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299)

作者: 纪芜菁 阅读记录

花荣看出她的不自在,便大大地后退一步。

这些年随着妹妹成年,因着男女之别,他对她确实疏远了许多,多是由探春照管。

他有意换了轻松的语气:“醒来了就好,白天先让你嫂子给安排些清淡的饭食养养胃,晚上我带你最爱的糖葫芦回来。”

糖葫芦?

李纨前世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被教养得极严,一日三餐吃得皆是清淡寻常,嫁给贾珠后不久就守了寡,与各种奇奇怪怪的零嘴儿更加无缘。

听到糖葫芦,她下意识地就摇头。

花荣笑道:“不想吃糖葫芦?那给你带罐儿肉、炙羊肉、酥油鲍螺怎么样?”

李纨又是摇头,街边小吃素来是她前世饮食的禁忌……

花荣疑惑一瞬,然后逻辑自洽地找到了理由:“你小时候最爱吃这些,如今果然是长大了,不再像小时候那般……”

听他要提起童年往事,李纨哪里能接得上话?

探春忙过去推花荣道:“时辰要晚了,你快吃了饭去衙门里办公事吧,我会好好照顾妹妹的。”

花荣笑道:“她平日最服气你,有你在我自然放心。”

说罢,他又向李纨温和地笑了笑,转身大步离去。

李纨好一会儿才从尴尬中回过神来,问道:“既是重活一世,为何我没有之前的记忆?”

探春道:“我虽有些猜测,但却无法验证。”

她扶着李纨在塌上坐下,倒了杯热茶给她,又出去吩咐丫鬟们准备些清粥小菜,才回来在李纨身边坐下,说出她的猜测:

“要么,在这里的身份本就是我们的前世,不知何故我们回到了前世的躯体里。”

“要么,就是有人在背后搞鬼,让我们夺舍了这里人的躯壳。”

李纨奇道:“这些话怎讲?”

探春压低声音道:“我是从婴儿时期就在这边的,十五岁那年忽然恢复了贾府的记忆,但十五岁之前的事儿也没有忘,故而总以为这崔氏女的身份就是我自己。”

“但你所在的身份花婉儿,我与她朝夕相处六年,性格天真活泼,与大嫂子你并无相似之处。”

李纨叹道:“在你不认识我的那些年,我也曾是个天真活泼的少女,我父亲治家甚严,后来嫁给你哥哥后又不幸守了寡,哪里还天真活泼得起来?”

她走至镜子前,端详起镜中面庞:“其实,细看之下,这张脸与我少女时候是很像的。”

探春上前,也看了一会儿,点头道:“怪不得总觉得我这小姑子有几分面善,原来竟是有些像嫂子你。”

她笑道:“如此,我就又多了一种推测,也许是冥冥中有个神灵,看不得我们那一世的悲苦,给我们个重新来过的机会呢!”

李纨看着自己的少女脸庞,叹道:“兰儿中了科举,娶了新夫人,我在那一世确实也没什么好牵挂的了。”

探春微微一笑,没有接话。

那一世,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如白茫茫大地般散了个干净,唯有李纨带着贾兰独善其身,考科举,迎新媳,受封诰,过得愈来愈好。

不过,毕竟是异世遇故人,探春还是道:“这一世,你的名字是花婉儿,父母早逝,由兄长一手带大。”

她顿了顿,继续道:“你的兄长姓花名荣,现任清风寨武知寨。”

“这名字好生耳熟!”李纨皱眉回想,“倒像是在哪里听过一般。”

探春道:“他还有个外号叫小李广。”

“小李广花荣?”李纨讶然道,“岂不是梁山泊里的人物?”

探春伸指摇了摇:“现在还不是呢。”

李纨幼年也读过水浒传,后来看过戏、听过评书,大惊道:“那不是一本书吗?还是史书上确有其人?”

探春笑道:“我原也有些疑惑,可经过这十来年切切实实的生活,已经确信这个世界就是一本书。”

她站起身,透过雕花木窗,看见丫鬟们端着食盘进了院子:“也许,我们本来的世界也是一本书,大家都是书中人呢!”

探春陪着李纨吃了饭,管家来汇报准备元宵节礼、烟花爆竹、花灯酒食。

探春一一听了,拿笔在购买单子上批阅过,交给管家去办。

又有丫鬟、仆役前来请示家务,探春干净利落地处理了,向李纨笑道:“你大病初愈,须得好好休息,我还是到自己院里去忙这些杂务吧。”

她起身告辞,李纨送到门口。

探春指着她身后的丫鬟道:“若有需要,只管让云珠来告诉我!”

李纨靠在门口,见一众丫鬟婆子簇拥着探春离去,这府里规模虽不及当年荣国府,但探春这当家娘子当得绝不逊于当年的王熙凤。

这世界竟是《水浒传》,作为书中人,到底该怎样度过一生?

李纨回到屋内,开始用力回想当年读过的水浒故事:今日是正月十一,离元宵节还有四日,此地是清风寨,原书中清风寨一节故事好像就是发生在元宵来着......

那一回目好像就叫做:宋江夜看小鳌山,花荣大闹清风寨!

她倏然一惊,问身边那叫云珠的丫鬟:“咱们府上,可有一位姓宋的客人?”

云珠笑道:“是呀,听说叫做什么及时雨宋公明,是知寨相公的挚交好友,相公将他当亲兄长一般看待,每日忙完公务就陪着喝酒谈笑,闲走乐情。”

是了,记忆中便是这宋江在元宵灯会上教刘高娘子认出,扭做清风山贼人,最终连累了花荣,丢掉官职上梁山做土匪。

探春博览群书,没道理不知道这些,她为何就这样气定神闲,按兵不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