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89)
小黛玉欢欢喜喜,眨着一双大眼睛,真挚地道:“老伯伯,您真好!”
太白金星哈哈大笑,向远方看了看,又叹道:“凡间究竟有何好,去过的都被迷了眼,待这取经事一了,小老儿也要去红尘里经历一遭哩!”
小黛玉道:“老伯伯这样八面玲珑的好人,若去了凡世,必定为官做宰,流芳百世呢!”
“小丫头,你这是夸我还是挖苦我呢!”太白金星摇头,轻笑道,“我若去,必舍了一身世俗之气,独带真心真性情前往!”
他挥挥手,身姿潇洒,驾白鹤而去。
小黛玉贴了金星所赠隐身符,躲在空中,看唐僧遇到刘伯钦,在其家中借宿,又替刘伯钦超度了亡父,然后独个儿行至五行山,揭了法帖,与悟空相认。
悟空压在山下数百年,身上衣衫早就化作尘埃,唐僧直接坐在山脚,掏出自己的一件新僧衣,飞针走线地改成猴子尺寸。
有了新衣服,悟空穿戴起来,临水照影,欢喜不尽,对这位新师父又多了几分好感。
唐僧看悟空被压五百余年,仍不减天真欢乐,也觉这弟子颇有慧根,不同于凡俗汲汲营营之徒。
他欢喜赞叹道:“你虽是个猢狲模样,穿上僧衣,却比一般僧人要像样哩!”
悟空嘻嘻一笑,大言不惭地道:“师父不知,我占山为王时,就有个美猴王的称号,容貌自然俊俏得很。”
唐僧笑道:“容貌尚在其次,你这样不悲不怨,不改本心,当真难得。”
他转身取过包袱,从中拿出一顶帽子,递于悟空道:“这帽子,是前些日子我在河州卫集市上见得,心中一时触动,买了下来,送与你作个见面礼吧!”
悟空大喜,这师父又识人,又随和,旅程相伴,当真再好不过了。
他带上帽子,服侍师父上马。
金蝉子真魂犹在,依然是心性平和、灵智绝伦的前世模样;悟空压在山下五百年,每日与善信相面还愿,也是一肚子的世事通达。
师徒俩谈天说地,一个学富五车、妙语连珠,一个经历丰富、言辞犀利,直聊到天黑,愈发觉得性情相投,若不是有师徒名分,恨不得搓土作香,拜为兄弟哩。
周围百姓听得五行山地裂山崩,都扶老携幼来看。
见是神猿大圣脱了灾难,众人皆欢喜无限,来迎大圣去家里做客。
你家争来我家抢,轮不着请大圣吃饭的,甚至坐在村头街道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悟空过意不去,免不得引着师父,多吃几家。
人气最旺时,甚至一天吃了十八顿饭的记录。
唐僧与他一起,每日肚儿圆圆,本来的瘦削高挑身材,也白胖了许多。
他见悟空如此受万民爱戴,愈发看重这个徒儿,甚至有些自愧不如起来。
百姓们听得神猿大圣要离开两界山,皆苦苦挽留,挽留不住,只得含了眼泪,提壶担浆,依依送出数里。
一路上,休息时,有善信管待师徒俩食宿,启程时,又有人挑担浆衣,送食送水,相送神猿大圣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百里。
如此数月,方出了两界山地界。
唐僧感叹道:“怪不得菩萨要启示我到西方取经,西贺牛州有你这神猿,又有这般良善的百姓,与别处果然不同。”
悟空笑道:“师父哎,你这才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老孙本是东胜神洲花果山人世,与这西贺牛州有何关系?此地百姓良善,多是我兄妹的功劳,与你那佛祖又有何关系?”
唐僧忙询问因果,听得九天圣女闯天庭、上灵山为本地百姓讨公道只是,忽觉有种莫名的熟悉,却如何也想不起来。
师徒俩晓行夜宿,又赶得数日,遇到劫路的六贼。
悟空上前搭话,说不得几句,就要掣棒打人。
忽听唐僧道:“悟空,且休动手!”
他翻身下马,向那六人施了一礼,道:“六位这般打家劫舍,剪径夺财,就不怕死后进那刀山狱、黑暗狱、油锅狱......”
他绘声绘色,将各种阴司报应讲得栩栩如生。
六贼听得着恼,跳将起来,叫道:“我等只要活着恣意快活,哪管死后罪浪滔天?你这和尚,这等聒噪,留下头来!”
说罢,带枪的使枪,背剑的拔剑,六贼一起奔上前来,就要剁下唐僧的头来。
唐僧忙让到一边,双掌合十道:“阿弥陀佛,贫僧口舌笨拙,渡不了你们的罪孽,还是让我徒儿的棒子来吧!”
他又转身嘱咐悟空:“只打断手脚,让他们尝尝无能为力受人打劫的苦楚就是了。”
悟空嘿嘿一笑,举起棒子,将六贼尽皆打个半死。
唐僧摇头叹息:“罪过,罪过,我这徒儿没打过你们这般不经打的,手重了些,诸位海涵罢!”
说罢,他丢下些干粮清水,径直转身上马。
留下六名贼人原地呻吟哀嚎。
悟空牵了马,嘻嘻笑道:“师父,我原还以为你要饶他们哩!”
唐僧道:“我们饶了他们,谁饶那些被打劫过的过路行客?佛家既有菩萨低眉,也有金刚怒目,饶了恶人,可不就是坑了好人嘛!”
师徒俩说说笑笑,继续前行。
遇到路难行处,唐僧就主动下了马,让悟空将行李挂在马背上,师徒俩相扶而行。
悟空性情跳脱,化斋时常常东游西荡半天不回来,唐僧就乖乖坐在原地等,绝不乱走一步。
偶尔猴子回来晚时,他便借着腹中饿得打鼓取笑徒弟两句。
悟空乖巧,下一次得了斋食,打个跟头就回来,倒需要唐僧劝他不用着急,仔细闪了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