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瓷娘子(362)+番外
单拓当即便松了一口气,揣着银钱行了个拱手礼,正要迈步先走,他像是想到了什么,又有些局促的问道:
“小娘子,我还想多嘴问一句,原先说好让卓资跑商的事儿.......”
若是换做往日,沉默寡言犹如从前的叶守钱一般的单拓自然不会多嘴,可如今的近况,则是由不得他不多嘴。
自从卓资与秦娘子的事儿安定下来之后,卓资便不再涉险打猎售卖皮子,秦娘子也怕自己再忽略了孩子,便将肉铺关了。
家中有需常常伺候汤药的一老,还有嗷嗷待哺的小娃娃,家中的进账其实都在单拓与马氏身上。
如此,自然要为卓资寻一件差事。
虽说他们极想为自家小娘子做事儿,小娘子应该也不至于忘记这事儿。
可问个确切的准信总是好的,若是要明年再开始往外行商,今年卓资就可以放心去寻个短期的活计,养家糊口.......
想到这里,单拓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都是一分钱难死英雄汉呐!
叶青釉虽不能将单拓的想法看着十成十,可却也看透了七八分,思索一阵,开口道:
“瓷铺如今刚开,没有那么多的瓷器可以外售,况且只两月就到年底,今年肯定是不筹备往外跑的事儿了。”
单拓闻言自然有些沮丧,他们家心里头都知道,去哪里也不如来叶小娘子这里做工干活,可叶小娘子不要人,他们能有什么法子!
左右不过是去码头卖一把子力气罢了!
“不过.......”
叶青釉调转了话锋:
“不过如今家中不是又要招人吗?”
“单叔回去问问卓资愿不愿意来瓷铺先干几个月,看看咱们卖瓷,熟悉熟悉各种瓷器的价位,自己出门售瓷也好不胆怯。”
“月例嘛......都好说。”
第273章 银钱开道,枝繁叶茂
开瓷铺可与从前在夜市上摆摊卖瓷大有不同。
摆摊,天为顶,地为铺,卖得出去就卖,卖不出去或是有人闹事只管将草席一卷,奔波中寻个活路。
而瓷铺,轻易搬动不得,讲究稳打稳扎,更在意声誉二字。
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
一棵树在一处扎根,枝叶越发繁茂,长久以往,树底下自然就有人乘凉,乘凉的人多了,指不定就有人在树下支起茶摊,造屋修路,繁荣昌盛。
可树并不是不管不顾就能枝繁叶茂的,期间剪枝,浇水,施肥,都不可少。
瓷铺也是如此。
从前摆摊时,只专注于做一场的生意,叶青釉同自家老爹两人就能操办好一切。
可如今有青釉堂这么棵‘树’,想要枝繁叶茂,自然要费的精神与气力更多,更大,也更缺人。
往日吴家父子制一些中品瓷器的固定产出,用以应付瓷铺平日里的售卖自是没有问题,但其他事儿就不好差使人家,也不能破坏这一份稳定而随意调动对方。
一旦有什么事儿需要奔走,叶青釉身边只有单拓与马氏二人,就有些捉襟见肘,更没法子选择。
倒也不是不能重新寻人,操练出几个顺手的人用,可外头寻人,总没有已经用熟手,且对品行已经知根知底的单拓一家子好用。
如今听单拓的意思,分明卓资也是极为想做工的,这就合上了叶青釉的心意。
与其让他去外头重新寻工,摸爬滚打,何不在手边调教,熟悉熟悉瓷器,也好今后对以后如何售卖瓷器有个准备。
单拓原先就渴盼着能为自己不成器的小儿子寻一份靠谱的活计,能赚些银钱养家糊口,一听这话,自然大喜,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
“他自然是愿意的,我晚些从陈家办完事回趟家,让他收拾收拾,明日就来上工。”
草原上有一句老话,叫做哪怕要卖命,也得找个出得起价的人。
叶家人温和,不苛刻,手脚也大方。
其他地方不必想也知道没有叶家自在,卓资要是不来,他就算是捆也将他捆来。
叶青釉微微颔首,也算是应下了这件事,思索一遍没有其他事儿,才将人放走。
单拓大马金刀的跨步走到已经有些缓过神来的陈家小子身边。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也没将叶青釉给的银钱收入怀中,而是就这么提着两吊钱,不咸不淡的同陈家小子说了几句话,将这两吊银钱的用处说了个囫囵,又惊起周遭一阵喧嚣之声:
“叶小娘子办事竟如此干脆,刚刚才说怨憎分明,会照顾陈家妇,如今就马上要去陈家?”
“办事不干脆能立堂口开瓷铺?原先叫衙役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叶小娘子可真有魄力。”
“你在这儿装什么大头蒜呢!刚刚叶小娘子要将陈家小子送去府衙的时候,你可还说过叶小娘子最毒妇人心.......”
“诶诶诶别别别,老哥,我请你吃茶去,别提那事儿了。”
.......
事实证明,什么都没有银钱开道好使。
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拿出来,直接就杜绝了其他人怀疑叶青釉只是动动嘴皮子的可能,连原本仍有些低落的陈家小子此时都是面露感激,毫不犹豫的就往衙役们身后走去。
动作之利落,让往日里拿惯了人的衙役们都是止不住的吃惊,寻在场之人盘问到底发生了何事。
众人七嘴八舌说着话,可言语间,总是忍不住要将重心落在能将人劝的迷途知返的叶小娘子身上。
原本就有好多跟着衙役来意图看热闹的人,这么一来二去,围观的人竟是不少反多,又多了不少排队买瓷,一边吵嚷着想要看看能让一个平日里素来好名声的实诚汉子见之疯癫的影青瓷究竟长什么样子。