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瓷娘子(217)+番外
“诶,你们还不知道吗?瓷器是她爹替她做的,我打听的清清楚楚呢!”
“就你知道,就你最知道!叶小娘子没有烧出影青瓷前,你能知道她爹叫什么吗?我看你现在也不知道!要是她爹真有这本事,干嘛不早早将名声传出去,再将制瓷的手艺传给她,好也免些其他人的苛待?我瞧你是真昏头了!”
“我倒是认识叶老大......他前些年会跳刀瓷,不过这几年手伤之后,连好一些的瓷器也做不了了,应该真不是他做的。”
“我说呢,怎么一直都是这个小娘子说话,她爹反倒一直听着也不开口,原来厉害的是这个小娘子。”
“可不是嘛,说话也井井有条,比她旁边那些昏头又丢人现眼的家伙好多了。”
.........
在龙泉,害人的案子不算常有,且和每家每户也扯不上什么细致的关系。
可要是说到瓷器,那可是大有不同!
往街上扔一块石头,扔十次,绝对有半数都是匠人。
而匠人们中如今流传最远,且手头都在仿的,就是叶青釉的影青瓷!
这一下瞧见了叶青釉的模样,怎么能令匠人们不津津乐道一番?
别说是匠人们瞧见了叶青釉激动,连带着堂上的朱县令似乎也有些惊异,他这回没有再敲响惊堂木,喝责堂下肃静,而是微微抬高了些声音,道:
“退堂!退堂!!!”
等等,怎么突然就退堂了!?
朱县令的奇怪举动太多,叶青釉可算是彻底傻眼了。
第172章 王秀丽的去处
“县令老爷!”
出乎众人预料,听到退堂之后,最先出声留住朱县令的人,不是已经几经昏厥于地上的吴家父子,也不是脸上精彩纷呈的叶家人,居然会是叶守钱!
叶守钱一直沉默,直到朱县令不分青红皂白要退堂,这才躬身下拜,瓮声问道:
“吴家小子未过门的媳妇被叶珍金所卖的事情就只能等着吗?”
“况且......您还未说,丽丫头如今伤成这样,害人者还没影,往后伤患又由谁来照顾呢?”
叶守钱其实一直给叶青釉一种大智若愚的感觉。
如今听到最后一句,这种感觉更是越发深厚了一些。
不在意王秀丽或者没有脑子的人,自然不会在意王秀丽人散后去何处又会遇见何事,多是直接就默认叶家人能将王秀丽带走。
自家老爹能如此问,显然也是有些信不过......或者说,怀疑叶家人?
叶青釉听到最后一句,自然是多看了自家老爹一眼。
叶守钱将闺女的动作瞧了个正着,连忙压低声音小声解释道:
“毕竟是一条人命,丽丫头如今伤的这么重,往后应该需要吃不少汤药,你奶你二三叔他们.......”
人都不是傻子,叶守钱心中其实也有考量。
先不必说其他,单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个孤女,身上又没有银钱,若被抬回叶家,指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了声息。
这样的场面,显然不是叶守钱愿意瞧见的。
叶青釉没吱声,堂上的朱县令听了话脸上却有明显的不悦:
“本官早说了,会差人去查找叶珍金的踪迹,有没有买卖小娘子的事情也需要再审,不能现在一言断定,你们且等着就是......你们是不信本官?!”
这话一说出来,谁敢再多说什么?
堂下包括吴家父子两人在内的人,纷纷称不敢,朱县令这才满意的捋了捋花白的胡须:
“至于伤患,谁想要谁带回家去就行,不必过问本官。”
“退堂吧——叶家小娘子留下,本官有几句话要交代。”
她,留下,交代?
叶青釉一下子了然,这朱县令为何吃惊,而且偏偏又是在听到她是制作影青瓷的匠人后着急退堂.......
这,怕不是想要她制瓷吧?
叶青釉唇角微微抽动,不由得暗骂了一句越大公子——
得了影青瓷,就好好藏着自己得了好东西的事情不好吗?
如今可倒好,事情宣扬出去,她成了块肥肉,谁来都想啃上一口。
叶青釉心中烦躁,定了定神,同自家老爹小声商量几句过后,这才微微抬高了些声音说道:
“县令老爷,您是父母官,事无巨细,一定还是得请您拿个主意的。”
“您刚刚也说,许是外人觊觎伤者的美色,所以才伤的人。”
“对方既能进叶家一次,就能进第二次,倒不如.....将人送到别处去。”
“丽姐儿毕竟是咱们亲戚,我们愿给义庄或善堂捐上些银钱,让人多照顾一些伤患,这俩地方人多,伤人者必不敢再去行凶,而且也能有大夫随时照料,论治病养伤,肯定比在家要好一些......”
在父女俩的心里,其实都不放心将王秀丽送回叶家,可又不能直接明说不信任叶家。
叶守钱许是真心善,想要将人带回家照顾......
但叶青釉却绝对是不想沾王秀丽这么个大麻烦。
王秀丽的病治到最后,无论是死,还是醒来,只要将王秀丽带进自家的大门,那就绝对是后患无穷。
叶青釉既怕王秀丽死后没有办法料理,更怕醒来之后升米恩斗米仇,收留个孤女,赶都赶不走。
所以,索性当着大伙儿的面,就将话说明白。
将人送到义庄或善堂,既出了银钱救人一命,也不用将人带回家,若是叶珍金还没死,听到闺女在何处没准也会来寻,设个诱饵,让吴家父子蹲守,也算是个好法子。
叶守钱显然也是觉得行,也没再多言,而叶家人神色各异,最后也只有洪氏酸溜溜的念叨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