位的“苗圃”。

天晴了,余袅过来帮忙给棉花去籽。

两家都要用棉花,去籽是首先第一步,时枌家里有去籽的工具,两人一起速度比较快。

余袅好多年没见过棉花去籽的工具了,十分稀奇:“你家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工具啊?”

时枌正在调整,这个全木质的工具还挺复杂,一个踏板用来摇,两根圆木中间有一定的缝隙,一朵棉花放进中间,圆木开始摩擦,这样把棉花里面的棉籽给“搓”出来,只留下柔软的棉花。

她边干活边回复:“不是我家的。病毒爆发村子里死了不少人,屋子全都空了,我们家比较幸运没有感染,后来把丧尸清理干净,我跟爷爷奶奶就去各家搜一些需要的东西,这些工具也是从别人家里搬过来的。”

她们家没被丧尸闯进来主要是因为围了房子一圈的院墙,以及她爷爷是个老猎人,家里有猎枪,老爷子身强体壮的,带着她们硬生生把整个村子都“扫荡”了一遍,奶奶都骂他是“土匪”,爷爷只管笑呵呵,并不反驳。

“你们要是闲着也可以去找一找,这附近房子基本都没人也没丧尸,都被我清理过了。”时枌说。

余袅跟罗辉毕竟刚搬来这边几个月,比较拘谨,这边靠着池塘平时有鱼吃,背靠大山偶尔还能上山狩猎,还有时枌这么大个农场隔三差五送蔬菜瓜果,甚至还教他们怎么种菜,一家四口填饱肚子不是问题,至于其他的,他们都是慢慢来。

“行,改天我们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用的。”余袅笑着说。

刚搬完树桩又晒黑的赵弋去冲了个澡,问时枌午饭吃什么。

“随便吧,不是很饿。”

“行,那我有什么做什么。”

他俩说着吃什么,余袅自己搭话:“我一会儿回家去吃,不用蒸我的饭。”

“好,那就不留你吃饭了。”时枌说。

她刚刚也在想要不要留人家吃饭,但是余袅肯定是要回家的,一个人跟他们吃好像有点奇怪。

聊到吃饭的话题,余袅笑了起来。

“上次你们从兰城带过来的调料真及时,我们家缺这缺那,我都想着要不要自己做酱油。”

没有调料,肉就不好吃,烈烈跟阳阳嘴越来越刁了,偏偏两个孩子都爱吃辣,她种的辣椒还没长大就下了锅。

余袅笑着说家里的琐事。

时枌也想起来,“我家辣椒也要收了,明天我收完给你送过去,晒一晒成干辣椒,冬天也能吃。”

“哎呀,我说这个不是问你要辣椒的意思。”余袅脸一红,她就是随口说了一句。

“我知道,但是我家辣椒是真的吃不完呀。”

时枌种菜主打一个量大管饱,远远超出自身消耗,种的多了苦恼就是吃不完,辣椒这玩意猪也不爱吃,阳县食堂那边要的分量也比较小,对她来说就是一种负担。

趁着赵弋在家,时枌把能安排的都安排了,假期最后一天,马场的地平平整整,菜地干干净净,牲畜栏都被清洗了一遍,时枌非常满意。

她还很贤惠地帮他收拾好了衣服,赵弋晚上洗完澡看见只有自己的行李,终于意识到不对劲。

“你不去阳县?”

时枌抬头一脸无辜:“我去干嘛?我又不上班。”

语气理直气壮。

“……”

那最近几天总说累是怎么回事?他开荤一天歇四天是怎么回事?他还想着去阳县天天有热水洗澡更方便。

“那你一个人在这边,”赵弋深吸口气,拉着她在床沿坐下,“忙得过来吗?”

“忙得过来啊。”她很清闲的,“活不是被你干完了吗?”

“对哦,你下次回来要跟我一起去苗圃挖苗。”

之前标记定位的一座荒废花园,里面全是各种花草,已经正式被时枌命名为“苗圃”,等待着她的光临。

赵弋再次平心静气:“那你不想去看看白芳跟糯糯吗?上次她们没来吃小龙虾。”

“这几天不想去,过段时间你再来接我吧,我要在农场干活。”

“……”

反正她不想去。

赵弋总不可能逼她陪自己去阳县。

但是他不得不去。

下一批迁移居民明天到达,他啃老啃来的一批精英也会跟着一起来,他明天必须到场见一见这群人,先笼络人心,再派人干活,争取年前渗透进发电厂,保证阳县安稳过冬。

冬天,也是危险的。

在外流浪漂泊的旅客会在天气变冷时寻找新的、安稳的住所,每每临近冬天,兰城都会戒严,加强巡查,城门安检会更严格。

阳县没有兰城那样坚固的城墙,全靠他们人力巡查,过冬时更需要谨慎。

这也是为什么赵弋上任之后抓紧时间练兵派发任务,让这些新兵都出去清理丧尸跟可疑人员。

看他不高兴,时枌也很能理解,非常友好地去抱抱他:“没关系的,你偶尔还是能回来的,我说过呀 ,不介意你打两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