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参加我的葬礼(103)+番外
钟青也遭受到了一些恶意,是的,她理解到了那是恶意,因为上一个书被撕烂的同学在班上大哭并将此事告诉老师后,老师揪住作恶者在班上怒斥他“小小年纪怎么这么坏”。钟青没有将此事告诉老师,因为她不会用眼泪和嚎啕吸引来老师的关注从而诉说自己的委屈,别人的眼泪好像是天赋,她没有。
钟青一路磕磕绊绊进入了大学,成年后大家的善与恶都隐晦起来,钟青也总算在这些年的磨炼中掌握了一些社交法则。也有一些人真心地出于善意接近她,想和她做朋友,但最后他们也都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后离开了。大四后期,钟青的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到躯体化的程度,她总是无缘无故呕吐,严重时甚至会休克。症状无法掩饰时,她知道自己需要看医生了。钟青父母的职业式关心让她觉得痛苦,于是她提出出国进行治疗同时学业深造。
出国之后她辅修了心理学专业,在那里认识了林见清。林见清和她吃过两次饭之后非常直白地告诉她:“你的情况需要吃药。”那时她们还是因为课题短暂接触过几次的同学而已,后来钟青问过林见清为什么会多管这么一次“闲事”,她并不是一个多热心助人的人,林见清说她看起来像是随时要死掉,提醒一句不费多少力气,如果钟青自己没有治愈的勇气她也不会再搭手。可就是当时那么随口的一句话,成了钟青浮上水面抓住的那把稻草。
接触久了之后钟青慢慢和林见清成为了朋友,钟青第一次拥有朋友,真正的朋友。钟青和林见清在很多方面意外合拍,而且很有那么点“心有灵犀”的意思,不用怎么解释就能领会对方想表达的意思,相处起来非常轻松舒适。最重要的是,在林见清面前她不用伪装“正常人”,这极大减轻了她与人社交时的心理压力。
钟青思考过她能和林见清成为朋友的原因,她觉得这最大程度归结于她们的相似性。她和林见清同是情绪匮乏的人,不同的是,她的匮乏是因为从小的成长环境,而林见清的匮乏却好像是自己放弃了。
钟青问过林见清,在她之前有没有过其他朋友。林见清说有。钟青问那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她以为会是又一个相似的个体,但林见清给她描述了一个非常灿烂的形象。这让钟青很意外,她问林见清怎么和那样的人成为朋友的,林见清说:“我没把她当朋友,我喜欢她。”
林见清说这话的语气和神态自始至终都平淡怡然,但钟青最明白她,知道她的不动声色下会是多炽热沸腾。
出国对钟青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新环境和新朋友让她的状态一点点好了起来,也不再执着于变成“正常人”。不过偶尔,她依然乐于扮演一个受欢迎的人,热情、开朗、善良、勇敢,这对她来说是一种探索生活的方式。
高家乐就是钟青在探索生活中遭遇的意外。一开始知道有个人这么费尽心思寻找自己钟青没有任何惊喜可言,满心都是警惕,觉得自己不小心招惹上了一个变态跟踪狂,差点报警抓他。后来是知道他跟林见清是初中同学才作罢。钟青愿意跟高家乐接触是因为林见清对高家乐的态度有种微妙的不待见,钟青还是头回见林见清对除那位心上人之外的人表现出喜恶,尽管并不明显。钟青便对高家乐提起了兴趣。
接触下来钟青发现她之前诚然是误会了高家乐,他就是一个思维走偏锋的神经病。高家乐是第二个钟青相处起来觉得放松的人,她跟林见清相处觉得放松是以为林见清完全能明白她,她跟高家乐相处觉得放松是因为高家乐完全不明白她但无条件“效忠”她,钟青自己都不明白对方对自己的这种信仰心态缘何而来。
那年的圣诞很漂亮,像一个巨大的水晶球,雪花是软的,灯光是暖的,恍惚间好像她在这样的温暖中浸润已久,心也被烫化了。
后来触碰到冰冷的玻璃表面,她才惊觉自己始终在水晶球外面。
第79章 她好生气
钟青听过高家乐眼中的自己,璀璨夺目的,仗义果敢的。但钟青清楚知道这是一个谎言,连他们的初见都是她在“角色扮演”。高家乐喜欢她吗?高家乐自己是肯定的,钟青却不敢肯定。
钟青从来不是个冲动的人,答应高家乐告白的时候她心里那个“试试吧”的声音已经呐喊了千百次。她知道高家乐最初对她心动是因为看见她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后来的相处中钟青有意无意也会展示她角色扮演的那一面,但总不是时时刻刻,相处的很多面让她觉得,或许这样走下去也不错,人和人之间的磨合,总不会要像写好的计划那样发展才合格。她想和高家乐试一试。
恋爱、结婚、同居,一切都发展得比钟青想象中好,高家乐虽然脑回路时常抽风,但其实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他能够敏锐地感觉到钟青的情绪变化并用自己的方式让她放松,有时钟青也会“露馅”,高家乐既不质疑也不询问,或者说他根本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他把“你做什么都一定有自己的道理”当作信条践行。
回国之后钟青找了一份私企的工作,开始重新融入一个新环境,又是一场角色扮演的考核,即便是不需要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岗位,同事领导间的沟通接洽仍无可避免,这是社会生存的必经之路。
和林见清不同,林见清非常擅长“划分”自己,将不同的生活组分完全切开,工作学习中其他人会觉得她过于客观冷漠,但不会觉得她“不正常”,只是觉得她本来就是这样的人而已,她不向往人群。而钟青摆脱不了对人群的向往,或许是从小的成长经历让她对热闹长久地求而不得,或许是生命里那些来了又走的温暖过客,钟青总是想走进人群中,哪怕是成为不起眼的一部分。某种意义上,高家乐是她向往的与人群的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