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279)
戏文中的狗官,该不会就是张都监吧?
晴雯掀被坐起,问那小丫鬟:“为何要宴请那武松?”
小丫鬟四下看了一眼,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道:“我听夫人身边的小鸢儿说,这武松醉打蒋门神,坏了张团练在快活林的生意。”
“张团练央请了咱们相公,要构陷那武松下死牢,夺回快活林呐!”
晴雯眼前一黑,靠回床上。
这世界,果然已经疯了!
第155章
晴雯很快拿定了主意。
她本就是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小丫头坠儿眼皮浅偷个金镯子都让她恨得牙痒痒,何况是有人在她面前设毒计下套,构陷梁山好汉、打虎英雄武二郎。
宝玉不喜水浒传,怡红院中也从不讨论武松等男子气息浓重的浊物,晴雯却喜欢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之类的爽利戏码。
逢年过节时,贾母让人来说书,说到水浒人物,其他丫鬟要么害怕要么无聊都走开了,唯有晴雯听得津津有味,一步也挪不动。
她爆炭一般的性子,每次都要比武松先气得跳起来,屡次吃袭人她们笑话。
如今这段冤案就在眼前,晴雯自然要替天行道救武松。
事若不成,死便死了!总比不明不白做了鸳鸯楼冤魂强上百倍。
晴雯推开琵琶,躺在床上,假装风寒复发。
到了饭点,她吃了满满一碗饭,保证气力与精神,然后假装与小丫鬟闲聊,套出了武松的住处。
天近黄昏,晴雯暗地扯断了琵琶弦儿,让小丫鬟拿去修理,支开了身边人。
她则换了身便利衣服,穿上绣花鞋,轻步出了院子,照着小丫鬟说的方位,绕过一座假山,出了后花园,行过那段长廊,绕到武松住的耳房,轻轻拍门。
半晌无人应声。
晴雯等了片刻,这里是外院,住的都是随从小厮,她不便久留,只得怏怏回去。
回到屋里,点上灯,过了一个更次,晴雯换了身深色衣服,再次出了院门。
刚要拐过长廊时,忽听得一阵人语喧哗,晴雯忙闪身避在柱子后。
这长廊是新修的,周围树木皆还幼小,唯一的藏身处便是雕梁画栋的高柱,两人合抱粗细,躲个身姿纤弱的女子绰绰有余。
脚步声纷纷,踢踢踏踏,嗓音粗鲁,说说笑笑,皆是男子声响。
唯有一人声音低沉富含磁性,正是晴雯曾在这廊下说过话的武松。
又有一故作爽朗的中年男人声音道:“既是武义士说和,自然准得!”
武松谢道:“多谢恩相!”
许多人纷纷附和道:“咱们都监大人着实爱煞了武都头,这些话若是我们说时,必不会这般如此轻易恩准的。”
那中年男人哈哈笑道:“武都头是大英雄大丈夫,话不轻说,诺不轻许,自然不同。”
这人显然就是此府主人张都监了。
众人又是一番恭维,夸赞张都监伯乐识人,夸赞武松英雄了得,纷纷闹闹在长廊下吵嚷许久。
晴雯站得脚疼,怕被他们撞见,咬了牙撑着纹丝不动。
说笑半晌,那张都监道:“武都头跟着我辛苦一天,早些回去休息吧!”
武松唱了喏,转身退去。
张都监带着四、五个亲随缓缓走过长廊,晴雯紧紧贴着柱子,只盼他们走快些。
那一众人却又停了脚步,正站在晴雯隐身的柱子前方。
晴雯闭眼凝神,呼吸声都收了起来,一颗心跳得震天响。
她不明缘由重活一世,还没认真活过一天,岂能轻易葬送?况且,她还没救得武松呢。
只听其中一人道:“相公,这武松既然真有些本事,何不将他认真收拢了?”
“收拢武松?哼!”张都监冷哼一声:“他肯像蒋门神那般欺行霸市,替我收敛钱财;还是不分青红皂白,替我做个打手?”
“要收服这样一尊大佛,还得我每日做戏,摆出大善人、大清官嘴脸,累不累啊!”
他摇摇头,负手走过柱子。
亲随们连连附和,跟着骂武松不识抬举,仿佛方才当面恭维武松大英雄的不是他们一般。
真不要脸!
晴雯气得牙痒,忍不住呼吸重了些。
走在后面的一人立刻警觉了:“谁?!”
众人都呼喝起来,张都监也转回来:“什么事?”
长廊内外静悄悄的,唯有秋虫低鸣之声。
张都监不耐烦起来:“到底什么事?”
众人不敢惹得他发怒,忙道:“无事,草里跳过一只蚂蚱而已!”
张都监笑道:“秋后的蚂蚱,随他蹦哒去吧!”
众人跟着大笑,簇拥着张都监去了。
待他们身影不见,晴雯才重重出了口气,也不敢走廊下,只沿着草丛灌木后面快步走过这一段路,躲躲闪闪,好一会儿才到了武松门前。
门是虚掩着的,晴雯正要伸手敲门,不远处忽有人说话。
晴雯顾不得矜持,推门闪身走了进去。
一只铁铸般的手掌扼住了她的脖子,男子气息扑面而来:“谁?”
晴雯眼前发黑,呼吸困难,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闷咳,双手在那铁臂上乱抓。
武松觉出手下人香软异常,忙撤了手,月下看时,柳眉蹙作远山,芙蓉面庞染了红霞,正是那日廊下见过的女子。
此地是男子住的外院,一个女子孤身摸了进来......
武松忽想到了潘金莲那半杯残酒,心下一阵憎恶,冷声道:“你若是走错了路,就快些回去,否则武松要抓你去见恩相了!”
晴雯好容易喘匀了气,听得此言,也冷笑道:“我还当打虎英雄武松是多么了不得的人物,原来也是个识人不清,认贼人做恩人的糊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