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205)

作者: 纪芜菁 阅读记录

王夫人病逝,王熙凤被递解回金陵,邢夫人、尤氏不知所踪,李纨用积蓄在小花枝巷租了一所小房子,守着贾兰日夜苦读。

宝钗没有去找宝玉,薛蟠被执行绞刑后,她当掉仅有的一只金镯子收殓了哥哥,租了一间小房子,带着莺儿、麝月日夜做针线活,养活母亲。

日子清苦,倒也踏实。

进入腊月后,樊城各大士族频繁设宴,请糜竺、简雍、“黄先生”饮宴。

宝钗孕身愈显,又喝不得酒,便借口旧病复发,整日闭门不出。

小年时,诸葛亮派人送信,称江夏之行颇为顺利,成功与孙策结盟,虽然刘备没忍心趁机拿下江夏,但也赢得黄祖父子的信服。

信的的结尾,诸葛亮写道:瑞雪纷飞,吾心已先归矣。

宝钗将信看了又看,字里行间没有一点儿对三国故事的质疑,只有全然的信任与陌陌温情。

她将信放在桌上,就着清晨的雪光,继续默写《三国演义》。

门外忽传来一阵脚步疾响,梅鹿走了进来。

自诸葛亮走后,她日常就扮做书童模样,陪着宝钗出入各地,此时却有些慌乱:“小姐,糜先生来了!”

经过这些时日的相处,糜竺与宝钗已结为莫逆之交,偶尔也会相互拜访,闲谈几句。

宝钗整理衣冠,迎了出去。

糜竺顾忌诸葛亮家中有内眷,走至二门处,没有直接进来,而是在门口踱步。

看到宝钗,他眼前一亮,忙道:“黄先生,刘景升突然病重,他属下伊籍前来报信!”

他四下看了一眼,压低声音道:“伊机伯言语惊慌,想来刘景升的病怕是要不好了。”

宝钗心下吃惊,按史书记载,刘表死于建安十三年,而今不过建安七年,如何这般突然?

她当即道:“请伊先生进来说话。”

伊籍与黄承彦交好,当然认得宝钗,进门瞧见“黄先生”原来是她,先是一惊,而后了然一笑。

“听闻是诸葛家的黄先生?我本就有所猜测,原来当真是你。”

他微微露出一丝笑意:“你幼年时,我就对你父亲讲此子未来不可估量,如今果然惊艳世人,才知我所言不虚啊!”

宝钗微笑拱手:“伊世叔!”

糜竺拍手道:“原来二位是故人,机伯方才不便言说的话,尽可直言直语了。”

伊籍敛了笑容,压低声音道:“我主并非重病,而是中毒了!”

宝钗与糜竺对视一眼,皆是惊疑不已。

伊籍道:“一连请了四、五位大夫都不奏效,蔡夫人指证是大公子下毒,如今已让蔡氏兄弟将大公子下了狱。”

糜竺怒道:“大公子素来仁厚,怎可能毒害生父?蔡夫人这一招栽赃嫁祸,明显是为了夺权荆州……”

他话未说完,但在场两人都已明白。

伊籍叹道:“就是如此,蔡氏把控襄阳,唯有刘皇叔亲去,才能救下我主性命啊!”

糜竺道:“可惜主公还在江夏未还,只怕来不及了。”

两人一起望向“黄先生”,这就是诸葛亮嘱托的紧急情况了。

宝钗唯一沉吟,立时下了决断:“糜先生,有劳你派心腹前往江夏送信,务必请玄德公尽快回来。”

“伊世叔,我同与你去襄阳。”

伊籍忧心道:“蔡夫人近日变得十分狠厉,听说为了攀咬大公子,已连续打死了七、八个婢女.......”

“那我就更应该去了。”宝钗想到蔡妍与碧螺,不知她们可还安稳。

她站起身,研磨铺纸,匆匆写了封信,递给梅鹿道,“你即可赶回家去,将这个交给我父亲,必要时候,请他与水镜先生一起参详。”

梅鹿退后一步道:“不行,小......先生,我要与你在一起。”

她们与蔡氏已经闹翻,此时前去,保不齐蔡氏会不会作出什么过激举动。

宝钗明白她所想,微微一笑:“放心吧,她没那个胆子。”

伊籍也觉出危险:“我与你同去,另派家中的死士随身护卫。”

听到要动用死士,梅鹿更是急哭了。

她已经十五岁,这一哭就现出了少女模样,糜竺不由得多看了一眼。

宝钗不动声色地挡住他视线,向梅鹿喝道:“你早一刻到家,我就早一刻安全,还不快走!”

梅鹿这才哭哭啼啼走了。

糜竺见他们这般郑重,也主动贡献出一批武林门客,供“黄先生”调遣。

刘表府上,防守森严,一派肃杀气氛。

宝钗换了女装,缓缓走下马车,让人通报进去。

蔡瑁迎了出来,皮笑肉不笑道:“原来是外甥女,好久未见了,你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宝钗扶着腰上前一步,盈盈行礼,笑道:“舅舅,家父听说姨丈病重,特遣我前来看望。”

“你父亲?他消息倒是灵通!”蔡瑁惊讶一瞬,随即不耐烦道,“姐夫的病需要静养,你还是回去吧!”

宝钗不疾不徐道:“我来时,庞德公与水镜先生、蒯老先生都在我家里做客呢,他们听得荆州之主有恙,极是关心,嘱托我先代他们探望。”

她语气略加重了些:“若我就此无功而返,只怕他们要亲自前来呢!”

蔡瑁迟疑了,最终不情不愿道:“你进去看一眼就走,不许扰了你姨丈休息。”

宝钗笑道:“多谢舅舅!”

伊籍特意派了两个懂武功的年轻侍女给她,此时便跟在她身后,糜竺的一众门客守在门外。

宝钗进了刘表的内院,蔡夫人坐在堂上,举着一只细白瓷杯子,鬓边发丝微乱,金步摇颤巍巍地闪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