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瓷娘子(199)+番外
叶青釉看了几眼,心中更是有些说不上来的滋味。
这回,再没有了变故。
一路跟着积石步入上次与越大公子相见的堂屋之中,打眼一瞧,主座之上,果然又是那张无论看了多少遍,仍会惊叹其精雕细琢如玉璧的脸。
这回叶青釉什么废话都没有,直接让自家老爹放下扁担就开始掏瓷器。
足足十二个盒子掏完,越缜才变换着一张英挺隽秀的脸,似有些咬牙道:
“小娘子就不能扔了你那个破扁担和竹筐吗?”
原先叶小娘子看着手头有些拮据,当着他的面,将瓷器从竹筐里掏出装盒也就罢了。
如今怎么说也是收了他一千多贯的人,怎么还不将那扁担和竹筐换了?
丢不丢人另说,叶小娘子是真不怕自己的瓷器摔坏啊!
叶青釉打了满肚子的腹稿,还没开口就听了这么一句,当即就有些疑惑——
竹筐怎么了?
竹筐分明很好。
比起实木的箱子,以及软布包,竹筐一不怕实木箱有颠簸,反将内里的瓷器磕破。
二又不怕像软布一样随手磕碰。
只要用一个竹筐,塞一些稻草做底,再放一层布,比什么都顶用,多贵的瓷器都护得住。
当然,这话,叶青釉没敢和一看就金尊玉贵的越大公子细说,只低眉俯首:
“好,听大公子的,下次一定换更好的箱子来。”
越缜几次与叶青釉对话,已经猜到了些叶青釉的性格——
有气性,不服输,贪财,有些聪明,胆子又极大。
他今日听到人来送瓷,料定是件好事,倒也真让他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人逢喜事精神爽。
本也是无心之语,却没有想到今日的叶小娘子很是不同,竟有这么个乖顺的回答,倒显得他多仗势欺人一般,一时是真有些意外。
难不成这个脾气烈性的小娘子改性子了?
越缜挑了挑眉,没有开口,叶青釉便将手头第一个盒子打开,双手平举,献了过去:
“影青廉净荷纹小花神杯,请公子品鉴。”
【影青廉净荷纹小花神杯,双图如下:】
此杯雕刻清晰细致,胎体质薄轻巧,花纹若隐若现。
外头日头正盛,迎光更是若隐若现,更显清雅秀逸。
越缜修长的手指略一划过杯壁,只觉入手温润,不似凡品,唇边的笑也多了几分:
“好。”
“不过此杯的名字,似乎和兰纹杯不太一样?”
原先那只是‘影青浮幽兰纹小花神杯’,这只却是‘影青廉净荷纹小花神杯’,原先以为十二花神杯只会改个花名,如今看来,显然并非如此?
叶青釉有事相求,自然有问必答,一等一的和缓平善:
“是一样的取名法。”
“影青是这种浮雕杯的颜色及统称,后面才是细项的名字。”
“最后四个字是杯形,自然不必说,兰纹与荷纹,更是一眼就能分辨,而荷纹前的两字,其实才是她们真正的名字。”
越缜挑眉,显然想要往下听,叶青釉想了想,索性又取出一只同上次那只细节些许不同,但整体极为相似的兰纹路杯来:
“这只名唤,影青芳幽兰纹小花神杯。”
【影青芳幽兰纹小花神杯,单图如下:】
越缜眼睛毒辣,几眼过后,就瞧出这只杯子的精细程度远超第一次的兰纹杯,再一细品名字,倒是笑了:
“小娘子真的有心,能一只只为她们取名。”
兰花,又称幽兰。
第一只名为‘浮幽’的杯子,叶青釉便是取了一句咏兰诗‘春风浮幽谷,蕙草趁樵归’里的空灵之意,指代兰花。
而第二只兰纹杯,则是用兰花独有的香直拟兰花,又更别出心裁了一些。
而且,如此取名的缘由,最最关键的是,暗指每一只,都绝无仅有!
叶青釉想了想,没有将最后一句话说出,继续解释手头的瓷器道:
“胡乱取名,公子看的上眼就好。”
“按照这个取名法,就能细解出许多名字由来,如荷纹杯的‘廉净’,就是取自荷花的清廉,洁净。”
“而稍稍改一些,或增减一些其他字,也能很快让人明白瓷的各种差别。”
叶青釉又在几个盒子里面翻找了片刻,再度取出一只杯子来:
“像这只,虽然也是十二花神杯里的杯子,但它就不叫小花神杯,而叫‘卧足杯’。”
“全名,影青寿客菊纹卧足杯。”
“请您品鉴。”
第157章 老实说,这名字是不是你胡编乱造的?
素肌玉骨,釉色温润。
深邃,又不古朴典雅。
又以菊花的旧称‘寿客’为名,添隐士之姿,更着潇洒隐逸之意。
杯子几乎是一直比一只好看,越缜终于松懈闲适下来,轻笑道:
“极好。”
“只是.....为何它又叫做卧足杯?”
叶青釉早就准备好了回答:
“卧足杯,杯底无圈足,呈内凹的卧足,像极菊花迎初霜,稍稍低垂的姿态,所以便取用了这个名字。”
“小花神杯大多体态纤长,而此杯杯形比大部分的小花神杯稍低一些,所以并没用小花神杯的名字。”
越缜细细品味了一阵,在叶青釉又开始努力掏瓷器的时候,有些突兀的开口说道:
“还是需得齐整一些,不如叫做,‘影青寿客菊纹卧足小花神杯’。”
......哪有这种取名方法!
哪怕是用小花神卧足杯也比卧足小花神杯要好,起码还能将小花神曲解为表示而非杯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