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夜色亦阑珊(55)

毛玻璃后的人们涌了出来,面面相觑:“就这样?”

“喂,Sam就这么同意了?”

“她的意思是同意了吧?”

短暂的沉默后,Andy狂呼起来:“你们要集体跳舞了!”

到了香港的早晨,C城已经历经风云变幻。

其实头天晚上利曼珊就密切关注着媒体的报道,紫狐公关部算高效,各路媒体也没有怠慢,一早就放出欧盟放行的利好消息,到了半夜,那边开盘时,利曼珊一直没睡好,不时醒过来看看情势。

收盘时股价提到了55,总算有了小范围回涨,突破了当初宣布收购时的价格。可这些都是流动的散户看到利好消息后的动作,资本并没有因为这点消息就调转方向。

到了香港的中午,天闷热起来,利曼珊昨夜没有休息好,午饭也没有胃口,干脆给自己两小时回去睡觉。

迷迷糊糊睡过去前,看了下邮件,鄢澜今天一直没动静。

鄢澜刚刚合上电脑,眼睛发胀,今天她有了一个发现,也可以是巧合,她发现有一家操作锦衣夜行的公司有中东背景。

按理说这也正常,中东资本要来M国股市掺一脚也再正常不过,但她的心里却不由警觉起来。

无疑,这也给了她一个调查的方向。

第29章 那Sam有女朋友吗?

晚上六点,利曼珊一个人乘坐缆车上山顶。

销售部今天集体上山,利曼珊婉拒了跟他们同行的邀请,也婉拒了司机送她的提议,只说七点在餐厅见,她想独自体验一下这富于历史感的缆车,看看沿途风景,也慢慢融入这里的生活。

说是缆车,其实是一截电动小火车,很像小时候父母带她去瑞士少女峰时搭乘的火车,只不过车身短一些,路途也短了不少。

利曼珊在山下车站观摩了最早的第一代缆车复刻,一百多年前的蒸汽车,木头车身,复古的感觉扑面而来。她不禁会想,如果那对生下自己的人中有一方是香港本地人,那么他或她的祖先当年搭乘过这辆蒸汽车吗?

新一代的缆车十分钟就到了山顶,天已经黑了,但还没黑透,远处的天色残留着被夕阳烧红后未冷却的铁锈红。

站在凌霄阁俯瞰港岛,姹紫嫣红的楼群环抱着维港,这片繁华和纽约、和C城又完全不一样,它的色彩丰富多了,看上去没有了老牌西方都市的肃穆感,多了些梦幻。

游客不少,利曼珊走到凌霄阁左侧的芬梨径上,这是一条下山的小径,被亚热带树木密密遮住,这里的人少一些。

她下午特意穿了双平底鞋去公司,就是为了晚上能在山顶走走,这会儿站在芬梨径远眺,或许这里所有的人都沉迷于这迷人的夜景中,利曼珊也觉得美不胜收,但就跟飞机降落那天脑中划过的念头一样,她又在想,当年未满月的自己是在哪里被遗弃的?

也许克洛伊并不傻,也不是执着,利曼珊突然觉得,可能她只是比自己勇敢。

自己口口声声说对香港不感兴趣,说对自己的来处不感兴趣,从八岁开始,嘴硬了这二十来年,可自从踏上这片土地,就无法控制地闪过这些念头。

看看表,还差十分钟七点了,利曼珊转身往餐厅走去。

Andy今晚包下了这间餐厅,各种酒水和海鲜、牛排无限量供应,原本利曼珊没有跟大家一同过来,销售部的人还在起哄,说她要放Andy鸽子,说今晚不用跳舞了,说Andy应该把他的秘密女友赶紧喊来准备求婚。

可利曼珊一踏进餐厅的门,大家又都开心起来,好像宁愿一会儿喝醉了疯疯癫癫跳个舞,也想和她共进晚餐。

利曼珊一到,晚餐也正式开始了,Andy先被簇拥着讲个开场白,利曼珊见他衣冠楚楚,人也落落大方,只是环顾一圈也没看到他的女伴,来之前就好奇,到底什么样的女孩子在Sandy口中“习惯了这么闹”。

Andy感谢了利曼珊来捧场,说很荣幸,大家又欢呼簇拥她去讲话,利曼珊走到麦前,那本是乐队演奏的地方,只说了两句:感谢邀请,以及祝贺Andy,今晚的主角是Andy。

餐厅外有露天的桌台,利曼珊拿着一杯鸡尾酒、一只小餐碟,碟子上放了只铐扇贝和两尾甜虾,十一月末的夜晚还不冷,她穿着薄羊毛料的西装,微风吹过,衣角轻轻飘起。

正要坐下,看见不远处灯光几乎照不到的那张桌子旁,Sandy正独自坐在那里,面前只有一杯酒,喝了大半,Sandy看过来,看见了利曼珊,不知怎么的,没有了白天的殷勤,甚至愣了一愣。

利曼珊没有坐下来,直觉她有事,那边Sandy却已站起身,往这边走来。

“Sam,怎么一个人出来了?里面那么热闹。”

利曼珊坐了下来,将椅子调舒适,“你不也一样吗?”

Sandy竟苦笑一下,在一旁坐下,双手支着下巴,像在想着什么。

利曼珊呷了口酒,“这里的东西真不错,海鲜很新鲜,酒调得也好。”

Sandy点头,“Andy最喜欢在这里请客。”

“说到Andy,怎么没见他女朋友?”

“不求婚还来干嘛?”

利曼珊轻轻拧了下眉,“不求婚就不来吗?”

“Sam,你为什么不让Andy求婚?”

利曼珊正要将扇贝肉送入口中,听了这问题,放下叉子,“你觉得妥当吗?”

“如果他俩自己喜欢,有什么不妥呢?”

“我不觉得Andy喜欢,否则怎么是他输了求婚,应该是赢了求婚吧?不过他喜不喜欢不是我考虑的,我只是觉得对他的女友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