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75)
“那一众人都来拜谢,其中有位妇人,见到你姐姐怀孕模样,捶地大哭不止。”
“我们问清缘由,才知他们皆是火焰山人氏,百年前不知为何从天上降下一大火球来,将八百里的良田房屋尽皆烧个干净。”
“那些遇灾百姓,有侥幸逃得性命的便四处流浪,乞讨为生。遇到和善地界,停下来替人种田为奴,也算得条活命。遇到险恶地界,轻则散尽身上余财,重则一伙人尽皆丢命。”
“遇到我们的这一伙人,本是大户人家,又因住在火焰山边界处,颇抢出了些盘缠,投亲靠友,做些小买卖,才勉强支撑百年。”
“前些年,他们受当地宗族欺凌,生意被平白占了去,只得身无分文继续流浪。他们算是书香世家,落不下面子与人为奴,又惧怕官府搜捕流民,只能到人迹罕至的山里碰碰运气。”
“那妇人的孩儿,却因此被山里的野狼吃了。”
“你姐姐即将临盆,心善意软,听不得这般惨状,当即回家拿了法宝,驾云赶至火焰山,对着那汹汹烈火扇了三扇。”
“一扇扇风,两扇灭火,三扇下雨。那火却未能灭根,她正要扇第四扇,天上忽掉下个金圈,明晃晃打在她肩头。”
说至此处,牛魔王红了眼眶,哽咽道:“她当时便被打得跌下云头,身下鲜血淋漓,却是就此早产了。”
黛玉惊得站起身,急问:“然后呢?”
牛魔王道:“我忙带了他们母子回去,你姐姐就此昏迷不醒,那孩子也是神智缺失,浑浑噩噩长到五、六岁,竟再也不会长大了。”
“这些年,我求遍了三山五岳,却始终未得解法。之前虽听过九天圣女的名头,却不知原是妹子。我又是个妖修,素来只有被神仙抓去炼丹的份儿,哪敢往仙府上凑。”
“幸而,今年我偶然结识了万圣龙王,他与四海龙王有些亲戚,听得东海龙王的三个女儿拜在了九天圣女名下,说起那圣女与齐天大圣原是兄妹,这才隐约猜到是你!”
“又听得你要嫁给灌江口显圣真君,梅山兄弟早年我也曾拜望过,便大着胆子,腆了面皮,打了你故友的名头,求郭五先生引见进来。”
他来灌江口前已打定主意,要扯虎皮做大旗,借机多结识些仙佛,即便九天圣女不是黛玉,或者黛玉忘了故旧情谊,他也要拼尽全力,向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佛求些机会。
故而,婚礼上他表现得异常高调,结识了一堆有心攀附显圣真君、九天圣女的小仙,这话却不便再说了。
黛玉叹了口气,道:“都是小妹礼数不周,原该多去拜望诸位兄长姐姐的。”
牛魔王一家是取经路上大户,许多难皆与他家关联,黛玉心下盘算,若我去一趟翠云山,难免不会被那佛老抓住把柄,此后再以牛魔王一家相要挟,岂不更添这一家子苦难?
那金圈儿,必是老君的法宝,火焰山一难本就与这位道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原书中铁扇姐姐与红孩儿皆是活蹦乱跳,想来老君此后还有后手。
只是牛魔王一家会因此付出何代价,却是不可知了。
思及此,她斟酌着道:“牛大哥,姐姐侄儿身体有恙,我本应上门探望。只是,我前阵子惹上了些干系,不好累及故友。”
牛魔王的一颗心沉了下去,这数年来,他求人无数,这类拒绝的话术早听得耳朵起茧。
忽听黛玉又道:“玉帝曾赐给我十粒九转还魂丹,有起死回生之效,牛大哥若不嫌弃,就带两粒回去,医治姐姐与侄儿。”
她从袖中摸出瓶子,让牛魔王展开手掌,倒了两粒给他,又道:“若不奏效,长兄只管再到峨眉山找我!”
牛魔王不可置信地擎着手掌,看着那金灿灿的两粒丹药,仿佛是天上太阳落到了掌心。
他磕磕绊绊道:“这,当真是,天庭至宝九转还魂丹?”
九转还魂丹,除了老君自有,每年只进奉玉帝、西王母,寻常神仙不过在丹元大会上瞧一瞧,讨点儿次品余渣。
凡间妖物,只怕闻一闻味儿就是僭越,何况是真真切切地这般捧在手里。
黛玉笑道:“除非玉帝赐了假药,否则十足真金!长兄小心收好,拿回去医治妻儿要紧。”
牛魔王终于滴下男儿泪来,感叹道:“我求了无数山头,终究还是你与猴子最为仗义。大恩不言谢,老牛此后必然回报!”
他藏起丹药,再次抱拳称谢,转身要走。
黛玉唤住他道:“牛大哥,你若有空,可带孩子去五行山下,看看我那孙哥哥!”
此后一切劫难,皆从红孩儿不识孙悟空开始,若他们自小叔侄相认,可会有变数?
牛魔王用力点头,告辞离去。
黛玉送出去,郭申等在门外,迎上来与牛魔王寒暄。
牛魔王又恢复了几分意气风发,热情地要郭申改日去翠云山喝酒。
妻儿有了救治之方,他又成了那个被砍掉十个头颅,仍不肯屈服的大力牛魔王了。
黛玉不放心他独自拿着丹药,商请郭申跟了去护持,若到了翠云山丹药不济,便让郭申回来告诉一声,她再设法。
牛魔王听得感激不尽,洒泪而别。
黛玉离了桃花村,慢慢走回山上,她一时想到灵山,一时想到天庭,思及未来的取经大计,深觉此事未完。
清风徐徐,绿叶依依。
这数日的幸福,已将她浸得酥软了,心底开始期盼着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再没有未婚时的满腔孤勇。
以她与二郎今日地位,长生不死,儿孙满堂,自在一生,都是极容易达到的事,可当真要这样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