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瓷娘子(323)+番外
这些叶青釉或许知道,可这些也并不是她该说的。
王秀丽红肿的眼中划过一抹失望,半晌,才又哀哀的哭泣了一声,抬起手将那只被叶青釉偷偷递回她身边的匣子捧起,径直砸向叶青釉的脚边:
“带着银钱快点滚!”
“我真的烦透你了!你还打我,你又打我!”
她这回像是动了真格,匣子砸在叶青釉的脚边,发出一声沉重的闷响,却没有像话本子里一样,将内里的银钱散的到处都是,而是只笨重的滚了半圈,便停了下来。
叶青釉将匣子捡起,拍了拍上面并不存在的尘土,重新放在了箱柜上,想了又想,到底是开口道:
“钱花不完就捐。”
“最近我听我家护院说海边有些海寇袭扰,总有流民与伤患......原先你在医馆里面也看到了,那些大夫都是义诊,压根没几个人,药材也不多,伤患没有银钱,只能撑着一口气躺着。”
“医馆如此,义庄也如此。如果你真的有心,去做些善举,不但能赎些罪,也能博一个善名.......”
叶青釉有些犹豫继续说,可又怕对方听不懂,到底是将话直白的说了出来:
“到时候大家提起柳二公子的夫人,未必会想到叶婉儿。”
其实,这真是条明路,就看王秀丽能不能懂。
行善举,得美名,柳府其他人可能富贵过眼,不会觉得银钱有多重,可美名,谁能不想要呢?
王秀丽若真的这么做,而且实打实的诚心做,原先看笑话的人也会歇了心思,高看王秀丽一眼。
再则,医馆和义庄都有大夫,好事儿做的多了,别人的感激之情多了,若真想打掉孩子,也未必不会有忠心耿耿的人帮王秀丽将孩子流掉。
说不准,到时候王秀丽还是能待在柳府里,维持自小所渴望的锦衣玉食.....以及安定。
叶青釉没有太多的善心,也不是看对方可怜,有意帮助对方脱困。
王秀丽其实并不算很可怜,叶青釉之所以帮她是因为对方明显有歉意与悔意,而且今日她从王秀丽那副平常市井刻薄的皮囊之下,名言看出了些强撑的意味。
叶青釉从前听过一句话,那就是市井街头长大的孩子,必须得尖酸刻薄,不然退一步,就得退一万步,总会被人欺负了去。
叶珍金所做的事情确实是恶,但连自己都被母亲所卖,字里行间都明白自己错在何处的王秀丽,却未必是罪无可恕。
再则,若王秀丽真的愿意出银钱,对那些苟延残喘的伤患也是一桩天大的好处。
王秀丽愣了一会儿,闷声道:
“我不是想同她挣,我原本就是为了能过上更好日子来的,是她非要争抢,不但连我小厨房里面的糕点都抢,还要将什么琴棋书画,四个丫鬟都抬成小娘。”
“我知道我笨,但她比我还笨!”
“她怎么不想想,刚刚成婚就给官人纳妾,旁人要怎么看官人?再则,那些她舅家送来的丫鬟难道就包准和她一条心,我哪怕是死了不占位置,她们这些妾室就能不占位置?”
说道最后,王秀丽连哭都忘了,自己憋了一股子闷气。
叶青釉多看了对方几眼,颇有些不留情面的笑道:
“你们俩顶多算是五十步笑百步,若你们真有脑子,能把日子过成这样?”
这话说的着实是不中听。
原先就在生闷气的王秀丽整张脸都开始涨红,叶青釉没了回答,径直绕过屏风往外走去,临到门口,终究还是多嘱咐了一句:
“既然有孕,就别熏香了,晚间会睡不安稳。”
“我走了。”
第245章 明烛燃香私房话
叶青釉也说不好这多此一举的提醒,到底源自于何。
而王秀丽正兀自生着闷气,听了也只嘴硬道:
“不用你管。”
叶青釉点了点头,正要迈步开门,仿若才想起来似的模样,状若无意的随口问道:
“对了,柳二公子的那么多私房钱放在你这儿,你若要行善举,柳二公子不会说什么吧?”
“若你开销太大,柳二公子开始查账,发现你昧下了很多银钱......”
王秀丽没有听出来言语中的试探,想了想:
“应该不会,前段日子他也行善事呢,最近在山上办老爷们给的差事时出了个岔子,还花了好大一笔银钱给做工受伤的工匠们安家,不但贴补钱,还贴补吃食,棉衣,还有几个家中有孩子的,还掏钱送去上了学堂......”
“我说句心里的实话,官人他......虽然贪财好色,还有些薄情,可有些事儿懂的都懂,不会做什么越格的事儿。”
工匠们安家?
这不就是越大公子要她打听的东西吗?
叶青釉心中一动,便又听王秀丽说道:
“他自己也行善举,我做些好事应当也是合他心意的。”
“况且我是偷偷从他账中一点点偷的银钱,每次一笔只偷些零头几百文,一二贯,纵使是他发现,我也能用底下人跑腿需多使些银钱将人打发了。”
不是一次性从柳善的私房银钱里拿的,而是老鼠搬家.......
难怪当时叶珍金来叶青釉家中讨要送嫁银钱的时候,也不嫌弃少。
这俩母女原本就起之于微末,自然多多少少都不嫌弃少。
要按这么说,某种程度上,这两个人还怪‘脚踏实地’......
叶青釉收回思绪,挑了挑眉毛:
“你还能识字记账?我怎么没听过你上过学堂?”
王秀丽当即就气了个仰倒,指着叶青釉就险些破口大骂:
“你少瞧不起我!我从前爹娘还在的时候,在庄子上也是有识过几个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