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开彼岸(39)+番外

作者: 彼之崖 阅读记录

“你要相信他,他说的都是真的。”一个轻快的声音从院外传了进来。

彼岸冷眼望去,却见段大公子摇着折扇,正乐哈乐哈地往里走,待对上彼岸阴冷的目光时,就像老鼠接见了猫,立即收起了笑容。

“你偷听我们讲话?”彼岸差点被楚淮睿气疯过去,根本就没有注意周围还有没有其他人,如果她来王府另有目的一事被段珏听到,就不好了。

“我发誓,我只是刚来。”段大公子举起双手来保证,生怕彼岸觉得他没有诚意似的,“我只听到楚先生说暴露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这句。”

彼岸气结,“那你什么都不知道跟着瞎掺和什么?”

“我虽然不知道你们之前说了什么,但我知道整个计划的过程呀!这是殿下让楚先生想出来的法子,虽然有点冒险,但只要成功了,你会安全不少呢?”

“那我是不是应该摆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呢?”彼岸不会感到有多惊喜,而只是感到有多惊吓,“感情是你们都知道,就我一个蒙在谷里?”

“哎呀!”段珏作惊恐状,目光瞟向了旁边的楚淮睿,惊道:“你昨天没有跟她说呀?”

“我……”楚淮睿顿时语塞,能言善辩如他也找到不合适的理由来为自己的辩解了。

“啧啧啧……”段大公子一阵唏嘘,围着楚淮睿转了一圈,“没有想到先生平日挺精明的一个人,怎么一遇到美女就像舌头打了结似的,连话都不会说了,真是太不像话了!”

楚淮睿瞧着段珏要为他解围,只好憋笑,顺势还跟了一句,“小生知错。”

“知错有什么用?必须受罚。”段珏重重敲着手中的折扇,像一个老大人在教训自己不争气的学生。

楚淮睿极为乖巧地道:“那你说罚什么?”

段珏摇头晃脑地想了一阵,折扇一甩指向院中的花丛,“就罚你今日将整个百草园的花朵松土。”

彼岸实在看不下去这两人一来二去的装腔作势,“给花松土这也叫惩罚?”

“那你说罚什么?”楚淮睿与段珏异口同声地问。

显然他们等这句已经等很久了。

彼岸心中叹息,算了,她大人不计小人过,看在此事她自己也有责任的份上,便不再计较了。

于是彼岸露出了一朵舒心的笑容,伸出两指在楚淮睿的面前晃了晃, “两百个下蹲。”

楚淮睿一听立即松了口气,心想不就是两百个下蹲吗?大不了明天脚痛一点就是了。

想必摆开架势正准备开始之时,彼岸却从屋内拧出两只水桶来,重重地放在楚淮睿的面前,“提着水桶做。”

楚淮睿,“……”

***

秋风送爽桂花香,又是一年中秋时。

中秋节素有给人带来团圆、美满的无限憧憬,因此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高灯结彩,坐于院中共同赏月。

皇宫大内更是红灯高挂,工部早在数月之前便已修造“月坛”,直到中秋这天,礼部更是一早摆上香案,放上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

煜王按照每年的习惯,都会先行到皇宫给父皇母妃请安,然后待月亮升至中天,便跟随皇帝、众妃嫔以及众朝臣一起举行拜月大典。

然而煜王府内,下人们亦是早早就开始筹备茶宴。

彼岸本不欲闯入这世俗之礼,她觉得一个人坐在月下赏着鲜花足已。

奈何吴千蕊和段珏在楚淮睿的煽动下将彼岸生拉硬拽了拖了出去。

一圆明月静静地倒影在微波粼粼的湖中,似落入湖中的一枚美玉。

今晚没有风,就连草丛中萤火虫都显得格外的活跃,它们展动着轻轻地嫩翅,摆动着忽闪忽闪的莹绿光尾巴,在四人之中穿来插去。

四人手上拿着彼岸上次出门买的莲花灯,由于彼岸上次拿回来的时候寒疾复发,身体虚弱又要躲避官兵,没能好好地保护好河灯,莲叶上有好几处都已经卷曲了,他们现在正在用手轻轻地舒展着莲叶,希望能够把它们抚顺。

楚淮睿毕竟是个读书人,无论何时比旁人要坦然淡定几分,哪怕是遇见如此美景,只用那双比今晚星辰更加闪亮的眼睛,带着迷人心醉的笑意时不时看向周围的人。

吴千蕊性格开朗,看着满天的星辰如萤火虫一般,忽闪忽闪的,便觉得心情大好,不由自主地拉着楚淮睿的手臂一会儿指这儿,又一会儿指那儿,告诉楚淮睿她所发现的美丽。

段珏是个闲不住的人,哪怕是被冷落于一旁,他也会给自己找存在感,等他把手中的莲叶展开后,见彼岸静静地望着夜空发愣,他便悄悄地来到她的身边,清了清他那嘹亮的嗓子,正准备在彼岸面前表现表现之时,却见楚淮睿的胳膊搭了过来。

段珏露出你这人也太没眼力劲的表情,心想没有看见我与美女正说话的吗?

段大公子心有不满,便想着与这位冠绝天下的大才子比试比试,好歹他也是太傅之子不是?

“素闻楚先生博学多才,不如咱俩各诵诗一首,由她二人品评,看你我二人谁更胜一筹?”说完还不望挑了挑眉,似有挑衅之意。

楚淮睿淡然一笑,“如此小生倒胜之不武了。”

起初,段珏以为他要谦虚一番,岂料后四字时却话峰一转。

胜之不武?

口气够大的呀!

“先生如何的胜之不武了?”段珏眯着一双如宝石般的眼睛问。

吴千蕊也好奇地望了过来。

楚淮睿依旧淡然地笑着,他抬头看了看吴千蕊,又看了看彼岸,“我于她们与公子相比,确实要熟络一些,等下品评起来,难免会有护短之意,故而对公子是极为不公平的,所以小生胜之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