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瓷娘子(258)+番外

作者: 前后卿 阅读记录

卓资捂着肚子爬起来,双眼通红,艰难解释道:

“我说要带她回家,她不肯,那也就算了,我可以留下来当上门女婿。”

“可家中艰难,岳丈病着需要银钱,我想要借些银钱,在龙泉买些瓷器去南海县卖,她也不肯,还说我是有什么花花肠子,如果不愿意和她过日子,就赶紧走........”

“我不走她还打我呢!”

“可我能有啥花花肠子,我就是想挣些银钱给她花,给她爹买些药.......”

“我这当爹的都不知道我有了孩子!如果不是孩子丢了她来找我,我这辈子也不知道我们俩有孩子!!!”

越说卓资的眼睛越红,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这弹的太多,就难免有些可怜。

更何况,卓资哭着看向秦氏的时候,身上总是带着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窝囊劲......

叶青釉看了两眼,也觉得这其中可能确实有些误会,想了想,还是朝此时有些动摇的单拓夫妻开口解释道:

“南海县就是前朝所称的‘南蛮’,除了流放,基本没有人会去那里,瘴气很大,很毒,路上蛇虫猛兽自不必多说,外人基本不去,商客自然也不会往这条线上走。”

叶青釉朝着暗自垂泪的秦氏道:

“秦娘子当时肯定是知道这些,所以觉得卓资肯定是骗你的,只是想骗着你借了银钱跑路的吧?”

秦氏被点中心事,含泪看着不远处的卓资,犹豫半晌,终于点了点头:

“是。”

她一个孤女,娘亲早死,亲爹还腿脚不好,每日几乎都要靠天吃饭,突然有一天,外乡来的男人突然说要她借大笔的银钱,去跑一个几乎听都没怎么听过的商路......

说句实话,心有疑虑才是正常的。

卓资从未听秦氏说过这些,一时间好像整个人都失了力气,险些摔倒在地上。

叶青釉扶了一把,呆头呆脑的卓资这才反应过来,几乎是惊惶失措的解释道:

“不,不是,我是真的很喜欢跑商,而且我一个外乡人,在这里也借不到银钱.......”

“媳妇,我当时告诉你有事儿来乡里找我,乡里的情景你也看到了,我打猎,我收皮子,就是为了去州府卖的......”

前言不搭后语,也没解释到点上。

叶青釉只能再次做了个‘翻译’:

“秦娘子,我来打包票,这一家子都是做跑商生意的,是真的爱吃这口饭。”

“我虽然年纪小,但亲眷们有去过南海县,同我说过一些事情,听说南海县虽然瘴气大,可那里山货奇多,也出几种宝石,所以物价比起龙泉却又好上不少.......”

“卓资没准,是真的为了你想搏一搏的。”

第201章 一家子的团圆

卓资哪怕是再笨头笨脑,此时也知道到底有哪里出了错。

他急的要命,却还不忘记同叶青釉说:

“不是没准,是准,准。”

“我就是想多赚些银钱回来的,我离了媳妇真的活不了,你们都不知道我这一年多过的都是什么日子,要不是山里有黑瞎子能让我打打,我自己就真要把自己气死了嗷........”

嗷的一嗓子,卓资的那窝囊劲就又上来了。

叶青釉默默离的远了一些,但秦氏显然很吃这套,抱着孩子含泪走了过来,将粉雕玉琢的孩子缓缓放入卓资的怀中。

两对夫妻相顾无言,几乎是泪如雨下。

几人心中感慨,没有其他言语,相继进屋,叶青釉瞧着秦氏麻利的收拾了一间新屋子出来,抽空做了个饭,期间甚至还同秦老汉介绍了几人,甚至还不忘仔细说了前头的事儿,不由得也是感慨这秦氏委实是个麻利人。

这个小家刚刚聚上,叶青釉也不好多做叨扰,拒绝单拓要将自己送回去的打算,顾念着单拓一家刚刚相认,秦氏一家又极为素净萧条,于是又提前给单拓俩夫妻多支了几个月的工钱,这才先一步离开。

龙泉地大,并非没有做路人生意的车驾。

通常都是上车前说好去何处,由专门坐这生意的车夫喊价,可以送到自家门口。

叶青釉稳稳当当的上车下车,刚刚走了几步,就瞧见站在门口翘首观望的自家老爹。

叶守钱原先没跟着去县衙报案,又见闺女久不回来,已经探了好几遍路找人的他此时正是心焦的厉害,瞧见闺女自己一个人回来,顿时松了一大口气:

“县衙的差役们说你们早走了,没回来怎么不递个信儿?”

这回,应该是把叶守钱着急狠了,也没等叶青釉开口回答,就听叶守钱自己将话头抢了过去:

“单拓夫妻二人呢?怎么没有和你一起回来?”

叶青釉正要说起这件事,索性顺坡下驴,一边拉着自家老爹往里走,一边将单拓马氏两夫妻如何阴差阳错听到孩子生父的名字,又如何与卓资认亲的事儿讲了。

叶守钱越听越是惊讶:

“这天底下,竟然还有这般巧合的事情?”

叶青釉也是暗自感叹巧合,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添了一句:

“这事儿,还真是叶珍金的‘功劳’。”

“若不是她去拐了孩子,谁能想到原来单叔寻了那么久的儿子现在跑到山田乡里去了?”

“哪怕是龙泉前些年有人见过卓资,但没有这事儿牵连,又有秦娘子误解后去寻人,恐怕在龙泉再找上数年,也是找不到人的。”

叶守钱闻言也是连连点头:

“是这个理。”

“我听青儿所言,那秦氏估摸着也是个铁打不倒的干练人,若不是丢了孩子,疑心到卓资上头,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愿意去找卓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