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113)

作者: 纪芜菁 阅读记录

黛玉也不推辞,笑盈盈打开,却是棕黑色的一些小豆子,带着些酸苦的香味。

她递于杨戬看,杨戬捏了一颗,放在鼻尖嗅了嗅,疑惑道:“这莫非是煮茶的?”

“聪明!”祖师拈起一枚豆子,轻轻一捏,就簌簌化为齑粉,闻着愈发香了。

祖师笑道:“别瞧它们样子不好看,烘干了碾作粉泡茶喝,又香又提神。我总共得了这么一小盒,全给你带回来了呢。”

黛玉收了盒子,笑道:“还是师父疼我!”

她坐在祖师身边,歪头笑道:“有了这盒豆子,莫说两件事,就是两百件,徒儿也要帮您办了。”

“你呀你,出阁这么多年,还是小孩子脾气。”祖师转向杨戬,笑道,“都是你这夫君宠的!”

杨戬微微一笑,拱手道:“请师父尽管吩咐!”

祖师道:“一是你们这师妹,心有执迷,修行难以精进。我这两日会以心法为她固本培元,你们可以找一时日,果断替她破除迷障。”

听得是此事,黛玉敛了笑容,叹道:“破迷障易,接下来的心碎神伤却是难免了。”

祖师道:“情之一字,最是磨人,但若能勘破,对境界的助益也是极为可观。”

他含笑看向两个徒儿:“你们两个,这般恩爱情密,致使境界停滞数百年,却不知是祸是福。”

杨戬握住黛玉的手,回道:“能与玉儿在一起,自然是福!”

祖师摇头微笑:“三界之中,少有你们这般恩爱的道侣,为师更是出生即单身,至今未动过情,这条道上帮不了你们。今后的路,只能你们自己摸索了。”

“也许有一天,你们能并肩得证前人未见过的大道,叫我们这些老古板大吃一惊哩!”

黛玉羞了,转话题道:“师父,您说的第二件事是什么?”

祖师叹道:“是你们那南缃师父,我近日偶然与她心意相通,见她似乎在一处水下洞府长住,你们闲时,可去找寻一番。”

“师父,您叫她名字了?”黛玉惊喜不禁,扯住祖师衣袖,“您认可南缃师父了!”

祖师笑道:“不认又如何,三百多年过去,她已再不是我。不过她自我身出,便如骨肉兄妹,我总不能就此不管她。”

他站起身,挥手送客:“你们去吧,顺便让玉英回来,我给她再理一理魂体。”

峨眉山,秋景正盛,彩林叠染,漫山深深浅浅的黄。

玉英送别祖师,一人怏怏回到精舍,无精打采地打坐练功,做女红绣活。

窗外秋光明媚,却素来与她无关。

过了两日,清晨她照旧出门练剑,忽见院内秋千架上,静静停放着一张素笺。

玉英缓缓走过去,懒懒地捡起来,一瞧,霎时喜出望外,捧着奔出院外,四面八方找寻了一番,却是全无踪影。

回到房间,她犹觉恍然梦中,不敢置信。

那素笺竟是林公子留书,约她今日午后到后山竹海赏秋!

玉英公主捧着素笺,忙忙奔回房间,小心翼翼放在床头,才一把拉开衣柜,一件件扯出衣裙。

她是金枝玉叶,习惯了锦衣玉食,黛玉担心她在山上生活不惯,特意叫人采购了满屋的衣裙钗环。

玉英一口气试了百十件衣裳,一时嫌红色太俗,一时嫌蓝色太淡,这一件花样太繁,那一件染色似不太匀。

平日里最喜爱的衣衫,此时似乎一件件有了往常不曾发现的不足。

被祖师点化来服侍她的小花妖们,奉命跑内跑外,将满柜的衣裙挂了出来,又将钗环首饰摆了满桌,供她在阳光下挑拣。

玉英公主瞧来看去,还是拿不定主意。

眼看日色移到正中,她慌了神,忙着人去请林师姐。

黛玉来时,见满院彩绣飞舞,金饰生辉,玉英师妹一袭素白中衣,散着头发,六神无主地在衣衫间穿梭,口中喃喃低语:

“选这一件大红的?配着青色竹叶,岂非太俗?选这件青色,在竹林中又太不起眼了些……”

黛玉心头又软又怜,推着玉英师妹进了房内,随手拿了一件绯色长袍替她罩上,柔声劝道:“好妹妹,你天生丽质,便是粗衣布衫也惹人心怜呢,何必这般纠结?”

玉英垂眸,低语道:“纵是天姿国色又如何,他若不喜,一切皆是徒劳。”

此言却是将自身看得忒低了,她曾是众星捧月的公主,如何这般看不见自己?

黛玉拉着她,并肩在榻上坐下,思忖着道:“这位林公子,与你不过一夜之缘,顺手救人而已,对你没有这般重要的。”

“顺手?”玉英瞬间滴下眼泪,泪眼盈盈瞧着黛玉道,“师姐也觉得林公子不过是顺手为之,我是人是鬼,是美是丑对他皆无意义吗?”

这林公子的真身,今日必是要被戳破的,不如提前做一点儿铺垫,让她莫要失望过甚。

黛玉道:“我听说,这位林公子一贯行侠仗义,救过的人不计其数......”

“如此说来,我也只是不计其数中的一个了。”玉英脸色灰败,仿佛又回到了那夜的游魂模样。

黛玉忙道:“当然不是......”

玉英垂着头,心绪激荡之下,身上竟有斑斑光点散出:“原来我对任何人,都是没意义的么?”

“没意义”三字一出,光点散落更加急速。

黛玉忽明白了症结所在,大喝一声道:“李玉英!你到底是谁?”

玉英痴痴道:“我,我是先皇的女儿,皇兄的妹妹,大唐的公主,可他们都不要我了......那救了我的林公子,也不会在意我这个孤魂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