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带炮灰夫郎做开国皇帝(174)

作者: 金戈银盾 阅读记录

正值盛夏,午后的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洒在地面,形成明明暗暗的光点,沈新看着快要气成河豚的林斐济,劝道:“要不你再争取争取?若有幸过了乡试,过几年参加院试就是了。”

杨竹青在一旁赞同地点点头,惜字如金道:“我同意。”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林斐济握了握拳,眼里闪过一抹坚毅,“你们说得对,我回去就跟父亲商量。”

新知府到来的第五日,府衙便张贴了一系列的新政,首先便是调整了今年的赋税和商税,还免除了今年的徭役。

眨眼便到了秦宁和赵花朝约定游玩的日子。

杜浩元和林斐济也不知道从哪知道了沈新和扬竹青两家要出来游玩的事,嚷嚷着要来,两人若是不答应,他们就把这件事情跟其他人说。

显而易见,最后的四人行变成了八人行,因为还有二毛和三毛两个小机灵鬼。

出城的路上,三毛一直在秦宁耳边碎碎念道:“哥哥,你下次可不能把我忘了,我可是你可爱的三弟啊!”

三毛瞄了一眼同款正危襟坐的沈新和二毛,用气声跟秦宁说:“哥哥,要是你觉得人多累赘,就单独带我好了,我虽然人小但还是能做很多事的。”

几个月的时间,二毛和三毛个子长了一大截,已经到秦宁的腰身了。

秦宁嘴角微弯,同样用气声和三毛说:“好,下次一定不忘了你。”

“我就知道,哥哥最好了。”三毛笑的美滋滋的。

秦宁心里为骗了一个小孩子而发虚,他偷偷瞄了一眼沈新,却不想视线被抓了个正着,看着沈新眼里的揶揄,不知为何有些恼怒。

他眼珠一转,叹了一口气,“三毛,你大哥好像脸色不太好,你去看看他怎么了好不好?”

沈新一家坐在杜浩元贡献的马车里,沈新和秦宁一人坐在一边,两个孩子紧随左右。

“好。”三毛响亮地答道,挪到沈新旁边,开始碎碎念,目光关切。

沈新轻笑一声,小兔子会亮爪子了。

阳光明媚,微风吹过绿叶,带来阵阵清香和檀香,马车停在山脚,几人徒步上了普济寺,寺庙离山下不过百米,杜浩元也凭借自己爬了上来。

“杜兄毅力变强了。”沈新看着气喘吁吁的杜浩元,玩味一笑。

杜浩元喘着粗气,嘴里还在说:“这都是为了沈兄夫郎的手艺,我可是付出太多了。”

秦宁偏头看了沈新一眼,微微一笑道:“今日定不让你白来。”

今日野餐是为了给相公放松心情,自然要做些不一样的美食。

“那我们要好好期待一下了。”林斐济眼神发亮,笑着说。

正门高耸宏伟,普济寺三个字仿佛是镶了金边的金色,周边刻着精美的浮雕,钟声悠扬,从寺庙里传来的香气更浓郁了一些。

几人说说笑笑,等杜浩元休息的差不多了才往里走,沈新犹豫了一下,秦宁察觉到了回头看他,眼神疑惑。

沈新回了他一个安抚的笑容,跟着众人走进了普济寺。

第107章

穿过山门, 寺间景象映入眼帘,广场宽阔,石头堆砌的台阶蜿蜒向上, 中间摆着一尊镀金的香炉, 白烟缭绕, 比门外的香味强了百倍不止。

几人谈话的声音骤然低了下去, 穿过天王殿,拿上香茗踏入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一个寺庙的核心建筑,富丽堂皇自不必说,上首供奉着的神佛菩萨也是惟妙惟肖。

殿前放置着两排淡黄色的, 稍显褪色的蒲团, 穿着袈裟的法师跪坐在前, 敲打着木鱼, 诵读经文,声音浑厚又庄严。

望着这个场景, 沈新的内心似乎也平静不少,他把香插在香炉中, 跟着秦宁跪了下去。

秦宁望着面含慈悲的满殿神佛,虔诚地叩首,许下了他的心愿。

出了大殿,赵花朝熟门熟路地走到不远处的功德箱, 往里填写一大把碎银子, 秦宁跟着也往里添了些铜钱,铜钱落入箱内发出咚咚的脆响。

看守功德箱的是个脸嫩的小沙弥

, 他微微躬身,道了声佛号,“感谢诸位施主的慷慨捐赠, 愿佛祖保佑您。”

林斐济虽然在南江府长大,但并没有来过普济寺,此时见什么都新鲜,和二毛三毛来回走动张望。

“普济寺后山有个甘泉,泉眼里冒出来的水甘洌清甜,不如我们去那野餐?”杜浩元提议道。

杨竹青微微颔首,“正有此意。”

“行,那我和竹青兄先去山下取食物和餐具,你们先跟着杜兄他们去后山。”沈新把秦宁垂落的发丝挽到耳后,低声说。

“好。”秦宁抿了抿唇。

直到出了普济寺,沈新提着的心才彻底落回实处,还好,他没有任何变化,他回望了一眼普济寺。

“沈兄,怎么了?”杨竹青见沈新回头,问。

“没什么。”沈新面色如常。

心想,以后还是少来这些地方吧,毕竟他的到来就不科学。

后山清新,泉水潺潺,绿意盎然,东西虽然拿上来了,但时间还早,沈新等人打算在周围逛逛,看能不能找到些果子、野味和柴火。

赵花朝有了身孕,不宜过度操劳,就和杜浩元,二毛和三毛呆在原地归置东西。

“这里真的有野味吗?”林斐济手里拿着弓箭,眼神充满怀疑。

他们可是走了一刻钟了,毛都没碰到。

沈新把一根干柴放在竹筐里,“不一定能有,这东西得靠碰。”

见林斐济眼神黯淡,秦宁连忙补充道:“如果我们能找到竹林,很大可能能找到竹鼠,烤了吃也很美味,竹筒还可以做竹筒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