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314)

作者: 纪芜菁 阅读记录

探春笑道:“有过书信往来,颇觉志气相投。”

“什么志?”花荣合上兵书,坐直身体,清朗嗓音中带着两分漫不经心、三分似笑非笑:“拥周反宋之志吗?”

探春心头一凛,没想到他这般随随便便就问出来了,她站直身子,回身笑道:“柴周退位已经快有一百六十年了,还拥什么周?”

花荣道:“你这话还算得明白,大宋虽有贪官污吏,到底未到气运衰竭之时,切莫胡乱掺和那些不智之事。”

探春心道:那你是不知道将来会有靖康之变。

她微笑道:“你说得对,我不会做傻事。”

花荣点点头,起身走至她面前,沉声道:“三姑娘,我承认你很聪明,也有些武学天赋,但谋夺天下从来不是女人该想的事,便是我们七尺男儿,也需先将忠君报国放在前头,留一世清名于世。”

你都上梁山造反了,还说这些套话来唬人?

探春心知不是争辩的时候,依然笑盈盈的:“知道了。”

他们夫妻同桌吃了午饭,陪着花小宝玩闹一会儿,探春自留在房内午睡,花荣则去了书房。

山间四月,繁花依然盛开。

花荣缓缓踱步在山花之中,宋大哥被发配江州,至今无有音讯,梁山上虽自由,前途却是渺茫。

妻子崔氏仿佛换了一个人,既带来新鲜感,也带来无尽的危机与风险。

他在一片突出的山石上坐下,看着远方的茫茫河水,当日凭着一腔义气反了清风寨,本要追随宋大哥到梁山落草。

谁知宋江被一封家书劝回了家,辗转曲折发配往江州。

路过梁山泊时,众好汉邀请宋江上山,花荣还提议要替他卸了行枷。

宋江道:“这是朝廷法度,如何敢擅动?”

花荣唇角忍不住勾出一丝冷笑,当初在清风山假借秦明名义杀平民、将数百人家烧做白地时,却为何没想过朝廷法度?

他很快就收了这点儿笑意,少年时宋江对他的种种照拂涌上心头,他不该质疑宋大哥。

但心中这点郁气却是久久难消。

日影偏西,花荣站起身,缓缓走下山岗,远远听得金沙滩方向人声嘈杂。

五个寨兵急步走过,议论道:“这两位娘子马术着实不凡,一路从山顶冲下去,连个趔趄都没打过。”

另一人道:“快走吧,听说她们要比试枪法,去得晚了,没这个眼福了呢!”

花荣隐在树后听见,想起妻子中午拿出的铠甲,登时明白过来。

他没有前往金沙滩头,而是站在高处一株卧倒的老槐树上,借着树荫遮挡,俯视沙滩上众人。

探春与平儿已经骑马冲击了数十个回合。

探春红衣红甲,乌发用一抹红巾高高束起,坐在花荣的雪白卷毛马上,如一团烈火踏着白雪。

平儿葱绿衫裙,裹着乌色软甲,发上系着嫩黄飘带,骑一匹黑黝黝无一丝杂毛的高头骏马,如一株翠柳扎根黑石。

金沙滩旁,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众头领与小喽啰,就连晁盖与林冲等人也闻声而来,扎上伞盖,坐地观看,林冲怀里还抱着小糖心,拍着小手叫好。

迎春忧心忡忡,一会儿替马上的妹妹担忧,一会儿要注意捂住女儿的眼睛,别让她被吓到。

晴雯拉着武松的胳膊:“真有范儿!我也要学骑马!”

杨志问鸳鸯:“你要学么?我可以教你。”

香菱煞白一张小脸,躲在鲁智深背后,交替着替三姑娘和平姑娘担心。

探春持枪,英姿飒爽;平儿拿刀,飒爽英姿。

两人纵马相冲,手中兵器锵然相撞,平儿手下灵活,刀面贴着枪杆旋转,刺向探春面门。

探春仰面避开,双脚勾住马鞍,手中长枪一送,险些挑下平儿的发巾。

林冲笑道:“花家娘子,枪法着实不错!”

他是使枪的行家,有此一赞,众人皆放心跟着叫好,赞声一浪接着一浪,压过了山泊水流湍急。

杨志道:“方二小姐的刀法也不错,一寸短一寸险,与长枪周旋这许久着实难得。”

众人又跟着赞平儿,赞声风波浪涌,压过了山间风吹树声。

相斗一百余回合,双方不分胜负。

探春笑道:“听说你飞刀不错,咱们何不比试下准头?”

平儿笑道:“敢不从命?”

人群中再次爆发出欢呼,枪法、刀法需要专业水准才评论得,准头可是人人都看得明白。

欢呼声直冲云天,惊起林中一群山雀。

探春将手中长枪抛给鸳鸯,拈弓搭箭,箭羽皆染做红色,她指着雀群道:“我要射居中那只鸟儿的头顶翎毛!”

话音落,箭出,鸟群飞散,箭羽殷红,醒目地钉在场边柳树上,两根翎毛被扎进树身,风一吹,尾端飘飘悠悠。

众人又跳又叫,晁盖站起身,拍掌大笑道:“好!这般身手,怎么也得在山寨上坐把交椅!”

吴用看他一眼,拈须笑而不语。

平儿仍坐于马上,拿出三柄飞刀,刀把皆系着绿绒绳,指着那柳树道:“我刀法有限,便给三姑娘打下的翎毛做一层装饰吧!”

三柄飞刀依次飞出,簇拥着探春的箭钉了一圈,如三颗星子环绕着明月,三片绿叶簇拥着红花。

围观人群欢呼得嗓音嘶哑,刘唐一时激动,竟不慎从场边滚落下来,又引发一阵欢笑。

晁盖鼓掌大笑,方才的话却不说了。

吴用抚须笑道:“花知寨当日射中第三只雁的雁头,我们已说天下少有,不想花娘子也这般不凡。这般人才,哥哥切莫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