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瓷娘子(237)+番外

作者: 前后卿 阅读记录

叶青釉抿了抿唇:

“老先生总不会傻到将自己的大名写在讼状之上的,对吧?”

“不,也许,写了也没事。”

“此地县令昏聩也不是一天两天,哪怕是写了全名,天下同名同姓之人何其多,人家可能都未必瞧得出来。”

“朱县令连王秀丽明显是被叶家人所害这一点都瞧不出来,用什么来猜刘老先生原先的身份?”

对啊,朱县令连明摆在脸上的功劳和政绩都不收下,拿什么来抓刘老先生?

说不准也像是追查叶珍金行踪一般,追着追着,就没了下文。

叶青釉心中一叹,继续说道:

“刘老先生不会不知道这些的,对吧?”

“不然,您也不会将房屋地契挂上三日,才准备走,要是我知道马上有人会来抓自己,我哪里管的上变卖什么房屋地契,喊上爹娘,连夜就走了。”

刘老先生却还留下,准备将东西都卖了才走,这在叶青釉的眼中,明显是‘写的东西有可能暴露,也有可能不暴露,但还是远离这是非之地的好’。

刘老先生松开扶着叶青釉胳膊的手,摸着胡须重重一叹:

“你怎知我不是爱书成痴,又活的太久活够了,想将我那毕生心血托付给一个好人家,所以才没走呢?”

难道自己这是,猜错了?

叶青釉大惊,但还没有说出口,就见刘老先生打量她几眼之后,突兀的哈哈大笑起来:

“小娘子,你玲珑心思,如此能猜,怎么没有猜到老朽刚刚所说是句逗你的话!”

往后,可不能叫刘老先生作老先生,这叫老顽童也差不多!

笑声中,叶青釉的心缓缓放回了肚子之中:

“所以,老先生在状纸上面写了什么?”

“我说想拜老先生作师,不是玩笑话,哪怕只是因为我求老先生写讼纸,才将老先生置于险境这件事,我也想帮老先生一程。”

刘老先生唇边仍然带笑,听到叶青釉的问话,回道:

“如何能怪你?没有我心甘情愿,你又如何能让我动笔?”

“至于我那张讼状,........其实也没什么,通篇几乎都是为吴家父子与那些被卖的小娘子伸冤,只有两点,还算是特别。”

“一,我全力而写的字迹乃是一绝,与其他人有很大不同。”

“二,我在状纸的末尾处,写了一句当年我在檄文中写过的一句话‘翼翼勤行,孜孜务恤’。”

最后的八个字,其实也很简单。

简单来说,就是兢兢业业,勤政爱民,抚恤百姓。

这写在檄文里没有什么问题,写在状纸中也能说是在劝告县令做些实事,更没有什么问题。

叶青釉原先已经准备听到什么直接写了自己名字之类的话,如今听了这话,倒是松了半口气:

“只是劝诫之语,笔迹也能说是多年刻苦后的结果。”

“老县令昏聩疲懒,讼状在他手中又不会被旁人看到,哪怕是看到,那个人也不是刚好够聪明,有机会能认出来您的.........”

说着说着,声音越小。

叶青釉停了嘴。

因为,她恍惚间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她离开府衙的时候,越大公子好巧不巧,在老县令等人的簇拥下,进了书房的门。

而越大公子,刚好是叶青釉这两辈子以来,遇见过最精明,且还带着些蔫坏的人。

第186章 相逢即是分别

“要不......还是先跑吧。”

叶青釉听完刘老先生的话,心里那颗还没有完全放下的石头突然就又悬了起来。

终于,片刻之后,她不在纠结拜师的事情,做出了和原先刘老先生一样的决定:

“我仔细想了想,县令虽然昏聩,但是指不定身边就有能人,刚巧读过老先生的檄文呢?”

“先生要是信得过我的话,您可以出个价,然后我想办法将银子凑给您,您拿了银钱,想要去哪里安身,便去哪里安身。”

“老先生若放心不下那些字画古玩,等过三五年,老先生安定下来后,便可打听打听龙泉有没有纷乱,若没有,可差遣个人给我写封书信,若是想要回来,那换个姓名再回来,隔壁宅院和那些字画还是给老先生留着,一张也不卖。”

叶青釉说这话,也是为刘老先生仔细谋算过的。

她这些日子里卖瓷的全部家当加在一起,约莫是大几百两,虽不到一千,可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如果刘老先生愿意就此离去,随处寻个僻静的地界,置办下百亩良田,再起一个全新的宅院,寻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做,那自然是最好的。

毕竟这样的话,既可以免了待在龙泉可能会遇见的祸事,也可以安度晚年。

而叶青釉,虽然最开始的时候想着只要宅院,并不需要一屋子字画古玩,但仔细想想,却也没有特别大的弊端。

刘老先生此去若是想回来,东西还是刘老先生的,自己只是暂时保存一段时日,钱总是在的。

若是不想回龙泉,那就更让叶青釉如鱼得水。

她卖东西的功夫不错,字画古玩这种东西,越放,价格越高,喻荣道人既然看样子广受追捧,自然也有受众,转卖一部分,留下一部分手稿,自己钻研,既不亏钱财,也算是真受了刘老先生的传承,美事一桩。

可以说若是这样的话,那除了眼下手中没了银钱,往后这笔银钱还要被压一阵子,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弊端。

叶青釉越想越是这么个道理,盘算了一下最近家中的开销,报出了一个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