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153)

作者: 纪芜菁 阅读记录

原来只是去瞧诸葛家的两位小姐,小黄月松了口气,暗啐自己多想,一张小脸儿更红了。

黄夫人笑道:“我与两个女孩儿初次见面,带上你这个小孩儿,想着或能多找些话题,减少些尴尬。”

“怎么还没出门,你就先尴尬上了?”

“哪里是尴尬?天太热而已!”小黄月捂住脸,窗外天色阴阴,风吹树响,却比昨日是凉快多了。

天太热的借口,用得更尴尬。

她又转过身去假意照镜子,镜中人红衣红裙,鬓簪鲜花,脸虽黑,发虽稀,到底看起来像个女娃娃了。

她忽省起一事,忸怩道:“不好吧,那家的人都当我是男孩子呢!你突然带了个女儿过去,让我回头怎么去学堂见诸葛兄呢?”

黄夫人笑道:“咱们只见内眷,况且我只说你是小女儿,谁还细究你有没有进学堂读书不成?”

小黄月这才磨磨蹭蹭跟着母亲出了门,上了车。

黄承彦今日闲暇,陪着她母女同去。

诸葛草堂建在卧龙岗,与黄家湾仅有一山之隔。

小黄月难得规规矩矩坐了马车,只掀起一角窗帘,看了沿途山水。

卧龙岗虽略显偏僻,不为荆州士族所喜,却是山明水秀,地势起伏如龙,周围多是自给自足的农人,远离纷争。

马车缓缓驶过一座小桥,显然是新搭建的,桥木上还带着未枯萎的绿叶,桥面吱吱呀呀、晃晃悠悠。

那日她和哥哥跑来看人搬家,还没这小桥,须得绕很远的小路跑过来。

这么快就搭起了小桥,这家人倒是蛮勤快的。

父亲与母亲坐在马车两侧,对视一眼,笑道:“咱们阿丑,今日颇有大家闺秀的端庄模样呀!”

小黄月假装没听见,趴在车窗上,手伸出去轻抚沿途柳枝。

马车在大门外停下,黄承彦先下了车,去前堂探望重病的男主人。

黄夫人带着小黄月绕道后门。

两位年轻小姐等在门口,待马车停稳,一起迎了上来行礼。

小黄月陪着母亲下了马车,见两位小姐,一者十六、七岁,一者十八、九岁,皆生得身材纤细颀长,婷婷袅袅,衣衫朴素,却不掩风姿楚楚。

小黄月顿觉身上的红裙子没那么鲜艳了。

黄夫人一手一个,拉住两位小姐,亲亲热热地道:“瞧这花朵一般的容貌,这样斯文有礼的气度,真是让人打心底喜欢。女儿,你以后可得多向两位姐姐学一学。”

小黄月松了口气,幸亏她没有继续叫“阿丑”。

两位诸葛小姐道:“小妹妹伶俐可爱,非愚姐妹可比。”

四人相携进了内堂,小黄月一眼先看见堂上两幅大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龙飞凤舞,入木三分。

小黄月忍不住笑道:“这十个字虽写淡泊宁静,却字字皆有一飞冲天之势,何不换作‘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诸葛大小姐温柔笑道:“这副字是我家二弟奉叔父之命所作,意在静心自省,今得黄小姐这般评价,看来是还未修炼到家了。”

诸葛二小姐却挑了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好诗,好意!是何出处?”

这句诗是小黄月随口而出,细思出处却是渺无云迹。

她嘻嘻一笑:“我自己瞎编的!”

二小姐竖起拇指,赞道:“妹妹年小志高,我辈皆不能及也。”

两位诸葛小姐容貌虽相似,相处一阵就发现姐姐温柔和软,妹妹内藏峥嵘。

黄夫人问了两女闺名,一名诸葛兰,一名诸葛蕙,一个芳龄十九,一个芳龄十七。

母亲早逝,父亲新亡,两位金闺玉质的娇小姐,为避开徐州战乱,跟着叔父,带着两个幼弟辗转流亡过徐州、豫章,最终到全然陌生的荆州落户,其间辛苦,难以尽述。

两位小姐说得轻描淡写,黄夫人听得眼圈红红。

她松开搂着的女儿,拉住两位小姐的手道:“好孩子,你们受苦了!若不嫌弃,以后就将我当你们的母亲吧!”

诸葛兰、诸葛蕙携手下拜,当即拜了黄夫人为义母。

消息传到前院,诸葛玄也甚是欢喜,强撑着下床,让人摆上香案,正式开了宴席。

席上,这位奔波一生的叔父,拉住黄承彦的手,老泪纵横:“我的病是不成了,所思虑者便只有这些侄子侄女,如今将两个侄女托给贤兄贤嫂,便是闭眼也得瞑目了。”

黄承彦安慰老友道:“两位侄女秀外慧中,已有不少人向拙荆私下打听求娶。令侄更是人中龙凤,在学业堂不过半月,庞公、司马公皆赞不绝口,推他为学堂弟子第一人呢!”

“孩子们这般有出息,胤谊兄就不必悬心了,养好身体才是根本呐!”

诸葛玄靠在案榻上,侧身拭去眼角湿润。

回家路上,黄夫人叹息良久,开始掰着手指给两个干女儿盘算亲事,蔡家的不行,剻家的还可,庞家的除了相貌倒是上上之选。

末了,她颇有些遗憾道:“可惜晷儿已定了亲,否则这俩好女孩子,定要许给咱们一个。”

黄承彦笑道:“我与诸葛兄情如兄弟,儿女之事自有他们的缘分……”

父母在说诸葛姐姐们的亲事,小黄月不好多听,干脆掀开车帘,探头看远方风景。

狂风乍起,乌云翻滚,树木翻涌,天地皆在起伏变幻。

小黄月豪气大发,指天吟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鬓上海棠,随风卷起,落在纵马驰过的少年郎衣袍上。

车中人,马上人,错身而过时,猝不及防地对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