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69)
她拿过闲置针线,学着黛玉模样,试着在绣布上扎刺。
黛玉拿过一朵简单绣样,细心地教她如何下针,如何走针、链针。
练了半个时辰,女祖师手法渐熟,放下手中的金盏花,向黛玉道:“你会不会画菩提树?画一个,给我做绣样吧!”
黛玉欣然从命,取来笔墨,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一株菩提树,枝繁叶茂,端庄威严,身姿俊秀。
女祖师大为欢喜,细细配了丝线,一点一点绣起来。
祖师从外经过,看清女祖师手中绣样,倏然顿住,敲敲窗子:“你出来!”
女祖师手中的针僵住,却半晌未动。
黛玉有些不确定起来:“师父,可是在唤我么?”
祖师将窗子再敲两声,少有的疾言厉色:“她!”
女祖师并不抬头,幽幽道:“她是谁?谁又是她?我名南湘,阁下忘了吗?”
祖师冷然道:“南湘,不过是你这一化身形成之地,你区区一个化体,如何会有名字?”
女祖师叹了口气,放下针线,缓缓走了出去。
见二人气氛微妙,黛玉放心不下,忙追上去,向祖师劝道:“师父,您说好我出嫁前不会收走师父的,可不能食言。”
祖师温和了语气,道:“你做嫁衣去吧,无聊的话,就唤小徒弟们来陪你!”
他拂尘一挥,将女祖师收在袖中,转身而去。
黛玉只得回房坐下,绣得几针,终是有些心不在焉,便收拾了绣衫,快步转到祖师的精舍去。
女祖师倚窗站着,低声道:“南湘这个名字,还是你给我取的。你那时候说,希望我成一个独立的人,与你聊天对弈,也可消磨得这无尽的寂寞。”
“后来,你有了灵台方寸山,一茬一茬地收徒弟,消解了寂寞无聊,便把当年的许诺忘了。”
祖师淡淡道:“那不是许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们之间的一切对话,不过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
女祖师冷笑道:“既然我就是你,那年你将我收回识海,读取心神记忆后,为何数千年不敢放我出来?”
她上前一步,一字一句:“我不回去,我要与你一同坐在高堂之上,堂堂正正领受新人那一拜!”
第42章
房内是两位师父,道行高深莫测,黛玉听得不似有危险,便不再听,轻手轻脚转了出来。
她绣到霞帔上仅剩的一段云纹时,女祖师回来了,淡然坐在绣凳上,将那菩提树丢在一旁,开始绣龙凤盖头。
她手法虽还生疏,法术却精妙。
小小的绣花针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灵性,七钻八扭,遇到绣错之处,自行回针重来,不一会儿便成了一条五彩金龙。
女祖师笑道:“听说,新嫁娘的盖头要由母亲绣成,玉儿,你瞧师父的手艺如何?”
黛玉早已鼻头酸酸,双手接过那盖头,滚滚落下泪来。
自幼母亲早亡,外祖母年纪大了,舅母们对她也不过是以礼相待,她从未奢望过还能拿到女性长辈亲绣的盖头。
女祖师替她拭泪,玩笑道:“怎么?被这龙给丑哭了?”
黛玉扑进她怀里,含泪笑道:“师父,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刺绣。”
虽然龙身有些板硬,龙尾不够修长,龙眼有些呆傻......
黛玉捏在手里,却是一点儿都不想松开。
女祖师大受鼓舞,重新配了丝线,要再绣一只翠凤。
师徒俩针线活做到深夜,终于将一套嫁衣配齐。
女祖师笑道:“玉儿,你去外面松快松快,我替你将嫁衣包好。”
黛玉欣然出门,凉风习习,缓解了她略有些酸痛的肩头。
她走出庭院,眼前瞬间一亮。
夜色下,苍翠的峨眉山,缀满颗颗明珠,山石、树木映散出莹润光辉,与空中繁星交相辉映,天地一色。
祖师站在廊下,微笑道:“婚礼是在黄昏时分,有了这些明珠,二郎来迎你时,才不会找不到路。”
黛玉含泪笑道:“有了师父们,我和师兄总是能找到路的。”
这一刻,除了还在山下受苦的小师兄,尽皆圆满。
可惜,她与佛祖有约,不能轻易再去五行山。
见她神色忽转作落寞,祖师了然一笑,从袖中摸出一个留声瓶,递过来道:“听听吧!”
黛玉接过,拔出瓶口木塞。
悟空的笑声立时回荡在空中:“好妹子,嫁得好!以后显圣大哥可就得叫我大舅哥了,哈哈哈哈!”
笑声恣意张扬,显然心情不错。
黛玉忍不住回嘴:“也许,下次见面,你可要叫我嫂子了呢!”
此言一出,她自己先笑得羞红了脸。
祖师从袖中又摸出一个留声瓶,念声“去!”
那瓶子飞入空中,瞬间不见。
祖师呵呵笑道:“不出一刻钟,悟空就能收到你的回话了!”
他袍袖飘拂,悠哉悠哉地转过廊角,自自在在回去睡觉了。
留下黛玉在原地跺脚,恨不得飞身前去,将那留声瓶截下来。
可惜一刻钟内,她是如何也飞不到五行山的。
已至盛夏季节,天上日渐流火一般。
成亲当日,却是风和日丽,碧空如洗,温而不热,舒爽宜人。
黛玉顶着盖头,坐在房内,耳听得外间人来人往,欢身笑语。
小徒儿们采购了数车烟花炮竹,噼噼啪啪炸个没完。
女祖师坐在黛玉身边,指挥白兰等人一一清点红绣球、琉璃宝瓶、玉如意、鎏金镯。
杜鹃捧着糕点走过来,悄声道:“好姑娘,吃些甜的垫垫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