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242)

作者: 纪芜菁 阅读记录

她为摇篮中的女儿盖好小被子,走至周瑜身边,伏在他膝上,柔声道:“我们也能做到的。”

周瑜轻抚妻子的鬓发,望向窗外的月色,还有不到十年的寿命,未及弱冠的代理主公,时常闹事的山越部落,各有盘算的江东士族,虎视眈眈的曹操、刘备……

只怕,难啊!

一曲毕,湘云从丈夫膝上起身,按住他的双手:“我来弹一曲吧!”

周瑜微微一笑,将女儿从摇篮里抱起,交给乳母带至暖阁睡觉。

他带着琴,陪妻子到了湖心亭里,让人焚上香炉,笑道:“你呀,琴声素来铿锵,还是在这儿弹吧!”

湘云嘿嘿一笑:“弹琴嘛,就要浩浩如流水,巍巍如高山!”

她素手轻扬,琴声浩浩汤汤,大气磅礴。

周瑜坐在一边,闭眼倾听,琴声如海浪起伏,他的云儿,似是经过无数的苦难,却总还保留着坚韧不拔的心志。

琴声中,只听湘云道:“其实在后世,我不姓孙,而是姓史。我的父亲是保龄侯,听说是一位很爱笑的人。”

“听说?”

湘云从不避及谈论后世,后世历史兴衰,小姐妹起诗社的欢乐时光,她曾去过的大好河山。

这还是第一次谈及自己的身世,周瑜立时捕捉到了关键词。

湘云笑道:“对呀,我还在襁褓中时就没了父母,是叔叔婶婶将我养大的。”

她垂了头:“其实,我在后世还嫁过人......”

说这话时,她的琴声骤然低落下来,仿佛磅礴奔涌的大江,被迫涌入一条狭窄的山涧。

周瑜走至她身旁,蹲下身子,仰头笑道:“嫁过人怎么了?汉武帝刘彻的母亲也嫁过人呢!”

湘云心下一松,这个时代的人还未经过靖康之变,也未受过后世程朱理学的桎梏,对女人的贞洁看得并没有那么重要。

她低声道:“史家后来被抄家了,我嫁的人家也败落了,为了养活公婆与年幼的小姑子,我替人做针线,抄书,做过许多粗活。”

“小姑子出嫁时,我变卖了一半家当给她做嫁妆,公婆去世后,我用剩下的积蓄替他们收敛,然后扮成一个男人,买舟南下,游览了许多地方。”

“有一日,船翻落水,我就来到了这个地方。”

她按下琴弦,望着周瑜的双眼道:“在这里,我得到了曾梦寐以求的一切,两位母亲视我如己出,兄长护着我,弟妹敬着我,我又得到一位最完美的丈夫。”

“我常常想,安排我来这里的神,必是很宠爱我的,愿意满足我一切的不如意。”

“从今日起,我会每日在神前祈愿,求神能让我的夫君实现安邦定国的理想。”

湘云伸指,抚平周瑜微皱的眉头:“所以,不用担忧,神会听到我的愿望,帮我们解决眼前这些难题的。”

原来,她剖开过去的一切,只是为了安慰失落的夫君。

周瑜心下酸软,张开双臂,将妻子紧紧搂进怀里:“你这么好,不仅神会宠爱你,你的夫君也要永远宠爱你呢!”

湘云在他怀里抬头,笑得明媚开朗:“既如此,咱们一起联诗吧!”

在这里一切都好,就是缺少一起作诗的朋友。

周瑜在她额头轻吻一下,也笑了:“好!”

“不过这些韵脚我刚学不久,夫人可要让让我啊!”

第135章

月升中宵,天凉如水。

湘云诗兴不减,仍指月长吟,周瑜担忧她身子撑不住,便主动认输,好说歹说劝她回房休息。

湘云不满道:“当年我与林妹妹在凹晶馆联诗,联至后半夜依然精神抖擞,还能作出奇绝之句呢!”

周瑜不由分说将她抱起来:“你如今身子不同了,待生了孩子我陪你联诗三天三夜!”

湘云又羞又喜,见四处无人,也就大大方方地揽着夫君的头颈,找了个舒坦的位置,靠在他胸前道:“这可是你说的啊,三天三夜,一刻钟也不能少!”

说罢,她伸出小指在周瑜的小指上勾了勾。

周瑜心下酥软,忍不住俯身在她面颊上轻吻一记。

自与她婚后,聚少离多,两人感情却是一日千里,多数功劳只怕都缘于妻子的娇憨爽直。

她是从不避讳表达出对夫君的情感的。

回到卧房,两人安置了躺下,周瑜忽问了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送你来到这里的是什么神?”

湘云已困得睁不开眼睛,迷迷糊糊道:“定是位体贴温柔的女神仙,才会帮我安排好这一切。”

想起家里堂屋挂的那副仕女图,周瑜讶然失笑,怪不得妻子每天都要焚上香,在那儿独坐一会儿,口中念念有词。

原来,那是她供奉的神仙啊!

数日后,华佗找到了,为孙策施了针开了药,让他在昏睡间也略能进些食水,阻止他进一步衰弱下去。

如此又过了一年,曹操亲提二十万大军,夺取了江夏。

周瑜正在山越平乱,听闻此事,也只能心下叹息。

待回到吴郡,他又要忙着帮孙权梳理各士族纷争,即便有心在荆州之争中分一杯羹,因分身乏术,也只能望洋兴叹。

他们的女儿已经一岁多,小名唤作阿湘,每日叽叽咕咕地说说笑笑,像极了她的母亲。

这一日,湘云坐在花园里,看着丫鬟们带阿湘玩耍。

耳边忽听到一声轻唤:“云儿!”

嗓音轻灵而熟悉。

她四下张望,却未看到一个人影。

阿湘捧着一支海棠花,口齿不清地奔过来,送给母亲。

湘云接过花,随口吟道:“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