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83)
大煞星垂眼,看向刚到他膝头高的小姑娘,冷笑道:“从小,我爹娘都不敢高声对我说话。你这芝麻大点儿的小丫头,也敢教训我?”
他又开始咯咯巴巴扭动手腕:“这双腕子,也荒废快两年了。”
那年轻些的差役,悄悄举起朴刀,又向前走了一步。
林小姑娘叹了口气,长剑一递。
电光火石之间,无人看清,那大煞星喉头荷荷有声,铁塔般的身躯,已轰然倒下。
唐王李世民魂游地府后,大赦天下罪人,又赦四百重囚回乡一年,与亲人团聚。
这已经是她见过的第三百九十九个重囚了,诚心悔悟者固然有之,但大奸大恶死不悔改者,也不再少数。
史书上说,李世民赦四百死囚回乡团聚一年,一年后四百死囚无一人脱逃,全数归案。李世民大喜,开恩赦四百死囚全部无罪,成为世代相传的佳话。
小黛玉望着自己的剑尖,难道,是这个世界的人心,尤为经不起测试吗?
第50章
两个差役,傻眼了,不可置信地看着眼前的红衣小姑娘,又看向那山一般的煞星。
良久,年轻一些的差役忽然大叫起来:“村正!村正!出来!”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战兢兢奔了出来,拉出比哭还难看的笑来:“老爷们有何吩咐?”
差役道:“钦犯在你们村没了,这可是皇命,该怎么办吧?”
村正愁眉苦脸道:“依老爷们说,该怎么办?”
那差役竖起眼睛,怒道:“我们只管押送钦犯,没了钦犯就得拿人抵罪!”
村正瞧向一旁默默擦剑的小女娃,一时手足无措,左右为难。
那年长些的差役,顺着他视线看过去,忽挤出些笑容,将村正拉至一旁,低声道:“我们自有我们的差事,原是带着人过来转一圈,过得一年半载还原样押回去的。”
他声音愈低了些,向上拱手:“人是上面那位让放的,如今没了人,岂不是显得……”
村正哭丧着道:“这道理我们明白,上面本就打了招呼,不让和这钦犯冲突,挨得一年,送他走就是了。”
“可这小姑娘,却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
年轻差役喝道:“别的不管,我们只要人!”
村正哭道:“实在不行,老爷们把我带走吧!”
“胡闹!”年轻差役提起朴刀,“失的是壮年汉子,要你这枯瘦老头儿有何用?”
村正惊道:“你是说,让我们找个人顶罪?”
“我们可没说,”差役们异口同声,“我们只是看管钦犯的人,管不了那许多。”
村正道:“可我们村里实在没这么高壮的后生啊,若有人治得住那煞星,也不会任他横行这么多年。”
年轻差役急了:“这村没有,你不会去买一个嘛,人牙子,死囚犯,有钱哪里买不来个手脚俱全的汉子?”
小黛玉终于听不下去了,她收起簪子,走至差役们面前:“要找人顶数,对吧?”
差役们一起摆手:“不敢,不敢,仙姑替天行道,我等不敢搅扰。”
村正哭丧着脸,过来说情:“差老爷们也是混口饭吃,请仙姑莫怪。”
小黛玉摆手:“无妨,这事我有经验。”
她从袖中掏出一张符,交给那村正:“去,贴在那人伤处。”
村正抖抖索索,捧着那符过去,按在那煞星喉头伤处。
忽听咳咳之声,已死去的人竟然晃动着,大咳起来。
村正登时唬得一个倒仰,手脚并用爬过来,向小黛玉道:“仙姑,诈尸了!”
小黛玉笑道:“无妨,吊着他一口气,足够一年后交差了。”
差役们乍着胆子过去,试了下鼻息,果然还活着,不由得五体投地,向小黛玉拜道:“仙姑妙手回春,宅心仁厚,大慈大悲,救苦救难……”
小黛玉止住他们,摇出白丝细云,回头笑道:“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受伤的。以后再有这样的事,还望诸位能便宜行事,多以百姓安危为重,莫再移祸乡邻了。”
差役、村正皆磕头如捣蒜。
尤家庄百姓早已打开门户,奔出来跪了一地,望天拜道:“多谢仙姑搭救!”
尤家兄妹跪在最后,尤小花还捧着她家的水瓢,以口型道:“水!”
小黛玉挥了挥手,纵上云头,向北径往长安城。
除了赦四百重囚回乡,还有三千宫女被恩旨配军。
她坐在白丝细云上,看那些宫女扶老携幼,哭哭啼啼出了宫门,一路被人押解着,向北而去。
唐代边疆防御主要是立藩镇,设节度使。这些配军的宫女,要被分别带往安西节度使、平卢节度使处,由他们分配。
出了长安城,宫女们分作两队,一路向东北,一路向西北。
小黛玉先截住了前往西北的宫女们。
她定住押送官兵,坐在云头,问道:“你们,可是自愿如此?”
见如此神迹,众宫女早就跪做一团,称拜不已。
听神女发问,有位三十多岁的宫廷女官抬起头,战战兢兢道:“我等领受陛下恩旨,岂敢不尊?”
小黛玉声音柔和,缓缓道:“不问敢不敢,只问你们愿不愿意?”
众宫女面面相觑,半晌,才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宫女抬起头,哭道:“我不愿意,我家在南方,不愿意去北方。”
有人起头,众女立时有了勇气。
一名正当妙龄、楚楚动人的宫女道:“我也不愿意,听说到了边疆要拈阄抓号,盲婚哑嫁,万一嫁个麻脸老头儿,我可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