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179)
众人心下吃惊,刘表已派了二子来贺喜,不知为何却又改了主意亲自前来。
黄承彦先下了马,向诸葛亮道:“贤婿,我陪你去见刘景升,且让羲和在此看着车队。”
他嘱咐了黄晷几句,带着诸葛亮迎了出去,只见刘表与刘备携手下了马车,身后跟着关羽、张飞、蔡瑁、伊籍等人浩浩荡荡走过小桥,进了庭院。
三顾茅庐还未上演,人群中,刘备与诸葛亮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打了照面。
诸葛亮一眼先瞧见刘备,龙章凤姿,双耳垂肩,气势昂扬,虽跟在刘表身后,依然让人不可忽视。
刘备也在看他,一袭玄色镶红新郎冠服,身长八尺,风姿如玉,翩翩有谪仙之态。
诸葛亮错过眼神,上前向刘表行礼。
刘表一派慈祥,亲自搀起,大笑向身后人道:“世人皆言我荆襄之地卧龙伏虎,此即卧龙也!”
他携新郎至大堂上,送上诸多厚礼,又要亲自为新人主持婚礼,拉拢之意,毫不掩饰。
诸葛亮心下明白,必是那“得卧龙,天下宁”的儿歌传播太过,将素来只愿偏安一隅的刘表都引来了。
待新娘子却扇缓步而来,他接过一边红绸,低笑道:“瞧,小儿歌引来大麻烦矣。”
宝钗的心已彻底定下,她进了隆中草庐,嫁的是诸葛孔明,这世间便没有不能解决的烦恼。
她在扇后轻笑:“妾已为君妻,若有麻烦,但请夫君自理!”
已为我妻!
诸葛亮心下一颤,手中红绸握得更紧了,今日是娶她为妻的日子,刘表、刘备皆可暂放一边。
他微微侧脸,瞧向新娘方向,见她云鬓乌浓,凤冠下流苏灿灿,隐隐现出雪白小巧的下巴,如倾世牡丹灼灼盛开。
观礼的一位夫人笑道:“新娘流苏遮面,就把新郎官看得呆了呢。若晚上入了洞房,那还得了?”
众人皆发出善意笑声,刘备坐在礼堂下侧,也微微一笑。
诸葛亮面上一红,正襟端立,开始行礼。
三拜礼成,新娘子先送入洞房,新郎官在外待客。
第一桌敬到刘表面前,他既是地方长官也是女方长辈。
诸葛亮斟了酒,刚端至他面前,刘表已站起身,笑道:“孔明啊,你叔父是我故交,今日又结了姻亲,此乃亲上做亲,咱们以后可就是一家人了。”
张飞站在刘备身后,听得这刘表下一句就要抛出官职,大急,低声道:“大哥!”
刘备微微摇头,面上仍带微笑,心下也觉着急,且不论这卧龙先生才学如何,听说他叔父已逝三年,婚礼上却仍能群贤毕至、荆襄名士济济一堂,就让人觉得不虚此行。
那句“得此卧龙,天下归宁”的童谣已传遍荆襄,传唱歌谣的百姓,知道唱的是制“诸葛犁”的诸葛先生,愈发添油加醋,传得神乎其神。
本来,诸葛亮就在学业堂极有名气,诸位名士对他大加赞赏,如今见在普通百姓中也这般得人心,荆襄人士愈发对其推崇。
刘表半个月前就得了童谣,当时只是不信,一个年方弱冠的年轻人,会有什么能耐?
今日得了蔡瑁等人传信,说刘备采购厚礼,名为上门贺喜,实乃抢卧龙,夺天下,野心勃勃。
他本不信蔡瑁之言,谁知伊籍也来相劝,说此人年纪虽轻,却甚得司马徽、庞德公夸赞,只怕真有才学。
刘表心下动摇,若此人当真有能耐,访得他辅佐刘琦,能进取更好,不能也可做守成之用。
这才临时打点礼物,亲自过来主婚,又说了这几句拉拢之语。
诸葛亮坦然笑道:“多谢姨丈!亮山野之人,疏懒成性,以后若礼仪有亏,还请海涵!”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得当地主君这般礼遇,竟还如此大言不惭,先将失礼说在前面。
刘表的笑凝固了一瞬,唤刘琦道:“你与表妹夫喝一杯,以后多多亲近。”
他转身向黄承彦贺喜,余光看长子如何与诸葛亮相处。
刘琦举杯来敬,诸葛亮杯到先干,还笑着拍了他的肩膀:“不胜酒力,让公子见笑了!”
刘琦性格软善,笑吟吟地喝了酒,并不放在心上。
刘表面色愈差,长子软弱,只怕压制不了这狂臣。
他匆匆喝了两杯,借口公事繁忙,向一众大儒名士团团告辞,先退席了。
伊籍追出来,劝道:“主公,有大才者多轻狂,是为才不轻卖尔,主公不妨再礼遇三分,才好拉拢此人啊!”
刘表不耐烦道:“今日累了,改日再说!”
说罢,径直上了马车。
伊籍在后跺脚道:“改日,这卧龙就落入他人之手了。”
马车辘辘开走了。
诸葛亮送走刘表,转过亭廊,远远瞧见刘备等在亭下。
他作出三分醉态,晃悠悠至亭外,拱手道:“将军,招待不周,还望恕罪!”
刘备笑道:“备不请自来,失礼在先,才须请罪呢!”
他走下台阶,恭恭敬敬地行礼,贺道:“恭贺先生新婚之喜!”
诸葛亮回礼道:“好说,好说,将军请自便。”
说罢,回身就走。
刘备追上一步,却未开口相唤。
关羽、张飞二人从廊后转出,皆面有怒色,但张飞是提议访孔明之人,怒而不发,只鼻中喷气。
关羽劝道:“大哥,此人年少轻狂,只怕传言有误。”
刘备摇手,道:“春宵一刻值千金,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当再备礼物,改日再来。”
诸葛亮又谢过众宾客,向洞房走去。
一众女客见新郎官进来,皆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