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我靠第四天灾假扮神明[综历史](6)+番外

作者: 秦时长安 阅读记录

“只是幼时稚言,当是童言无忌,如何能当真?”

妙辛夷无可无不可的颔首,“桑树是为神木,于汉室而言意义非凡,而天子又讲究君权神授,玄德确实就是很有眼光。”

刘备觉得此番谈话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否则他的野心可就真的得被激发出来了。

“仙人、文夷兄,不如我还是为你说一下洛阳的情况?”

妙辛夷其实还真的挺好奇汉朝时洛阳的情形,只不过论说起大汉政治方面的情况,刘备还真的不一定比她了解得多。

不过现在更重要的还是一件事。

“长安距离洛阳有千里之远,我也不怕玄德你见笑,其实我现在正是囊中羞涩,所以我们不会是要走路过去吧?还有我今年才十八岁,玄德还是喊我文夷便好,不然总让我觉得是在占你的便宜。”

刘备听到这话,当即就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认为自己是遭遇到此生最大的挑战——因为他的钱袋子亦是空空如也。

在得知刘备也很穷之后,妙辛夷并不觉得意外,就是有点好奇他原本是打算怎么回去幽州涿郡的。

对于仙人连自己家乡在哪里都知晓得一清二楚这件事,刘备丝毫不觉得意外。只是被问到自身财力,便忍不住拘束的抿了抿嘴,有点不好意思的说自己是打算捉几个小贼去官府那里领点赏钱,届时就有路费返乡了。

妙辛夷对刘备这种赚钱计划很是认可,并大加赞誉。

“玄德当真是心系万民,有明君之相也!”

反正也不是掏她的钱袋子*,至于抓那些烧杀掳掠的贼子去领赏,便是在为民除害。

而系统地图加上刘备的武力,那简直就是此处无敌。

至于她自己,那就是普普通通的中介罢了。

第4章 擒贼以赚钱,洛阳遇孟德。

刘备确实武艺高强,带着她这么一个手无寸铁的文弱之人,还是靠着两把君子之剑,便将那些为非作歹耀武扬威的贼人给打得当场跪地痛哭流涕。

“壮士饶命!壮士饶命啊!小人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三岁幼子,实在是被逼无奈才会做出这等歹事,还请壮士饶小人一条性命……”

贼人首领已经被刘备一剑砍死,以作杀鸡儆猴,而剩下惜命的人,当即就很有求生欲的跪地磕头认罪,还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自己的不容易。

无奈实在是没文化,只得翻来覆去说的都是那一套话术,每个人都说得差不多,倒像是从哪来学来的东施效颦。

刘备在外行学多年,自然也是见多识广,若说第一个人还能让他半信半疑,那说的贼人多了,他便立刻知晓这些人是把自己当成傻子了。

于是都不用仙人开口说话,刘备自个儿就动作麻利的用绳子把人给捆了,然后隐有悦色的将人拉去官府领赏。

当然那个最值钱的贼寇首领的头颅,也是不能够浪费。

作为刘备的同伴,妙辛夷也得以见识一番东汉末年的底层官吏嘴脸——只认身份和官职,完全不在意你是不是一个有能力的英雄好汉。

在这个举孝廉的朝代,出身是否尊贵,往往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刘备大概还没到能脸不红心不跳坦然说出自己乃中山靖王之后裔的年纪,故而对外一概都说自己是白身。

“白身?”负责校对和发放赏钱的小吏那精明目光一扫而过,原先挂在脸上的热情笑容也消减过半,“那你们两个且在一旁等着。”

小吏的眼神重点是放在妙辛夷身上,不因为什么,就单纯是因为这个人穿的衣裳较之另一人要好上许多。所谓人靠衣裳马靠鞍,出门在外除了得看言行举止,那最直接的还得看衣裳布料如何。

不过妙辛夷可没有兴致去跟一个小吏套近乎,反正按照东汉末年的官场黑暗程度,就算她舍下脸皮去跟这人称兄道弟,估计该克扣的赏钱还是得克扣。

而且还很有可能熟人会更适合被压榨。

杀熟从来都不止是后世的行为。

“倒是劳烦文夷与我一同等待了。”

刘备年纪尚轻,虽然平日里都很是谦虚内敛,可单是看他喜欢和豪侠壮士结交,便能知道这也是一个很有自尊心的年轻人。

此时被一个小吏下了面子,他心里要说什么感受都没有,那就是绝对不可能。

只是刘备不曾表露出来,妙辛夷便假作不知,彼此都给对方留一分体面。

果不其然,待耐心等候了差不多半个时辰,那离去的小吏终于再度姗姗来迟,并带来了些许五铢钱。(1)

“一共四百三十五枚,你们可得当心数清楚了,别到时候又耍起无赖说是我克扣了你们的赏钱。”

妙辛夷对这五铢钱还是很好奇的,毕竟这可是从汉武帝时期就使用,并一直延续至唐朝武德时期才废除的老古董了。比起武帝时期形制规整、铸工精细的武帝五铢,这汉末的五铢钱则是又轻又小,还是极为秀气的剪轮模样。

“虽然我并不知道官府贴出的通缉令上面是多少赏钱,可无论如何,也不该只有这么一点。”

妙辛夷怀疑那个小吏根本不止贪走了一半,只是她并没有证据,不过就是看最后那小吏面带笑容的神情,也很像是发了一笔横财。

“倒是辛苦玄德你费这么大的工夫,却是只得了这么点赏钱。”

刘备却是并不在意此事,只是详细计划着靠这点五铢钱他们可以搭乘顺路的牛车到何处。

“文夷你同样也出了力,否则单是靠我一个人,怕是都很难找到那个贼人老窝。因而这赏钱理当你我各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