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影视同人)如懿传重生之海兰觉醒(234)+番外

作者: 云初初初 阅读记录

太后皱眉,随即开口讽刺又冷漠:“她不配,难道你配吗?”

如懿万万没想到太后会这样说她,她一脸震惊,过了一会儿这震惊又变成了委屈。

太后的话让如懿十分灰心,她知道太后今日不会给她做主了。

于是她又行了一礼,仿佛很懂事一般道:“既然太后娘娘如此说,嫔妾无话可说,嫔妾告退了。”

如懿这次没有犟嘴,太后还是很意外的,她闭上了眼,正想着,既然如懿自请离去,今日她就不和如懿计较了。

却不曾想,如懿刚刚艰难起身又去而复返。

这让太后拿红豆汤的手一顿,随后抬眸,眸光微寒。

如懿道:“太后娘娘,这后宫中嫔妾最敬重的人就是您,所以为了您,嫔妾愿意自己吞下委屈。”

太后???

她疑惑自己听到了什么?

如懿是说,她为了自己,愿意受委屈?

太后真是怒极反笑,她还以为如懿精进了,没想到她还是这副德行。

太后讽刺道:“你愿意为哀家受委屈,哀家是不是还要感谢你啊娴贵人,你真是好大一张脸。”

如懿摇了摇头,虚弱的咳嗽了两下,然后解释说:“太后娘娘,嫔妾真的是真心对待您的,这么些年,或许您一直为姑母的事防备误解嫔妾。但是嫔妾很想说明,嫔妾真的没有从来没有要帮助姑母算计您。嫔妾以前和您说,最在意真心,此话现在也没有更改。”

接着,她缓了一口气,仿佛十分疲累一般,而后继续道:“皇上年岁渐长,变得凉薄自私,和嫔妾记忆里的少年郎已经渐行渐远了,嫔妾看不清皇上,如今嫔妾对皇上已是无话可说了。”

嫔妾的身子越发不好了,能为您做的事也不多了,只能多言几句了,您就算不愿意听,嫔妾却不能不说。”

今日来这一趟,嫔妾并不是想做些什么,只是希望太后娘娘您,可以不被奸人所骗,这才来了慈宁宫告知您白蕊姬一事。”

一段话如懿说的断断续续,仿佛十分艰难。

说完如懿又咳嗽了几句,用黯淡的眸光轻轻看着太后。

这场面,让素冬在一旁睁大了眼,她想着,娴贵人平日不是都紧紧咬牙忍耐吗,怎么到了太后面前又是这副半死不活的模样。

她看出来了,娴贵人是故意展示虚弱,希望太后能够怜惜她。

但是娴贵人这样子都没有对过皇上,却对着太后。

素冬不解,难道娴贵人把对皇上的真心转移给了太后?

她好害怕娴贵人把太后诓住了,她是见过娴贵人三言两语就让人失了智的本事的。

唯恐太后当真,真的做了如懿的靠山。素冬心一横,在一旁跪下直言道:“太后娘娘恕罪,奴婢有话禀报。”

太后被如懿故作关怀的话,恶心的一时说不出话,她移开眼,不想看如懿装模作样。

这样一来,立刻看到了素冬跪在地上,她立刻点了点头。

就听素冬说:“太后娘娘,请您不要被娴贵人的样子骗了!娴贵人身体不好不是因为玫答应的鞭打,其实是因为她自己不吃药,故意让伤痕加重才会如此的。玫答应虽然鞭打娴贵人,但是当时她已经没有多少力气了,所以那伤痕若好好养着,这么久了早就应该恢复了。”

如懿不可置信的看着素冬:“你和太后娘娘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说我故意装病,诬陷玫答应吗?”

素冬咬牙,如懿的疯癫,她实在是受够了,今日她忍耐不住了,昨天她亲眼看到经幡上绣了皇上的名字,她要告发娴贵人!

绝对不能让她用虚伪的样子,欺骗太后。

若太后听信了她,指不定娴贵人又能作什么妖。

素冬坚定道:“太后娘娘,奴婢是看娴贵人言之凿凿,说都是为了您着想,实在是被娴贵人虚伪的嘴脸震撼到了。奴婢知道如此揭发娴贵人,算是叛主。”

她深呼一口气,大有鱼死网破的架势:“但是娴贵人素日行事悖乱又癫狂,偏偏她还一直用伪善淡泊的样子,欺骗其他人。奴婢实在是不能让娴贵人继续欺骗了太后娘娘去!”

就在如懿颤抖着手,怒指素冬时,素冬发出了石破天惊的一句:“奴婢还有一件事,要揭发娴贵人做的大逆不道之举,求太后娘娘宽恕奴婢死罪,听奴婢一言!”

第197章 素冬告发如懿经幡2

如懿听了素冬的话脸色大变,她有些恐惧,脑子极速转动起来。

素冬不会是要告诉太后,凌云彻送她梅花的事吧?

又或者,难道她要说给凌云彻送杭白菊花枕的事?

拿不准素冬到底要说什么,如懿想要阻止素冬,却碍于太后在,此情此景下,如果她阻拦素冬,太像心虚。

于是她只能任由素冬说着大逆不道的话,她在一旁铁青着脸,想应对之策。

很快她放下心来,因为她觉得梅花是凌云彻主动要送给她的,她可以解释的清。

至于那杭白菊花枕她也并没送成,如此一来便不算是大错。

就算素冬说了这两件事,太后惩罚,也必然不会太重。

相较而言,素冬叛主的罪责更大。

想到这里,如懿冷下了脸。

她端起淡淡的神色,打算看素冬自掘坟墓。

她释然的想,这个奴婢一直对她都不忠心,如今她自掘坟墓,也算是报应。

太后见如懿脸色未变,还更加做作,她又皱紧了眉。

再看素冬一脸诚恳和果决,太后觉得这事有几分意思。

预感到,接下来有一场大戏,稍后她饶有兴致的点上了水烟吩咐道:“素冬,有什么话,你仔细说来吧,但是哀家丑话说前头,你必须说实情,不可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