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瓷娘子(13)+番外

作者: 前后卿 阅读记录

一个鸡蛋!

换做两天前的叶青釉,虽然不至于瞧不上一个鸡蛋,可哪里想过一个鸡蛋还能引发这么多的事儿?

叶青釉在心中默默叹了一口气,也抱住了白氏瘦削的肩膀,小心翼翼的牵起袖口给白氏擦泪。

两人又在房中说了一会儿母女俩的体己话,叶青釉开始有意无意暗示白氏以后得态度更加强硬一些,莫要受人欺负之类的话,白氏诺诺的点头,也不知有没有听进去,只是犹豫道:

“都是一大家子,没有必要做的太绝,我多干一些,这家里就清净一些,咱们俩的日子也好过一些......”

从前也没有多好过!

叶青釉心中默默顶了句嘴,可心中也知改变不是一朝一夕而成,只得再次在心中默默捏紧了拳头。

白氏也知道自己说这话会让闺女难过,可以她的性子,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好,阿娘以后再也不管不顾家里任何事情’的话来。

两人就这么相顾无言,眼见白氏这泪水做成的人儿又要垂泪,叶青釉头皮发麻,正要说话宽慰,就听门口‘吱嘎’一声,有一道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

那是一个高大,健壮的中年汉子,身着灰黑粗布长衫,前摆别在腰间的麻绳腰带上,脚边手边都有简单清洗过,可还有残留的泥点子,显然是刚刚干完活就急匆匆的赶了回来。

白氏一见来者,原本无神的眼睛顿时一亮:

“青儿她爹,你回来了。”

爹...?

叶青釉的眼神顺着白氏的目光看去——

好像,真的好像。

上辈子的她,也有一个同叶守钱很像的父亲,可惜只在相片里看过,暴躁的老母亲说父亲是在地震里为了救人而死,于是她便从小到大都只有一个母亲。

如今一朝穿越,她竟然也能有父亲?

叶青釉分辨着来者与自己有六七分像的眉眼容貌,眼中不自觉开始酸涩起来,可她张口欲喊之时,又想起原主就是撞死在这一向没什么交流的老父亲眼前,就为了让这个家留住自己,不由得心中一痛,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

该如何相处呢?

父亲这角色对她而言从来陌生,况且还是原身自己都没有什么明显情感交流的阿爹。

来者一路快步来到叶青釉面前,也没能等到闺女喊出一声父亲。

白氏拉了拉叶青釉,叶青釉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喊出声来。

叶守钱站在床前定住身形,竟也没说什么,只是沉默着从胸前掏出一物,小心递给了叶青釉。

叶青釉没接,白氏便接了过来,叶守钱递过来的东西是个油纸包,里面刚好有两个拳头大小的白面馒头,还在散着腾腾的热气。

热气熏湿叶青釉的眼睛,她下意识的抬头一看,就见沉默寡言的男人刚刚拆出油纸包的胸前有大片的烫伤红痕,显然是硬生生等着馒头开炉,随后便温在胸膛,一刻不曾歇的赶回了家。

叶守钱的声音很低,很慢,很结巴,他似乎是怕吓到叶青釉,压足了声音,小声道:

“吃,闺女吃。”

第11章 重提差雇,替自家人挣命!

热气腾腾的馒头被白氏小心翼翼的掰开,喂到叶青釉的嘴边,叶青釉这才反应过来叶守钱带回来的,可不是什么馒头,而是两个大大皮厚馅也多的包子。

宋朝的面食,其实都不叫后世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而是以烹饪方式命名。

烤出来的叫做‘烤饼’,用汤煮出来的叫做‘汤饼’。

包子,馒头等物由于是隔着热水由屉笼蒸煮而出,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叫‘蒸饼’。

而‘蒸饼’这个名称,由于要避讳宋仁宗赵祯,也就是本朝先皇的名讳,才将‘蒸饼’的蒸,改为炊,得了一个‘炊饼’的名字。

对,没错,就是武大郎的那个炊饼。

所以,炊饼其实并非只有馒头,也有包各种馅料,分皮薄皮厚,主体也分究竟是全用脱壳精细小麦磨粉做成的白面,或者是不脱麸皮便一起磨粉的黄面,还有干脆就是全用麸皮做成的黑面。

叶青釉面前这个炊饼,就是普通人家只在逢年过节才能吃到嘴中的白面炊饼,更别提炊饼中,叶青釉还闻见了喷香的肉香。

直至这时,叶青釉终于才体会到史书上写的‘宋时的美食其实已经很发达’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这喷香,惹人口水欲滴的大包子里,馅料赫然是有用油盐煎肉,再将煎好的肉包入面食之中上锅蒸煮的习惯,这已经非常偏向现代的吃法。

而在前朝,大部分的时间里,连勋贵都还是保持着食用炖煮菜,夹生菜等吃食习惯。

时至今日,如今的勋贵之家,则是开始追求更极致的舌尖享受,开始品味上了香料炙烤羊肉之类的美味。

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肉类来源就是猪,以及偶尔打到的野味。

没错,如今猪的饲养也是前所未有的普及,虽然还有些小贵,但也能担保普通人家一年都能吃上两到三回。

可这些‘普通人家’里面,可不包括原先的叶家,不,或者说,不包括原先叶青釉这一家三口。

叶家这一大家子里面,叶老爷子作为一家之主,不可能时时刻刻管着家里人吃什么有没有吃,而手掌全家银钱,负责掌握一家子每顿吃什么的黄氏......尤为不喜欢大房一家三口。

叶青釉粗略的扫了一遍记忆,发现莫说是喷香的大包子,她这具身体活到十二岁,连黄面馒头都没吃过几次。

当然,也不是只有她吃不上,而是白氏,甚至是叶守钱,全部都吃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