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瓷娘子(278)+番外

作者: 前后卿 阅读记录

“竟还有这种事儿?你同我说道说道.......”

“这瓷铺是谁家的?怎么没有听过什么名家要立堂口?”

“不知道,不过应该也就那几个名家吧?不然搞这么大的阵仗,若是有人登门买瓷,发现瓷器不好,今日这好阵仗不就是白瞎了吗?”

“你们这群半瞎,都不看挂在铺面门口的字吗?那里不是明明白白写着字——

开业酬宾客,三日之内,买盒子,送瓷器,或可得影青.......影青瓷?!”

影青瓷三字一出,四周立马起了一阵哄闹,一时间就有好多人凑到铺面门前,准备认真瞧瞧这铺面里到底有没有令龙泉无数匠人争相模仿,却无一人敢掏出仿品的影青瓷。

叶青釉耳力不错,听了几耳朵,心中觉得古怪,不过又困于正事要紧,没有多问,而是迈步走出铺面,大大方方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叶青釉的骨相绝佳,原先虽然在叶家时多有被苛刻,顿顿吃不饱,饿的面黄肌瘦,可仍然能看出些美人坯子的模样。

更别提如今分家后,日日羊奶养着,各种汤食温补着,早早就摆脱了原先的窘况,成了个真正意义上眼含秋水,眉眼却附有几分霜意,令人见之忘俗的小美人。

人群中有几个曾经见过叶青釉在夜市上卖瓷的看客们见到叶青釉,顿时高声喊道:

“叶小娘子,许久不见!今日有什么好玩的吗?”

“小娘子,听说你制出了影青瓷?咱家还以为小娘子不会在卖咱能买的起的小瓷件儿了呢!”

“恭喜叶小娘子立下堂口,贺喜贺喜!”

.......

天底下能有几个能制瓷的叶小娘子呢?

这几声一出来,哪怕是原先不清楚叶青釉是谁的人立马也猜到了叶青釉的身份——

这位身量不高,隐约还有几分稚气的小娘子,赫然正是那位令无数匠人心服口服的瓷娘子!

人家的影青瓷,直到如今,可还放在匠碽署供匠人们瞻仰呢!

叶青釉没有用女子的礼节,而是真心实意的双手交叠合扇躬身,朝门口观望的众人们行了个拜访长辈时才用的大礼:

“今日能立堂口,实属是诸位捧场。”

叶青釉这话既是自谦,又不是自谦。

因为她当真觉得,若没有当时夜市上几文钱,几十文钱的买卖,她绝对不会找到正确的道路,能想到靠做影青瓷,改善家中境况,甚至得到越大公子的青眼,换新衣,雇帮工,买宅院,一路到如今的立堂口,往后能在自己的瓷器落下底款.......

这一路走来艰辛——

不,好像也没多少艰辛,抛去原先那一家子极品,叶青釉在瓷道上几乎是一帆风顺,八匹马都拉不回来的一路长虹。

只是这仍然不妨碍叶青釉珍惜每一位曾喜爱过,买过她瓷器的客人。

而她这样真心实意的动作,放在其他人的眼中,足以掀起一阵惊诧。

别说是先前在龙泉有名的名家,就算作是稍稍有些小名气的匠人,那会拉下面去做这样的事儿?

况且人家还是制出影青瓷的瓷娘子!!!

人群中原先只准备看戏的看客们一阵交头接耳,不少人都下意识往铺面内看了一眼——

瓷娘子如此谦逊有礼,她做的瓷器又无人能仿,如果卖的东西不贵,那不妨.....趁着如今的空挡,买上几件带走?

不过,门前挂着的那几个大字,究竟是什么意思?

第217章 青釉堂开业大酬宾!

看客们心中意动,自然疑惑也多。

有个急性子的看客立马出声喊道:

“小娘子,铺面门口写着酬宾,是开业前三日影青瓷要便宜卖吗?”

这也是大部分看客想要知道的事情。

有人开口,心中有其他疑惑的其他看客们自然也没闲着:

“小娘子写买盒子送瓷器?为什么瓷铺堂口会卖盒子?”

“对,我也正奇怪这个!还有红纸后头写着可得影青瓷,是真的吗?也是买盒子就能送?”

“哎呀,你做什么白日梦呢?红纸上写的是‘或’,‘或’!应该是有可能得到的意思吧?咦.....为什么会这样写呢?”

交头接耳的议论声中,叶青釉含笑,掀开了一旁的红布。

红布下是码放齐整的木盒,依次按照小,中,大三堆摆放。

这三堆木盒上裹的布料绣花,也从小到大依次更加精细漂亮。

叶青釉随手捧起一个最小号的盒子,打开给众人细看:

“说是卖盒子,但也并非全然卖盒子。”

“开业前三日,只要客人买上一个盒子,就可以走进铺面里面,随便装瓷,只要盒子能放下,便可以将盒子连同瓷器一块带走。”

叶青釉所写的‘买盒子送瓷器’,其实原先就不准确。

更恰当的说,应该是,以一个固定价格卖一盒子的瓷器,多拿多得,少拿少得。

当然,或许会有人说,那当然是多拿划算,怎么可能会有人少拿呢?

但是可别忘了青釉堂卖的是什么——

正是,瓷器!

瓷器易碎,不能生掰硬挤,更何况,叶青釉还十分心机的选用了木盒,而非软布囊等有回旋余地的容器!

所以,普通人一旦遇见喜欢至极的瓷器,其他原本能带走的瓷器就必定要为某一件瓷器,或者几件瓷器腾位置。

这就是为什么叶青釉一定要定一批四裹木盒的原因,小细节决定成败,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影响到成本与利润。

可这些到底都是十分浅显的计划,木盒会磕碰,到底装不下太多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